【设计理念】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他们希望明确“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去向哪里”等问题,也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等。教师可以在心理课堂中引导初中生树立自信、明确树立自信的路径,让他们在现实活动或情境中感受树立自信的过程、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行!”。
【教学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朗读这句英文:I can,I do!
学生齐声朗读。
教师:谁能说说这句英文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1:我可以!我能行!
教师:非常好!平时生活中哪些时刻你觉得自己“我可以,我能行”呢?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生2:我会做饭,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饭菜我也会做。
学生3:我觉得我唱歌挺好。
学生4:我是我们班1000米跑得最快的男生。
教师:同学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多,要经常对自己说“I can,I do!”
设计意图:明确课程目标,通过回忆平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受自信的瞬间。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参与的一项活动,名字叫做“彩虹桥”。
活动规则:(1)请同学们以老师为圆心,迅速围成一个紧密的圆圈,彼此之间尽量不留空隙,保证圆圈尽量圆。(2)组成圆圈之后,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气球,将其吹好,双手举起吹好的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3)“小助手”来到圆中间,教大家做一段“彩虹桥热身体操”。动作分别是:将气球前伸、将气球上举。两个基础的动作之后向学生发出挑战。
教师:你愿意继续挑战高难度吗?
学生:愿意!
教师:非常好!大家都非常有信心,愿意挑战高难度。
“小助手”示范动作:首先,将气球放在右腰上,使右侧腰部和右边同学的左侧腰部夹住气球,不让气球掉地。稳定之后,将双手合十举过头顶。
教师:同学们,你还能再挑战高难度吗?
学生:I can,I do!
“小助手”继续示范动作:右腿抬起,右膝盖放在左腿膝盖窝处,慢慢向下蹲的同时保持平衡,并保证气球不掉落。
活动结束,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教师:在刚才“彩虹桥”的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学生1:开始的几个动作不难,后面还挺难的。
学生2:感觉气球老夹不住,但我还是努力将它放在腰间。
学生3:气球比较滑,老要跑去捡。
教师: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大家还是把“彩虹桥”搭起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生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告诉大家先把圈站得更圆,彼此之间更紧密一些,这样气球就不会掉了。
学生2:我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这样不容易掉。
教师: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开心,为什么呢?
学生1:因为旁边的同学一直在帮助我。
学生2:虽然这项任务很难,但是我觉得通过努力肯定能完成。
教师:我们不光可以通过努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还可以通过努力帮助别人来实现团队、集体的目标。如果我们将在“彩虹桥”游戏中体会和领悟到的精神融入下一个活动中,一定会收获更多。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彩虹桥”让学生放松,层层递进的游戏难度考验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在助人和自助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挑战高难度,逐渐树立自信,发现自己可以完成许多事情、达成许多目标。
“珠行万里”游戏规则:按照气球颜色分组,10~12人为一组,排成纵队。每个人将心理健康书弯成“U”形,拼接成一个“管道”,将书作为传输工具,依次将乒乓球以接力的形式传递到终点处。如果乒乓球掉落则从头再来。
各小组在教师的哨音响起时开始游戏,时长5分钟。游戏结束后,每个小组回到起点,谈谈游戏的体会。
教师:在刚才“运输”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学生1:球滚得太快,我还没有从队尾跑到排头,乒乓球就掉地了。
学生2:队伍顺序在中途的时候乱了,不知道下一个应该由谁接力。
教师:那我们可以想些办法来解决这些难题吗?
学生3:应该把顺序明确,防止球快掉落时没有人去接球。
学生4:书尽量平,不然球滚得太快了。
学生5:即使球掉了,也不要抱怨,要立刻捡起来从头开始。
学生再次从起点出发,体验游戏。5分钟结束后,在终点处采访各小组成员。
教师:我先来采访一下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小组。第二轮与第一轮相比,进步在哪里?
学生1:秩序更好了,球没掉。
学生2:速度更快了,没有撞倒同学。
学生3:配合更默契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些进步?
学生4:我们的讨论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5:因为有大家的合作和彼此之间的鼓励。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球也掉落了,但是大家都很沉着,没有相互埋怨,而是迅速捡起球,再开始。
教师:我想再来采访下第三小组,5分钟时间结束后,你们虽然还没有到达终点但是依然在坚持。小组成员有没有什么想对自己或者大家说的?
学生1:我们很难过,但只要球掉地,我们就会重新开始,绝不犯规,说明我们还是很诚实的。
学生2:输赢不是目的,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过程中我们磨炼了意志、增强了韧性,对自信有了深层的理解。
再一次从终点将球传回到起点。这一次不设定时间限制,让每个小组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教师:I can,I do!在“珠行万里”的游戏中我们发现自己可以这么出色,我们可以为集体游戏出谋划策,可以一次次将球捡起,可以遵守游戏规则,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珠行万里”的团队游戏,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感受。第一轮游戏结束后迅速进行经验分享,促进小组沟通和交流。将讨论后的经验运用到接下来的游戏中,让学生体验经过小组共同协商后的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对于集体意义重大,在集体中成长,探寻树立自信的路径。
教师:今天的团体辅导活动中,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包容和理解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们又用自己的集体意识让珠行万里。这个过程饱含各种艰辛,但是,我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同伴的支持下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最后,让我们为自己竖起大拇指,高声呐喊:I can!You can!We can!
学生齐声呐喊。
设计意图:以回顾的方式再次让学生体会游戏中的愉悦,进一步增强体验,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扮演好集体中的各种角色、可以完成学习中的每一项任务、可以在失败中摸索出成功的经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能找到自己自信的表现,能配合团队完成小组竞争合作的游戏,并决心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自信的状态。在热身环节的“彩虹桥”轻体操部分,动作示范可以再细致、节奏再慢些,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搭起一座“彩虹桥”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珠行万里”可以先从短距离开始,再练习长距离,由易入难,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让学生耐心等待最后一个组到达终点,激励其他学生锲而不舍。活动过程中,规则意识要加强,如开始其他活动的时候就不允许再玩气球、传递乒乓球的时候不能用书用力去夹等。
【课堂点评】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设计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1.选题精当典型。青春期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该设计以自信为切入口,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
2.流程清晰易操作。活动设计层次分明,步步深入,符合课堂的内在程序规定和学生认知特点。导入部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翻译英文自然过渡到列举生活中我能做、我可以做的事例;热身活动搭建“彩虹桥”先易后难,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其自信;主题活动“珠行万里”则使得每一位参与者在彼此合作中不断讨论总结,不断出谋划策,互相脑力激荡,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教师简单总结,再度点题,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3.以活动为载体,具有特色。从实践过程来看,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要以学生活动体验为主,避免单一的知识传授倾向。本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整个环节中,没有空洞的讲道理、讲方法,而是精心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增强自信、激发自信、体验自信。
当然,本设计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作为一节团体辅导课,团体辅导的专业性和特色性还不够鲜明;团体是否经过了招募,人数是否有限制,是否经过讨论约定了活动规则,这些从设计中难以知晓,且小助手的作用似乎不够突出。另外,心理游戏“珠行万里”与提升自信心关联度不是很大,用于团队合作和增强凝聚力可能更好一些。
(点评嘉宾:侯一波,江苏省淮安市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