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我迈出了苏州大学的校门,回到家乡一所新建的高中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24年的时光流逝,我所任教的学校从最初鲜为人知的普通高中发展成现在的四星级高中,我也从懵懂无知的教坛新人成长为收获满满的教学骨干。探索的艰辛、无助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交织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见证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蜕变。
1.发现自我之缺。
工作的最初三年,我都在高一年级“打基础”,那时的我胸无目标、脑无规划,教学成绩不温不火,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我甚至给自己找理由:学校的老教师那么多,我这个新人上不了更高年级也属正常。后来,有那么一天,我在自己的备课笔记上写下了两个字——“有”和“缺”。我开始思考:我有什么?我有年轻的优势,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有一批值得学习的前辈。我缺什么?我缺对未来的规划,缺对教学的研究意识,缺不断追求更好的毅力。备课笔记上的这一页让我醍醐灌顶,也就此掀开了我在教研之路上前行的新篇章。我开始阅读关于教学理论的书籍,开始走进每一位前辈的课堂,开始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开始明白教学除了“备、讲、改、辅、考”之外还有更深更广的内涵和外延。我钻研教材并在教材之外拓展学习空间,我学习教法并在教学中应用和检验,我开展活动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教学成绩日益突出,多年执教高三并担任备课组长,我对英语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发现教学之美。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艺术,我对这个艺术之美的发现源于我曾参加的两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是在我工作的第二年,我有幸观摩了江苏省姜堰中学的“英语节”活动。在这次活动上,学生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语短剧、朗诵英语诗文、开展英语辩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才智得以充分展现,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次观摩活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用英语做事”。第二次让我深有感触的活动是在我工作第四年时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听的一节课,这是一节“虚拟语气”的语法课。在这节课上,授课教师一改枯燥的语法讲解方式,精心编制了一个唯美的故事,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导引出了抽象的语法现象,精彩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灵活地运用了枯燥的语法规则。这一节课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原来语法还可以这样教,原来教学艺术竟然可以这么美!听课回来,我自己以“it的用法”为题设计了一节课,让学生在对“家乡”的感知中完成了对代词“it”用法的了解和应用,之后我写出了《巧设语言情境,活教英语语法》一文,并成功发表。从此,我开始了探索教学艺术之美的征程,从语法到阅读到写作,我的探索从未停止。
3.发现名师之魅。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有幸遇到了很多名师,他们的人格魅力、探索精神和学术造诣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位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学校的老校长严荣德先生。因为历史原因,严荣德先生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凭着对英语的热爱和对目标不懈追求的坚强毅力从一个英语教学的门外汉成长为蜚声市内外的名师乃至江苏省特级教师,他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另一位是来自江苏省姜堰中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吉晨春。2007年我有幸成为泰州市吉晨春英语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吉老师孜孜以求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她在英语教学中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对我的教研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她的带领下,我作为核心成员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题研究“依托地方文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研究”,参与编写了地方英语教材《泰州故事》。
1.探索校本资源之路。
2000年,在第二次任教高三的时候我担任了高三英语备课组长,这份工作对资历尚浅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样的挑战也是我成长的机遇。在这一年里,我认真研读高考说明和五年内的高考试题,走出去向同行请教,购买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甄选,我研究班情学情,编写了一套系列化的语法讲义专题、阅读讲义专题、书面表达讲义专题等,这也成了后来我所主导的英语校本化资料的雏形。2005年,新课程改革伊始,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主导编写了校本化教案,从词汇运用到语法讲解,从阅读拓展到写作训练,从题型突破到专项提升,我带领备课组不断摸索和完善,三年的努力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当年的高考成绩优异,我所在备课组的工作经验入选“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文集,我受邀在泰兴市英语教师培训会上作关于备课组工作的讲座。
2.探索课堂模式之路。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三导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三导”就是“诱导质疑发问、指导自主学习、引导积极思维”,“四步”指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拨提升、拓展探究”,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践行“三导四步”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的课题,我和同组的老师不断实践和总结,摸索出“三导四步”理念下的新授课模式、复习课模式、阅读课模式、写作课模式、练习讲评课模式。对教学模式的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益。
我校数学教研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试卷讲评课模式,该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在泰州市内外引起轰动。于是我又走进数学课堂去观摩学习,在一段时间的观摩之后,我同英语组的同事经过不断的尝试,具有英语学科特点的试卷讲评课模式也逐步成型。2011年我受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邀请开设试卷讲评展评课,获得不少好评。
3.探索读写整合之路。
2002年我参加了泰州市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校内选拔到泰兴市初赛直至泰州市决赛,一路走来让我有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恍然大悟之感。我也自此开始了对阅读教学特别是读写整合教学的探索。2003年江苏省教育学会英语年会在我校召开,我开设的读写整合课颇受好评;2006年我受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的邀请开设读写整合示范课。与此同时,我将自己的探索心得与年轻教师分享,指导他们在阅读教学和读写整合教学中不断创新,一批年轻教师在泰兴市、泰州市课堂教学比赛中取得佳绩。在一次次的亲身实践中、在与年轻教师的一次次磨课中,我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逐渐成熟,有关阅读教学的文章也在我的笔尖下不断生成,其中《PISA测评框架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我深知,要想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根据我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自身的特长,我以“教材研究”和“读写能力”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将两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1.系统理论学习和培训。
为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我购买了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包括裴娣娜老师的《现代教学论》、钟启泉老师的《课程与教学论》、葛炳芳老师主编的“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等。2014年,我有幸成为“泰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对象”中的一员,我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导师请教、与同行切磋,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理论书籍的阅读和系统的培训活动让我的积淀日益丰厚,基于理论的反复实践又进一步促进了理论的内化。
2.研究教材的二次开发。
从2005年秋学期开始使用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适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话题背景和大量地道鲜活的语言,也为教师进行教材的有机整合和二次开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和多维解读,从“文本表面”进入“文本深层”。另一方面,我努力基于教材拓展学生的读写空间,开发出系列的阅读和写作校本材料,以激发其读写兴趣、培养其读写习惯、锤炼其读写品质、提升其读写能力。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我将自己的心得凝练成文章并发表。
3.研究读写能力的培养。
作为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读写能力是制约高中学生英语语言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如何遴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写材料、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如何在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建构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成为我和同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研了我校和众多同类学校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践和经验,我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源于教材的高中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研究”,旨在提出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合理开发教材资源的必要性,论证教材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和拓展读写空间等方面对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优越性,并在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读写系列校本材料,总结出更为科学、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源于教材的读写能力培养策略,提升学生在语义概括、语意转换和语段发展方面的技能。该课题在2015年12月成功立项并在2016年3月顺利开题,2017年9月该课题通过了中期考核评估,部分研究成果也正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