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效率的策略研究

2018-01-29 02:10孙雪梅
运动 2018年22期
关键词:球类体育课体育

马 蓉,孙雪梅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江苏 扬州 225008)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进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可窥一斑。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身体素质的提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期,通过体育课上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可以有效地指导其生活中的体育锻炼。掌握的熟练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亦可为其参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准备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教学实践与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易与主教材内容脱节,显得枯燥、无趣味性,且有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导致质量不高。

准备活动是一节课的开始,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身心调动起来,使其从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为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做好铺垫和导入。小学实际体育教学中,因场地有限,班级众多,课中的准备活动多以易操作且省事的慢跑开始,接着徒手操。机械又单一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厌倦与心理疲惫。有些学生在跑步讲话,或者几个人并排跑,或者跑在后面的同学跑到前面去,有的甚至集体走一半跑一半甚是“齐心”,不怕教师的批评,即使教师来回巡视,他们也懂得巧妙避让教师的“督查”。而做徒手操时,与初中、高中的没有区别,教师口令清晰,动作到位,反观学生却是越做越懒散。即使是及时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也激发不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试问缺乏创新的准备活动怎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体育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跑、跳、投、技巧、球类等。尤其在球类主题的教学中,如果准备活动还以跑和徒手操为主,从课的开始就没有激发学生的热情,且学生对球性不熟悉就更加不利于课堂的主教学内容的学习了。长此以往,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在体育课成为匿名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

此外,现阶段很多体育类的赛课活动中都会有音乐的加入。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可以舒缓学生的情绪,但是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中只是为了有音乐而音乐。准备活动是播放了音乐,但是内容却还是公式化的慢跑和徒手操,音乐的意义大打折扣,流于形式。

2 提高准备活动效率的策略

2.1 准备活动要符合教材内容,具有科学性

现如今,我国对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具体评判标准仍不严谨,但是也有初步的通过观察来判定的标准。例如,可观察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涨;观察学生的面部是否有汗,汗水多少,面色红润程度;可询问学生的劳累程度;可观察学生动作的力度等等。因存在个体差异性,故而每个人的状况和表现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的专注力与观察力,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研究精神。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详细地备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要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实际的练习效果,考验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是否有效地遵循了人体机能活动规律,是否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否可实施大范围的常规教学来等来确定该准备活动是否具有科学性。总之,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既不能过分刻意求新,也不可以放任单一,要科学地为主教学内容服务。

2.2 准备活动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跨度较大,在体育教学中共分为3个水平段,处于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差异很大。一圈慢跑、一套操、一个游戏,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用到六年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就会造成,就算是身体上做到了准备,可心理上却被压抑了。这样的准备活动,严重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设计准备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在准备活动的舞台上展示活力。例如,针对水平一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等特点,教师应尽量安排一些内容简单、形式活泼的趣味性准备活动,如“动物模仿操”“开火车”“喊数抱团”“请你跟我这样做”等。也可以用故事情景式的准备活动展开教学。针对水平二、水平三的学生要以趣味竞赛类为主,如以“贪吃蛇”“过点得分”“看谁先得分”“赛一赛”等游戏为主。但是有些游戏可以通用,例如耐力跑中的图形跑,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及自身认知水平,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可以跑简单的“S”形、正方形等,也可以加入心形、水滴形、复杂的五角星形等。

2.3 准备活动可以与比赛游戏结合,增强实用性

涉及比赛的项目,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如何在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使学生学会将所学技术与战术进行协调配合,从而避免学生生硬、盲目地学习动作技术,呆板、机械地进行战术配合。而球类教学法中有一种方法是领会教学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利用于主教学内容,又可以应用于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中既要达到提高积极性的目的,又需要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例如准备活动可以进行一个小型的球类比赛导入教学内容等。可以分为2组或若干组,让队员在跑动过程中找自己的队友,或与自己的队友完成一个或多个技能互动,但又不能触碰别的队友。例如,水平一《篮球原地运球》一课,学生对篮球运球时手形及手与球的接触部位并不熟悉。针对这一问题,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好”的游戏环节,先将问好的方式定为:两手五指分开,手指至指根部位紧贴,手心空开。遇到自己的队友后,以问好的手形相互触碰,时间停止后,看谁与同队队员问好的次数最多。而在水平三六年级的《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一课中“问好”的游戏和规则可以有所改变:学生听到哨音后在半个篮球场内自由跑动,主动找同队朋友问好,说“你好”。问好的方式,就是双手五指自然分开,2人相互击掌,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双手五指自然张开.在击掌时,两大拇指基本上呈“八”字形。听到“嘟嘟”2声哨音,停止活动,站在原地摆一个与篮球有关的姿势。找到队友多的得到表扬并给这队加分。这个“问好”游戏的设计在于潜移默化地加入手形的练习,在跑动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时避让对手,找到自己的队友。

2.4 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有效结合,提高针对性

其实准备活动中慢跑和徒手操能流传至今,其科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要有效地区分,慢跑和徒手操属于一般准备活动的范畴,但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将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在垫上技巧《肩肘倒立》教学的准备活动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绕垫子做“S”形的慢跑,听到哨音后反向跑,既有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反向跑结束后,可以根据垫子做垫上操,如果怕流于形式,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肩肘倒立可能需要我们活动哪些关节”,学生踊跃回答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准备练习,为本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是变相地教给学生判断力,有利于在今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更有效、更安全地参与体育活动。

在球类教学中,准备活动中像前文提到的“问好”小游戏是一般准备活动慢跑与专项准备活动手型练习相结合的产物。此外,球操的编排不能仅是手里有球的升级版“徒手操”,而应与球性的专项练习相结合。手上运动的球类操编排中可以加入抛接球与绕球环节,如果技术允许,篮球操还可适当地加入运球环节;排球操可加入自垫球和自传球环节;足球操一定要将拖拉球、踩球等编排进去。只有教师认真分析教材,认真备课,备出不同而有效的准备活动,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为学生参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验证有效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平行班和实验班,针对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难点及课时来采用准备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2种班级学生的反应情况或技能考试成绩来检验和反馈设计的有效性,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尽力总结出各类“口味”准备活动,并针对某一技能提出了酸、甜、苦、辣等多个套餐,进一步验证准备活动的有效性。这也是笔者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3 结 语

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对其有高度的重视。小学体育教师不但要精心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体育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好准备活动,使其组织更具趣味性、内容安排更具针对性、负荷安排更具科学性,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释放和准备,使其机能在主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确保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完善准备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为全面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服务。

猜你喜欢
球类体育课体育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球类课放松实例
体育课上的“意外”
善用“五法”让幼儿爱上球类活动
体育课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四招解决球类问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