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锐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000年《当代艺术》杂志出版了第一期《新媒体艺术》专刊,其中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语,其主要特征就是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装置艺术和行为。”[注]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文史哲》2004年第5期。可见,新媒体艺术具有两大属性。其一,技术属性:新媒体艺术具有明显的媒介化特征,艺术作品的构建必须依据数字媒介技术,是复杂媒体技术的综合展现;其二,艺术属性:新媒体艺术创作必须依据艺术原则进行创作,审美追求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最终目的,任何媒介技术能力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新媒体艺术是具有较强数字性特性的艺术形式。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发展正经历着由数字展现转向智能表达的艺术样式转变、由交互体验转向知觉认知的审美方式的转变。如何理解新媒体艺术的数字媒介性与审美认知体验的关系,成为新媒体艺术审美的新研究方向。
审美传达必须通过对于艺术形式的知觉体验得以实现。审美性的美感认知其本质上就是带有“非功利性”特征的情绪体验。在审美过程中除了强调形式美感的生成化特征,还应重视个体神经机制在美感生成过程中的生理性作用。在审美过程中非审美性因素虽然不能产生审美体验,但有时也增强美感的体验效果与程度。就像4D电影中的椅子晃动、凉风吹过,这些生理性体验其本身难以产生审美意象,但是如果配合相应的电影画面与影像,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观众的审美体验。因此这类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有别于单纯非功利性感官体验并对审美体验与接受起正面作用的认知因素,可称其为“亚审美性”因素。“亚审美性”因素不是排挤和代替原有的艺术审美性因素,也不是审美性的低级阶段,而是对于原有审美性研究的范围扩展。其作用在于提高审美信息接受的有效度,有别于单纯的功利性快感体验,是一种带有整合化特征的非审美性因素。“亚审美性”有利于阐明,在审美过程中艺术审美体验是如何从单纯的形式感认知过程,丰富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知方式的整合性表现。
“亚审美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体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将不同的感知信息表现方式联结起来,建构情境化艺术作品展现,强调审美认知过程中快感信息等‘亚审美性’因素对于美感生成的叠加性作用。”[注]滕锐、李志宏:《“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文艺争鸣》2015年第10期。在新媒体艺术审美过程中既有审美性的美感认知,也有非审美性的生理快感体验。生理性感知体验中某些因素本身不会产生美感信息,但却在审美活动中起到增强美感体验效果的作用,并对美感生成产生一定积极作用,有利于审美认知有效性的提升。新媒体艺术不是媒介形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亚审美性”特征下,通过媒介与审美的认知活动建立了新的艺术形态关系,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审美互动体验。欣赏者具体的审美体验活动都会涉及其自身的生理结构、神经结构、感官感知等认知因素,并且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欣赏者的最终美感体验效果。
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不仅促进了艺术创作内容的深化与丰富,还实现了艺术表达载体的媒介融合。艺术作品的载体不再是实体性物质载体,而更多表现为借助于数字媒介产生的形式感知信息。艺术的每一次发展与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飞跃与变革。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着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能力与艺术表现范围,艺术创作内容可以作为数据信息被大量且迅速地计算与处理,进而提高了艺术创作的制作效率与表现效果。因此,技术革新对于艺术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艺术表达载体的革新。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载体整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都形成了符合自身审美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的物质媒介作为艺术载体方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魅力,形成了各门类艺术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与艺术特性。例如,提到国画,笔墨纸砚和各种颜料就会浮现在人们眼前;想到雕塑,总是绕不开石料、木头、金属;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音乐更是离不开各种乐器之间的相互配合。正是这些不同的物质媒介,形成了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表达语言。但新媒体视野下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们则摒弃了笔、颜料等常规的实物性媒介,而改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借以各种制作软件与程序来进行艺术创作,显示屏代替了画布,鼠标和数位板代替了画笔。传统的物质媒介正在由各种计算机软件和程序语言代替,手工式制作也逐渐被数字化电子制作所替换,艺术作品的单一性实物形式正在为复合式载体融合所取代。
