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策略探讨

2018-01-29 06:15:31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目标高职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40)

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经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状况不太理想、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较差,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目标不明确、意识观念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控能力差,受外界诱惑大发生价值观错位等。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仅应该学到学术知识本身,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随着知识多元化、技术革新化的不断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这与教师的系统指导是分不开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不仅指的是理论把握、知识吸收,更要学会实际应用。所以,高职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就应该从对学习观念的理念的理解上进行转变。自主学习,应由他人监督、管束变为自我约束、控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由无意识的学习变成有意识的学习,学生本人应把自己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学生只有改变以前固有的学习观念,树立起较高层次的学习观,才能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因此,帮助学生树立高层次的学习观,让大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促进大学生改变学习观念的最根本途径。

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个人自主发展意识。学习的成果和效果不应只是用分数或学分来衡量。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这是一种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再获取新知的能力。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评价观念及评定方法不同,高职教师应该以更冷静、更客观、更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高职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

根据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教师可以从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思、改善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自我认识方面

很多高职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清楚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实际上,学生只有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有可能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才能进一步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高职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自身,多数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愿望,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不清。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识别、自我分析,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指导,可以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培养自主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自信心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当然,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认识,即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自己的优点、不足之处在哪里?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从细节入手,列出一系列的学习表现,让学生进行对照自己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的判断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对照同样的问题,请熟悉自己的同学、老师、朋友对自己再次进行评价。在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再结合别人的判断,便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更客观的评价。这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优点、缺点以及学习潜力。

2.培养自主学习动机

培养自主学习动机,是指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实中,很多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并不明确,这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动机产生于需求。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找到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动力。兴趣,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产生的内在动机,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有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有的学生希望得到荣誉,有的学生希望得到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合理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然经过多次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力,使学生本身对学习感兴趣。

其次,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自我管理能力欠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也缺乏合理性,并且意志不坚定、学习自控能力相对薄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具有引导作用的参照,即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方式和策略,起到有效的参照引导作用。

最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职业学习动机。通过实训以及现场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让学生对本专业对应的岗位工作产生职业自豪感,这样更有利于其学习动机的增养。同时,邀请那些在本专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校友来学院进行事迹介绍、开座谈会,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的远大前景,从而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职业学习动机。

3.培养学习自信心

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基础上的。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多样,表现各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比如,生活中遭遇太多挫折、家庭环境不良,心理创伤大,导致有些学生产生消沉、冷漠、自卑心理;学习方面遇到挫折、困难也会导致自信心的不足,因为有的学生认为高考和现在的学校并不理想,在失利的阴影下,轻视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当一些新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由于缺乏经验,学生就会产生“自己不行”的心理暗示,这样心理就会更加紧张,不能正常发挥现有的能力水平,又导致失败,这样的结果就强化了自己的自卑感;性格内向的同学容易缺乏自信,有的同学多愁善感、胆小扭捏,宁愿接受别人的批评也不愿意接受别人过高的评价;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有的同学更多地将自己的不足归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不从学习方式学法上找原因,而是过高地要求自己,但在实际中又达不到理想标准;女生的情绪体验较敏感,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大,导致自卑的比例普通比男生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相貌、体形、身体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在别人面前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卑。

为了消除自卑心理,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引导学生正视自卑、卸下重负。告诉学生自卑不是过错,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心理或其他方面的不足,不退缩,轻装上阵,从而导致对优越性的追求。

其次,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正确评价自己。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坎坷,但责任并不一定都在学生本人,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尊重自己。勇敢面对现实,才能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样才能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价值,最终接受自己。

再次,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总是将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对比,就会产生挫败感。“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才能树立自信心。

最后,积极乐观地与别人相处,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人交往时必定会遭遇一些挫折,但如果过多地注意并且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导致自卑。理智地对待别人的评价,不能“不听,不信”,也不能“全听,全信”。换位思考,尽量从乐观、积极的角度去对待问题,不要太悲观,以乐观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处理问题。

二、自我选择方面

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学生注重实践应用,却忽视了理论学习;有的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娱乐、消遣上,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对于这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设置目标、时间管理、网络资源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

1.设置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目标的设立一定要具体、确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确定完成目标的时间、评价标准。

2.时间管理

有些学生一直在抱怨自己很忙,却没见到任何成果。那就说明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存在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指导。

首先,要重视大学生正确的课余时间观念的培养。课余时间是大学生的独特资源,要唤起他们珍惜时间、有计划地安排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的能力,从而使自在的课余时间变成为自为、自主的学习时间。

其次,严抓舍风、班风,加强学风建设,加大评优树模力度,以榜样的力量影响身边的同学,加大评优树模的力度,用学生身边的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他们制定并执行自己的计划,完成自己的目标,成长成才。督促学生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最后,劳逸结合、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由调查可知:有些学生的课余时间无论是周内还是周末,除了学习外,主要是玩手机、睡懒觉,其次才是参加社团活动。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引导学生远离低级趣味的课余活动,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志愿者活动等,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更有效的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网络资源的选择

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在网络上从事着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如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等,有的甚至成瘾。

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选择网络资源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资源是一把“双刃剑”,是否利用得好主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不要把精力都集中在娱乐、消遣上;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学习的网站,把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引导到专业学习上来。

三、自我反思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反思方面普遍缺乏自我反思总结的习惯。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大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掌握反思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反思技能的示范和讲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评价时,多运用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仅用最后的考试成绩来定论;在课外,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为事件的结果找出原因。

四、改善自主学习外部环境方面

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就业方面的指导。比如,多举行关于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讲座;在资源建设方面,学校要提供现代化的多种学习资源和手段,比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试题库建设、实训室建设及机房开放等。完善校园网络资源,为教师、学生之间的顺畅交流提供条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当然,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实际性,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加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实践实训环节。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现场实践需求,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也促进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说心里话,给学生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状态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在形式上,也可以打破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方式,可以采用微信、QQ、博客等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总之,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观念、改善自主学习状况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目标高职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我们的目标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