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广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全面开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领导是通过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充分行使各自的职能来实现的。其中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组织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石,也是民主集中制得以正确实行的重要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责任。所有的党员都要参加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由党的基层组织负责教育、管理和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平台,党员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发展新党员、处分违纪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都要由党的基层组织严格把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尽管这些基层单位的工作性质、领导体制有所不同,党的基层组织的具体职能、工作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都要担负起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都要团结和组织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党的基层组织的这种作用,是党的领导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具体体现,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扎根在社会基层,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群众的情绪,掌握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状况。因此,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任。一方面,它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它要向广大群众宣传解释党的主张和决定,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如果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起作用,党的意图就难以贯彻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也难以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中来,党就不可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只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承担起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职责,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才能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强的保证。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宣传、服务、团结群众的重要职责,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更直接地了解到群众的所想所盼、所忧所乐,才能及时地把党的政策和主张落到实处,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不仅是由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来体现,也要由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来体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基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鲜明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应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建成什么样的组织等问题,为建设好建设强党的基层组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源头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党员队伍素质高,党的力量就会强;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党的事业就会生机勃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后第一章就讲党员,规定了九条内容,明确了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原则,政治合格、政治达标、政治突出,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重政治、明政治。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抓好发展党员这个源头和风向标,从严把紧党员质量这条“生命线”。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一是要重视党员质量,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保持发展党员适度规模,加大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严重不足问题。二是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创新之举,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就是要坚持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自我纯洁、充满活力的机制。严格执行党章和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掌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稳妥有序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康肌体,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基础是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说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从总体上讲当前党员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引导党员,特别是基层组织成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清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实践证明,教育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既要从党的需要出发,也要从党员的自我需要出发,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列宁说过:“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作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共产党员,应当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但“共产党人不是清教徒,也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不能因此而忽视或者否定党员对个人正当利益的需求。尊重和保护党员对正当个人利益的需求,关键是要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也就是要正确处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与为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关系,要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我们党提出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仅把党员作为被管理、被教育对象的思维模式,真正尊重和保护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赋予党员的权利。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各项制度,从党规党纪上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形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党员自觉认同忠于党的纲领目标、接受党的价值体系与实现党员的自我价值的有机结合。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重点是抓好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十九大党章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中,强调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并明确了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是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的鲜明彰显。党支部作为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能否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对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把引领群众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规范化。使党支部真正成为牵挂群众、群众牵挂的“主心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创新组织活动方式,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要求,完善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党内组织生活庸俗化,不断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要按照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的要求,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要按照坚持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要求,使党员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认真总结提升“两学一做”的成功经验,创新组织活动方式,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内生动力。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关键是选优配好带头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十九大党章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治党之要,首在用人,关键抓好带头人。提升基层组织力,关键要靠一支熟悉基层、热爱基层、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带头人队伍,着力建强一支“又红又专有爱心”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抓好带头人的政治标准。通过“五看”严把政治关。一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二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三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五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只有抓好政治标准,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带头人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教育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重点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关键要强化实践培训,注重实际效果,提高实践能力,拓宽思路视野。
三是提供服务保障,激励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在农村实行“一定三有”、在城市社区推行“三有一化”,改进了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调动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把基层党建工作同干部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解决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重视提拔使用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四是加强考核监督,管理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要热情关心帮助,又要严格管理监督。重点应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有责任、有任务、有要求;完善民主评议和考核制度,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既接受上级组织的考核,又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完善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使基层党组织书记规范权力运行,坚持依法办事,改进工作作风。
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重要途径是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努力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基层各领域,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
一是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根据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不断增多的实际,在继续完善农村、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等传统领域党组织设置形式的同时,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作为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和组织覆盖的重点,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作用发挥,不断规范和加强新兴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二是由单位向区域延伸。借鉴一些地方的实践经验,继续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坚持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依托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大型商贸区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做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搞、党员共管,提高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的整体效能,实现对区域内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和党员的动态管理。三是由实体向网络延伸。主动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依托网络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使党组织工作形态由有形扩展到无形,工作范围由现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四是由基层党组织向其他各类组织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社会整合功能,广泛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活动,支持和培育服务性、公益性组织发展,引导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不断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在于基层。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抓基层强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党的组织更加强起来、党员队伍更加强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