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认知又称积极思维或正向思维,是基于理性的,对过去事件的积极解释、对自身当下的积极效能感和对未来的积极预期,是一种个体惯有的、稳定的、良好的身心状态。正值青春期的职校生,面临着价值观形成、人际关系建立和个性发展等社会适应性问题。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而个体的认知在这些社会适应性行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个体积极的认知能促使其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积极的归因、解释、预期,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从而促进个体往积极的方面发展。引导职校生解决社会适应性问题,培养其积极认知的能力,可以从了解积极认知的基本内涵、明确积极认知的基本功能、开展积极认知教育实践活动入手,帮助职校生主动构建积极认知。
积极认知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基于理性主动构建积极认知将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和自律道德感,提高其人格健康水平,使其保持稳定良好的身心状态。
职校生逐步从与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尝试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各种社会角色中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与性格上的相似与差别;学着理性分析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寻求心理上的社会同一感。对职校生开展积极认知教育引导,有助于唤醒他们的积极自我,提高其积极认知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并从本质上揭示了个体的道德发展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换的,也为我们开展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职校生开展积极认知教育引导,有助于提高职校生的道德反思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担当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根据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人的一生划分为8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并指出8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遗传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开展积极认知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职校生的认知能力,唤醒其美德、培养其健康人格,增强其积极体验,激发其积极力量,从而提高其人格健康水平。
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积极认知的心理引导、课程实践和活动体验等途径,帮助职校生建构积极认知,增强社会适应性。
职校生正处于迷茫的青春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情绪波动比较大,迫切期待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引导职校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性格优势,发展个人的特长优势,同时积极调整改变自己的弱点,建立自尊与自信。其次,引导职校生认识情绪,学习情绪调控的方法,增强积极而稳定的内心力量。再次,引导职校生构建亲子、师生、同伴之间的积极关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其感受到积极的人际交往带来的幸福感。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引导途径,提高职校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其充分挖掘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课程是培养职校生积极认知的主阵地。根据职校生青春期的认知发展特点,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幸福课,帮助职校生建构积极认知。
目前,学校针对中、高职学生分别开设了“心理健康”“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学校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幸福课”,通过三年时间连续开设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投入、积极意义、积极成就六大模块的认知课程,帮助职校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会调控自我,增强抗挫、抗压能力,提高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对未来的积极期望,促进职校生健康成长。
活动体验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德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学校需要积极探索开展积极认知体验活动的途径,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测试,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干预和疏导;为每位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沙盘治疗、情绪宣泄、减压放松等服务,有效缓解学生青春期的躁动和不安;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月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指导男女生正常交往,为青春期学生提供正常交往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