2017年,青年艺术家团队TRIE(一个由青年艺术家李金颖、麦家燊、郝思正组成的新媒体艺术团队,来自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主要涉及视觉影像、交互装置等领域,TRIE试图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不断进行探索、实验和创新。)创作了一件可视化声音装置作品《声音星球》(echoplanet)。该新媒体作品设计了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密闭艺术体验环境,通过一个被装饰成“海螺”的话筒来收集体验者的声音。当体验者发出声音时,会看到“声音的能量”被传输到对面显示屏幕上,然后,“能量”在屏幕上不断累积,并形成类似“树枝”般的图形效果,向四周扩散蔓延,实现声音效果的视觉化影像。作品实现了艺术表达的多载体形式融合:话筒传感器收录声音,声音信息触发感光系统顺序发光,同时电脑会读取体验者的音频信息,音量可以控制画面“树枝”图像的生成效果,音频决定“树枝”图像的颜色搭配,将多元素与多载体同体验者的声音信息结合成一个互动的审美认知整体。其艺术创作的主旨,是让听障儿童通过视觉感官体验自己的声音之美,并希望实现一次所有人在声音面前的相对平等。艺术表达的载体融合,就是将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融合,也就是说在艺术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实现多种艺术媒介的碰撞、融合,让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载体构建特征。没有艺术载体的多媒融合,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传达就无法完成。
新媒体艺术不仅表现为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则是艺术传播的跨媒介融合特征体现。新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再固化于某种单一媒介的艺术信息传播,更多体现出跨媒介传播的特点和要求。跨媒介融合是指各种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聚到一起,是一个多层次与阶段性连续深入的动态过程。同时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将打破现有的不同媒体之间的传播界限,对当今的信息和艺术的传播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既丰富了媒介形式,又催生了更为多元化的新媒体艺术形式。不理解跨媒介的融合观念,就很难从媒介特征基础上来理解新媒体艺术传播特性。
日本艺术团队实验室TeamLab是一个由程序员、数学家、建筑师、CG动画、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等组成的超强科技人才团队,一直致力于新艺术媒介传播载体形式的创新与发展。2017发表了新作《超越界限》,希望通过该作品来探讨新媒体艺术传播是如何跨越不同媒介之间的物理界限与概念边界,即通过数字技术来消解数字内容呈现与现实空间环境的媒介隔阂,并实现体验者在场参与并即时反馈的艺术传播效果。虚拟的瀑布影像延伸到画廊立面墙体以外的地板上,根据数十万个水粒子行为来模拟的海浪流经展览内部空间以及体验者的身体周边,黑暗的房间里体验者的动作反应激活了鲜花的盛开,并以身体为画布媒介投射出来。新媒体艺术传播的情境化构建,将实物媒介与数字媒介、平面媒介与空间媒介融合于作品之中,产生强烈的沉浸化效果;注重体验者与艺术作品的在场体验,作品向每个赏析者传达着个性化的艺术信息,使体验者既进行艺术赏析的体验,同时也参与艺术的创作,形成艺术信息新的互动与交流方式。新兴媒介的发展和创新必然会导致跨媒介融合局面的到来,这也是未来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旧媒体不断加深合作融合,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艺术传播效能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时代下欣赏者的审美体验要求,他们的口味和眼光都变得苛刻、挑剔,期待看到突破成规和固有模式的“新鲜点”[注]王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原创性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路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艺术传播特征更加体现出建立在数字媒介基础上的跨媒介融合趋势。
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使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摆脱了单一媒介的限制,超越了固有艺术媒介传达的局限性,使审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现代社会审美感知方式的改变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媒体艺术媒介表现的感知性体现为运用多种数字媒介技术来进行艺术表现,借助多重感官经验整合的知觉模式,通过个体的动作反应和身体感知作为审美体验的认知方式。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意味着艺术传达从单纯的形式感审美认知,丰富为多维度联觉效应的整合感知,审美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某种感觉器官的接受。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媒介则体现了感知能力的综合倾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审美感知与体验方式的实现。
美感的知觉体验是同生理性的快感体验同时生成的。生理性快感的体验程度不是破坏美感体验效果,而是增加了审美的感受度,这在以往静态化的艺术媒介形式中不曾出现。如2017年美国艺术家克里斯·萨尔特(Chris Salter)的超大型多维感知体验装置作品《体感场》(HapticField)就是探讨新的媒介技术是如何延展、塑造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感知的。体验者通过服装上安装的一系列特制的无线传感设备,能感受到从腿到手臂和胸口并延续全身的连续性振动。同时,不断变换着颜色与强度的光线从体验者身上发射出来,与周围环境光线相交错。行走于作品的不同区域间,体验者还能感受到皮肤上生成的不同图样与色彩,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体感场。通过光线、声音与触觉在身体上的分布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人们能体验到其他多种感觉如触觉、声觉、统觉,时间的感知以及看不见的他者的在场,实现了数字携带记录设备与沉浸式感官记录的结合。
