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邵 琳
在黄帝故里新郑市,提到新华路小学的时利平老师和她所教的“蜜蜂班”,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她的带领下,班里的孩子们特别爱读书,阅读量惊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市里组织的阅读活动,这个班孩子们精彩的展示都让人赞叹,班里的语文成绩也一直位居前列,成为学校的标杆。通过采访,我记录下时老师工作中的点滴,希望能和读者分享她的教学经验。
要想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经典的东西不能丢。时利平老师根据新郑历史悠久的特点,精心选取本地文化资源,带领孩子们从《诗经》的《国风》入手,坚持每天诵读一到两首。周末,她经常带孩子们去“郑风苑”参观,找一找石碑上的哪些诗是他们读过的,找到后齐声诵读,并欢迎家长参与。于是,每到周末,很多人都知道此处有学生吟诵《诗经》,纷纷随行、跟读。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对于《诗经》中的许多篇目已熟读成诵,还写了不少读后感。
有次在课堂上,时老师带领学生读《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了几遍,并且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下课前居然有学生仿写出了类似的小诗。她把孩子们仿写的小诗都保存起来,制作出精美的合集,家长会上给了大家大大的惊喜。
就这样,时老师以《诗经》中的一首首诗做引领,将新郑市悠久的历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使遥远的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在轻松自然的学习中,孩子们对于经典的魅力感受得也更加深刻。
同事听时利平的课,最大的感受是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是无拘无束的,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一次公开课上,大家听时老师教学童话单元。她依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大胆尝试,站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角度,对童话单元进行了整体设计,安排了读童话、聊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五个课堂环节。公开课重点呈现了第二个环节——聊童话。时老师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读过的童话,孩子们给时老师讲新的绘本童话,大家一起选出最喜欢的童话、最有趣的童话、最感人的童话、最“气人”的童话等。孩子们争着举手发言,“小手林立”。下课了,学生还把时老师围了起来,继续热烈讨论。
其实这不是个例,时利平老师上公开课一向不需要过多准备,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胆怯与沉闷,他们争先恐后发言,兴致盎然。时老师说,达到这样的状态是不容易的,经历了一个漫长探索、反复打磨的过程。她坚持认为,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孩子们。
在时老师的带领下,四年级所有班级都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按照主题整合、交流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们谈起感受时说,从来没有发现班里的孩子如此聪明,对师生关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走进时利平老师的“蜜蜂班”,一提起阅读课,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因为,每周时老师都会带领这群“小蜜蜂”,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为了营造诵读的氛围,时老师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做足了文章,比如每天在班级专栏里写五言形式的“温馨班规”,以七言形式布置家庭作业等。每天的阅读课上,大家都要进行“经典天天背”比赛,选5名同学来比一比,1分钟内背得最多的被评为当日“诵读之星”,给予积分奖励。周五进行“诵读周周赛”,奖励积分卡。每月总结表彰一次,积分最多的孩子被评为“诵读之星”,颁发奖状并在黑板报的专栏上进行表扬鼓励。
时老师还设置了“阅读考级”办法,她把读书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共七级,学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即可参加阅读考级。阅读考级每月举行一次,先由学生本人向班级提出考级口头申请,经老师审核后考试。考试后,在班会课上由评委和观众一同评定,成绩合格者则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这个办法的本意是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学生刚开始往往是想提高等级,但读着读着就沉浸到书本中,忘了比赛、忘了积分了。
每学完一个阶段的内容,“蜜蜂班”就会以此为主题开一个汇报交流会。先由小组长给成员们分工,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小组代表参加班级汇报展示。汇报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演讲,有佳文展示,有相声,还有情景剧。根据汇报情况,班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倾听奖”“最佳评论员”“最佳合作奖”等。时利平说,大家的认真程度不可小觑,整个班级俨然成了文学社,各自忙碌又井然有序,教师的精力着重放在挑选书目和指导展示上。
在这样的活动引领下,“蜜蜂班”的孩子们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读了历史小故事,读了古诗词,还读了长篇小说、散文名篇。这种学习速度是惊人的,学生的词汇量、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随之提升。他们懂得了学习的方法,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
时利平老师告诉记者:我小时候也爱读书,如今对哪些书感兴趣就带学生读哪些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虽然好奇心强,但专注力不够,我们不妨让他们先读进去,哪怕是囫囵吞枣地读,总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在某一段文字中,他就豁然开朗了。而这个,就是真正学习的过程——怎么把握这个度和节奏,全凭老师本身的素养和教学上下的功夫。
我们相信,这些读书的经历在“蜜蜂班”的孩子们记忆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当他们长大后,岁月的丝线会把这些阅读收获串起来,成为珍贵的人生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