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素探析

2018-01-29 04:47彭桂枝陈小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徒制师徒校企

彭桂枝,张 军,陈小龙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国务院2014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两份文件绘制了我国职业教育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重回人们的视线里。“师徒制”最初是子承父业式学徒制,父亲手把手地教儿子技能,让父亲的技能能够继续传承。欧洲是师徒制的发源地,一些欧洲国家教育体系中本身就包含了师徒制教学,学生(徒弟)通过向老师(师傅)学习知识技能还有学历证明。这种古老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师徒制还在继续发展、传承。我国的师徒制在借鉴西方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现状,开展教学。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汽修从业人员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进企业当学徒的学徒制方式,另一种就是进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通过深入走访周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等方式,可以得出此两种方式培养人才的现状。前者培养的汽修人员可以满足岗位需求,但是缺乏理论知识,遇到实际维修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地轻松处理,并且培养周期因人而异,长短无法控制,并且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后者培养的人才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受到实验实训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案例,缺乏解决实际案例的经验,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等现实问题,很难做到与市场岗位无缝对接。

由此可知,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但是都难以满足日益高标准、严要求的市场环境。如何规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汽修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地将上述两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性难题。

一、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师徒制是一种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形式,又是一种具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师带徒”培养模式为主线,纵贯校企合作,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双师教学团队是关键,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为市场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师徒制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大主体: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协同双主体。以学校为主体的师徒制,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联系企业、学生(徒弟)、政府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等参与方,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岗位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等,开发一系列情境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徒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掌握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践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企业为主体的师徒制是基于工作而学习的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制度,遵循企业为主体导向,学校作为重要参与方,政府对其进行政策指导,通过行业做出评价,学生(徒弟)通过在企业和高职院校交替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徒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校企协同双主体师徒制,是建立于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在学生(徒弟)入学时签订正式合作协议,人才培养通过对学生(徒弟)的选拔、考核、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监控,最终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师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徒弟。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的顶岗实践紧密结合,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结合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和前言技术搭建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为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实践技能和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学徒。

(一)校企深度融合

目前的市场环境出现这样的窘境: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员;另一方面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压力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实了。笔者认为是人才培养的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受到市场的青睐,学生的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直接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招新后还要重新培训后才能上岗,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笔者所在学校依托“汽车C未社”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给学生提供为全校师生开展汽车维修保养业务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能够为今后的就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双师型团队素质

实施师徒制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打造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这个团队要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以及自身通过下企业等途径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同时将这些前沿的行业动态及时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能够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规范性地给学生进行教学操作演示,对学生的技能操作给予有效性的指导。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师傅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方面,但其往往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课堂教学规范性较薄弱;学校老师的优势在于对课堂的组织能力较强,但是往往实践经验不足,与实际企业岗位需求有脱节。因此,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提升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对提高双师型教师团队素质有重要意义。

(三)双向管理显成效

师徒制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既是学校教育的体现,又是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过程,必须是双向管理的过程,学生(徒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符合毕业条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且考核合格,才能达到毕业条件。遵守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双向管理,最后学生才能顺利毕业。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企业工作岗位要求。

三、师徒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要求较高。采用师徒制教学模式,结合本专业的建设,探索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力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1.教学对象

笔者所在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16汽车班,共28人,作为学院的试点专业实践了师徒制。

2.教学方法

16汽车班28个学生分配了6位本专业的老师,每位老师指导4-5名学生,这个过程是师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全面指导学生,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现等现状,开展师徒制教学。

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中,一个老师只负责4-5名学生,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每一位学生。这种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包括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里,能够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学习专业知识。教师将学习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或者请教老师。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下企业参观、实践,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不同,在这个4-5人的团体中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时这部分学生可以承担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后,去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这种小老师的模式在实践课堂是效果非常好的,看看哪个小师傅教得好,看看哪个徒弟学得好,同学之间没有隔阂,辅导效果是很好的。

(二)实施效果

16汽车班实践环节的考试合格率为100%,2010级-2015级的考试通过率的平均值为95.3%。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试合格率为96.5%,2010级-2015级的考试通过率的平均值为85.7%。比较发现,实施师徒制教学考试合格率明显高于传统模式教学。

四、师徒制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广泛推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到能确保师徒制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参与主体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师徒制教学模式的有序推进。

(一)明确师徒制的内涵,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

当下,人们对于师徒制内涵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责任不明确,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还不是很顺畅。师徒制是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学生多方参与,通过校企协同,职业院校为企业培养贴合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部门应出面牵头,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学生之间搭建优良平台,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走访企业和职业学校,制定并及时优化调整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确保师徒制的顺利实施。

企业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企业想要发展就少不了对人才的需求,这种人才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也包括管理型人才。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地方高职院校开展合作,试点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定点输送人才、定向培养人才的模式,完全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的订单制人才培养,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大大减少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成本,对企业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举措。

职业院校要有教学改革的决心。职业院校无论是改变招生途径、招聘优秀教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都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生和家长们也应该带着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深刻思考今后想要从事的行业所需的必备技能如何才能有效具备,及时了解师徒制的相关政策法规,找到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道路。

(二)学生积极改变学习观念,认同企业文化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师徒制的人才培养效果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观念,一定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双师团队的教学水平,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比例、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等只是影响师徒制实施的外部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是内因。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

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众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它代表的是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不等同于“学时定向培养、学成分配工作”。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学会利用此模式,积极主动地将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师徒制师徒校企
唐僧师徒再就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福建职业学院 复古“师徒制”培养学生
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探索
“师徒制”式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