新的媒介技术实现了人感知能力的延展,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都可以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体验。考察感知,针对的不仅是个人、个体,而是考察其在艺术媒介上的作用与影响。人类的感知活动必须依靠自己的感官系统, 当面接受感知的信息刺激。如在声音感知过程中,人们先用语言传播声音信息,再用耳朵接受声音信息,并在感知的过程中做出即时反馈,以实现声音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媒介形式的发展改变着个体的感知形式,文字的传播实现了即时交流向延时交流的转变,相较于语言,文字既可以是延时的,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印刷术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延展了文字这种媒介的传播力度,拓展了视觉的感知方式。人类通过对书稿的阅读,使文字的信息载体功能得到延展。视觉的感知成了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使人类形成了线性的逻辑思维方式,由直接交流向间接交流的转变同时也催生艺术新形式的出现。数字媒介打破了各感官知觉的壁垒,让审美个体不再接受单一的视觉、听觉等感受,而是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知同时作用于审美过程,体现出所有感官的综合感知。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感受体现出全新的、立体的、非连续的、非线性的、非重复性的感知倾向,个体感官的整体性得到了重新发挥。
新媒体艺术审美体验的智能化,表现为审美体验的内容生成化特性,审美过程带有动态与多变特点。新媒体艺术所建构的艺术作品不再是固定的形式与明确的信息,而更多体现为艺术场景的空间化展现。依靠智能化数字媒介来配置艺术空间与场景,构建情境化的艺术作品。观者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出发,通过身体来感知艺术作品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好恶主动选择艺术内容,同时创建和操纵艺术场景,从而建立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的新关系。
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使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艺术家开始将便携式录像设备用于表现艺术,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就以此为标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从最初平面影像的静态记录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展示,从按钮指令的数据链接再到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虚拟仿真特征下的沉浸化体验,智能信息系统以智能信息处理为主要计算方法,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理论,模拟人类处理信息时的思维过程和活动,实现信息的取得、保存、处理与应用,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新型的、高效率的信息知识服务。艺术表现的媒介性不单单关系媒介技术的数字化程度,也和交互性、互动性、虚拟与仿真等媒介智能感知特征相关联。艺术家托比亚斯·格瑞姆勒提倡艺术“媒体化场景”的可能性,利用数字虚拟技术建构个体与某一个沉浸式艺术场景之间的审美体验关系场,考察个体在数字艺术情境下的审美认知反应。人们对现实的空间感知来源于对周围视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在数字虚拟现实场景中,物体的向位或排序都已经摆脱了现实的物理法则,几何形态、透视等因素,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呈现条件与效果,由此来激发个体审美体验建构的新想象,最终实现个体审美体验方式的丰富与审美认知范围的扩展。
新媒体艺术审美关系的传受融合,改变了以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实现了相互交流的动态过程,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关系的封闭性与单一性,扭转了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新媒体艺术有着模糊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独特特点,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受众也能够从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变成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循环与互动是新媒体艺术审美传播与接受关系的特征。审美传受双方的关系可随时改变,艺术创作不再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及固化形态的过程,体验者可以通过对作品的题材、叙事等进行干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产生影响,进而增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只要稍微拥有一定的电脑技能就可以进行独立创作,并且自主传播个人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审美主体的个体能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审美个体不仅可以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还可以在欣赏的同时与作品中的角色或场景进行交互,更可以设定自主的艺术情景,把握艺术品的审美取向。艺术赏析不再是独立于作品之外的孤立环节,它既是艺术审美的体验者,也是艺术内容的创作者,体现出动态的、即时的、易变的、开放的审美关系特征。以往的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不可再更改,而新媒体艺术作品却是动态的,可以根据欣赏者的意图进行修改,这种由“静”到“动”的过程,突破了以“再现”为创作准则的传统审美关系模式。
