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
参加青岛如是少儿大学的成立仪式时,原青岛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连心国讲了一句话,我听后特有感慨。他说,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后来却都成了复制品。是啊,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原创作品,这不仅体现在每个人的外表,也体现在一个人内在的先天素养。可是,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学校,尤其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都要去学习各种特长;不管有什么潜质,是否能够达到目标,都会按照培养天才和精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不仅是人的内涵和修养的趋同,甚至在人的外表上都能够做到完美的程度:现代的整容术,都可以让每个人的外表都变得“一致”。这一切都扼杀个体的个性差异,把父母的原创作品改造成复制品。随着社会进入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时代,一个人个性的价值既是个体发展的独特品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宝贵财富。因而,把孩子当作复制品的培养和教育,不仅无益于个人的成长,也无法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细细探究起来,人从“原创作品”到“复制品”的形成,既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从家庭的原因来看,由于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因而都是按照最高的标准培养和造就孩子,而所谓最高的标准就是那些卓有成就的领袖、科学家等精英人物,甚至也有可能是“心灵鸡汤”里所列举的成功典范。在这样的标准引导下,每个家长都会全力以赴地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包括让每一个孩子生活在所能达到的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中,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条件,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发展环境。效仿“龙凤”的成长环境,以复制父母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所以父母在原创成为复制品的过程当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服从社会的道德原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范式等,所以社会总是按照社会生活共同的文化标准、行为规范等要求每一个孩子,希望他们的一切言行都符合社会标准而不能有所逾越。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基于工业化生产标准所形成的普鲁士教育模式和班级授课制方式,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学校文化、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标准等,这一切都是在朝着“复制”的方向要求和培养孩子。每个孩子当进入一定的教育环境之后,只能按照学校早已确定的教育标准和要求去成长。在这种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范式的教育环境中,孩子难有自我个性特质的表现,难有张扬和展示自己潜质和才能的机会。
过度的统一和规范,让生命个体失去原创性的光泽。应当承认,孩子作为父母的原创作品,从根本上来说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并没有给这种独特性创造与其自身成长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其实,这三者也并没有把孩子变成一个完全的复制品,只是通过社会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精神标准的熏陶和培育,让孩子具备了更多的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一些“标准”的素质,但是这对孩子来讲已经具有了很大程度的复制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要按照固定标准去学习、去做事,当这种家庭、社会以及教育的环境,不断强化统一性和共性标准时,就忽视甚至完全忘记了每个孩子的个性,这对人的原创性和个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理机能和生活、生存的需要;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活和生产都具有社会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依赖性、精神性、合作性、道德性等特质,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也是人的根本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人与人的差别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作为社会属性的人之间就体现出个体差异。人的社会性品质必然具有很多相似的和相同的东西,这是人类文明传承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结果。所以任何一个在社会当中的人,都必然受到这个社会的滋养和熏陶,因而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生活的时候,就必然具有人类所共同具备的一些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模式等共性的东西,这是人类社会共同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如果离开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规范以及社会价值标准,那么整个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世界,所以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必须理解和接受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品质、共同的文化和精神以及共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复制”,而是让所有人在共同的标准下,去行动、生活及创造。然而这不能成为否定个体个性差异的理由,相反,社会存在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范式,目的是让每个个体有更好发展的平台和土壤,使其以独特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进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都会以共同的文化为基础,高度认可个体差异的价值,充分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质,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促进社会“和而不同”地共生发展。
人的社会化是教育的重要职能,但是如果只知其一,就会偏颇,就会否定人的存在。人的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每个人能够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为了创造共同的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这如同承认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却不能因此否认国家和民族的差异一样。教育在保持学生的“原创”性方面,应当具有引导和执行的责任,要在促使人的社会化发展和体现个性价值方面,有更好的“度”的把握。
把握好借鉴与传承的“度”,不能全盘照搬。古今中外人类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秀的文明成果,教育的责任就是进行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但是传承不是为了简单地将这些成果复制到学生的灵魂之中,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成果博大精深,只有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教育传承文明,不是用具体的范式和标准去约束学生,而是汲取人类文明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使学生在继承与借鉴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眺望人类未来的发展,不断创新,从而对人类世界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学校不应只是传播文明,而应不断让每个孩子从文明的元素当中去汲取一些有助于个体发展的精神和文化品质,让自己能够在借鉴和继承中,更好地养成自我发展的意愿、贡献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精神追求和奠定人生的高远格局。
把握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度”,追求多样发展。在人的发展过程当中,教育既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学校要让学生在统一的文化传承和科学发展的文明成果当中,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为学生创造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实现自我更充分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去为国家和社会,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所以和谐发展不只是指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指每一个人在适合的教育环境当中,实现其自我最大程度的发展、最高水平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于个体实现自身价值才具有现实意义。
把握好自主与开放的“度”,成长遵循天性。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行为标准的人,而是成为一个能够遵循自己的天性,实现更好发展的人,因而,学校的文化环境就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学校教育用一统的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管理方式,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运作流程,每个学生的生活都如同在“流水线”上运行,这种环境所造就的就是“标准件”,让每个孩子完全不具备个性展示的空间和机会,更不可能有创造性。学校应当创造开放的文化环境,如陶行知所说的实现“六大解放”,让每个孩子的身心都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学校必须创造自主开放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自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实现、自主发展,寻求自身发展和方向和道路。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不是置身封闭校园的“囚犯”,而能充分地与生活和社会进行互动和交流,有机会更广泛地认识社会、理解世界。在自主开放的学校环境中,个体才能实现心灵的解放,社会的营养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个体自由而和谐地发展。
原创成为了复制品,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更是生命个体的悲哀。教育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嬗变发生逆转。这需要教育有更高的站位,即面向世界未来、人类未来的视野和境界,让“原创作品”在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其个体的独特性、创造性,让世界因此而五彩缤纷、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