新媒体互动影像艺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实现了参与者与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像的真实互动,产生奇幻动感的交互体验。首先通过捕捉设备(感应器)对体验者进行捕捉拍摄,然后经由影像分析系统分析,产生出被捕捉物体的动作数据信息,该动作数据信息会结合实时的影像互动系统,使体验者与屏幕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体验者通过身体反应可以与影像区内的图像及虚拟场景进行交互反应,同时各种互动效果会随着交互反应产生相应的效果变化。如鱼儿会随着体验者的脚步在虚拟水面上泛起的波纹或四处游散或游聚一起,花朵随着体验者的手势在虚拟的草地上绽放,海龟被体验者的脚步踢到四处游开等。
数字媒介技术所带来的艺术体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审美感知,对感官体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切个体感知因素都在数字媒介的技术作用下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审美的智能化趋势逐渐得到强化。艺术的形式感不再只是视听觉的被动感受,而是审美特性下的智能整体感知。“而在当下,数字新媒体艺术对艺术与技术汇合的呈现与促进值得关注,有学者甚至认为新媒体是当代艺术的核心,这是因为新媒体恰好被包裹在人类艺术理论范式转变的进程中。”[注]Clarles Green,“Empire”in Meridian: Focus o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Art,Sydney:Musume of Contemporary Art,2002,p.12.智能技术注入智能媒介,智能媒介不再是机械生硬的工具,而是具有一定数理逻辑的人工智能,从而使得人与计算机同样成为数字化图片时代文艺作品创作的主体,当然也可能包括欣赏者本身,是多参与者的结合物。新的审美关系绝不是人和机器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于数字媒介手段下的智能联结所产生出的一个新的意义主体。
“亚审美性”特征说明了新媒体艺术活动的美学新属性,不仅是知觉形式下的单纯意识活动,而且还同审美个体生理状态以及身体感知相关联。审美个体通过身体嵌入与情境化的作品展示,实现知觉互动的认知体验活动。因此身体感受的直接参与表明了新媒体艺术美学研究的感知转向,数字技术同生理反应的密切结合意味着新媒体艺术美学研究的智能转向,全新的审美体验形式则体现出新型审美认知方式的转向。
艺术创作形式的不断革新改变着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社会关系的不断转变则改变着人们对于审美情感的表达方式,自然学科的不断进步改变着审美研究方法论,这些都是审美方式不断发展、不断构建的原动力。“每一种形式的艺术在其发展史上都经历过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得成效,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注][德]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来灵光消失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徐绮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体现着艺术与科技的智能化结合,借助数字媒介技术载体、现代性的艺术创作理念,通过多媒融合的媒介制作手段,实现了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拓展了艺术表达方式与传播手段。
新媒体艺术中审美对象的数字媒介化构成,不是对于传统艺术内容简单的数字化记录与表现,而是对于原有艺术内容的升华、原有审美信息的整合,探索符合数字化语境下艺术的发展样态与创作理念,创作符合数字载体平台的艺术呈现方式与审美体验形式。2017年9月,伦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展出了一件名为《内心的知觉》(InnerAwareness)的互动表演视频。该作品为沉浸式空间装置与昆曲实时表演,选取《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一折,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园林、梦境、死亡三重空间。舞台与观看空间浑然一体,通过细绳和纱幕隔绝为梦境和现实两个空间,并运用全息投影、肢体识别、计算机交互等技术,使表演和空间实时互动,观众可在舞台周围的层叠纱幕中穿梭走动,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观看实时互动表演,随时可以停留并沉浸在舞台场景之中。戏剧通过对时间、空间、身体的数字化表现,增强戏剧张力,探索剧场关系新的可能性,在维持原汁原味的唱腔、服装和化妆的基础上,颠覆传统的昆曲表演与观剧形式, 打破观众和演员的界限,使观众沉浸在如梦如幻的艺术时空里。
不同的艺术内容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传达信息,何种方式的传达更为有效,不仅取决于艺术的形式,还由艺术的内容信息所决定。只要艺术内容需要,各种数字媒介都可以成为新的审美对象,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并给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媒介的革新与艺术的传达有着必然的联系,媒介形态会改变以往艺术创作的定式化经验,形成全新的创作理念与审美体验,并最终影响艺术发展的方向。
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发生不仅涉及审美个体的身体构造、神经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等因素参与,还涉及身体的具体感受、直接体验、个体经历等认知经验层面的因素嵌入。新技术手段凭借审美认知方式改变扩展着感官机制的知觉维度,当下的新媒体或数字艺术都在不断关注感知主体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意识互动。这种审美信息的感知延展化,所涉及的不仅是新的媒介技术,更体现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学中所产生的审美感知范式变迁。
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在名为《湿性情境》(TheMoistScenario)的演讲中,提出了“湿媒体”概念,强调数字媒体和生物感知的聚合表现,探索数字化生物感知的延展。因此,当下的新媒体艺术也开始更多地结合纳米技术、量子科技以及智能生物等最新前沿科技,重塑媒介技术与有机生命体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生命观念之间的边界:从人造化学生命、生物生命到计算机模拟生命;从环境传感、生物信息技术到合成生物学,再到藻类生成能源。尝试探究生物有机体、植物生长机能以及智能科技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类生命特质的新媒体艺术表现。使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为广泛的生态感知能力,生物与技术之间的二元对立不断更迭,自然之物与人类设计之物间不再有明确的界限,智能技术与生物感知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
在哥伦比亚大学杰罗姆·格林科学中心的公共大厅中,有7块72英寸的显示器在墙上“爬行”,该交互式数字装置作品名为《大脑的指数》(TheBrainIndex),由空间研究中心的劳拉·库尔干(Laura Kurgan)、乌克·汉森(Mark Hansen)和新媒体工作室 AV&C共同创作。他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艺术、科学、数据和信息设计结合起来,让你看懂大脑的活动和作用。7块显示器在一面LED墙上上下滑动,将墙上的画面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是正在通过屏幕扫描大脑神经;并且这个LED墙被包装的就像一个 “普通墙面”效果一样,观赏者如果不仔细观察是不会想到,这面“普通墙面”居然可以显示图像。观众还能与屏幕进行互动,来查看关于“脑科学”的资料,并亲身参与一场关于神经网络和DNA序列的交互式故事。这个装置作品希望通过绚丽多彩的影像和与人交互的方式,生动地传达复杂的脑科学信息,吸引观众主动来发掘。
新媒体艺术呈现出空间、运动、时间等多维因素的综合表现特征,审美过程不只是单纯的审美信息传播与接受,而是审美认知的主动参与,审美过程体现出多重感官经验整合的知觉模式特征。审美认知表现为动态化的信息感知与身体感受,“认知过程并非定位于大脑皮层本身,而是反映或表现在更广泛意义的身体上。”[注]Fraley R C, Mark M J, “Pushing mom away Embodied cognition and avoidant attachment”,i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Vol.6,2011(2).个体的感觉与运动系统经验及其心理模拟与数字感知技术的结合,在美感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终形成审美体验并非是只是意象化与静态化的符号化构成,而是体现为更为智能与广泛的认知结果。
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还表现为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智能化的审美体验将个体的知觉模式、脑神经反应、身体感知以及艺术环境空间联结成动态的认知整体。审美认知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线性认知经验的逻辑推理,而是一个连续、动态并且发展的智能化情境,美感传达必须借助数字化的艺术场景、语境、影像、环境等因素等实现。基于由1 与0 的泛型所构成二进制的计算编程方式,将“数据”与“感觉中枢”智能合成,创建出新的感知体验方式,并展示出新的审美认知关系。
智能科技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效能的提高与跨学科的技术融合。首先,信息传播效能的提高拓展了新媒体艺术的传达内容以及审美信息的接受方式,移动媒介、互联网络、无线传输以及超文本链接都极大地改变着艺术存在的样式。艺术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与听觉的形式表达,更多地体现为多媒介技术的融合展现。新媒体艺术既可以是再现的,也可以是在线的;既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交互的,固有的艺术审美形式不断被消解与革新。跨学科的技术融合,提高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能力;生物科技、人体工程学、数字自动化等学科知识的加入,丰富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方式。歌手李宇春推出了她的第一部人工智能版MV——《今天雨,可是我们在一起》,该MV用到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最新的3D人脸面部表情捕捉技术,将音乐与科技完美结合,也使音乐人的内心情绪更丰富呈现。导演首先进行 MV 原始素材的拍摄;然后使用英特尔最新的3D 面部表情捕捉技术对素材中李宇春的面部进行跟踪捕捉,建立 3D 模型;接下来特效公司根据 MV 需求制作面部特效图案;最后,特效公司在离线状态下将图案实时记录并实时绘制于其脸部,就产生了我们最终看到的效果。未来,英特尔甚至可以将该技术应用在全身3D建模上,从而实现实时虚拟换衣等功能。“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体现出形式知觉模块,大脑神经、身体结构以及艺术作品情境化空间展示的整合式认知体验特征。”[注]滕锐、李志宏:《认知美学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审美个体沉浸于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不同技术媒介的表现方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浸化效果,美感生成表现为双向或者多向、实时发生的、循环往复的智能化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边界正在逐渐被打破,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趋势日益加强。因此,必须重视审美理论研究的实用性以及学术思考的前瞻性,确保审美研究对于现实艺术现象的合理阐释与解读,改变以往审美研究对于实践艺术创作的失语困境。只有不断丰富与完善美学研究视角,才能正确解析审美对象研究的多样化与时效性,并构建出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