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姝萍
如何吸引观众进入美术馆近距离接触艺术?如何让美术馆不再只有冷冰冰的展览,而能切实与观众产生有温度的联系?是现在很多美术馆都在思考的问题。刘海粟美术馆更是如此。
艺术不止于美术馆的墙内发生,让艺术深入公众,介入日常,是我们一贯的信念。“观众才是美术馆真正的主角”,在这个思路指引下,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和品牌活动随之诞生了,目前美术馆有“艺粟工坊”“艺临其境”“艺术家工作营”“艺术无限”系列讲座、“美术馆奇妙日”“读书会”“实验剧场”“美术馆夏令营”8项主题活动,虽然我们的公共教育起步比较晚,但一年多的时间里举办的活动也有大大小小的230多场,其间还尝试性的策划了几个教育活动成果展,这些成果,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成长。我们希望观众能用各种方式来体验艺术,打开另一种学习模式,创造更新鲜的生活,不断扩大公共美术教育的范围。几乎在每一场活动中,我们都能遇见令人惊艳的作品,都能在欣喜中收获更多感动。
我们希望通过参观学习和参与各类教育实践活动,让不同年龄层面的观众都能参与进来,从实践或更深层次的学习中了解艺术的多元性,提升自身的艺术品位,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刘海粟、了解上海美专,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公民人格,培养国家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这也是美术馆开展公共教育一年多以来的各种尝试,尝试创造他们与我们的故事,尝试分享这些故事给所有人。
今年8月以来,刘海粟美术馆开展了16期以“开天辟地创世神话”为主题的活动,希望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神话故事,让观众成为美术馆真正的
主人,在与他们分享神话故事的同时,带领他们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故事,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特别甄选了几期代表性活动,与大家分享。
刘海粟美术馆首期夏令营” 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穿越时空的相遇 定格动画”为期三天,第一天:角色扮演,第二天:创造人物&场景,第三天:制作定格动画。
在此期间,孩子们共同穿梭时空成为神话中的主人公,编创故事见各种奇风异俗,拍摄动画游远古列国、寻蓬莱仙境,体验着中华创世神话带给他们的乐趣。他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能,也对创世神话有了更深的了解。
“定格动画”夏令营活动
少儿人工智能体验课
艺粟工坊 伏羲织网×结绳记事
艺粟工坊 伏羲织网×结绳记事
艺粟工坊 羊毛毡工作坊出品“大禹治水”主题的包包
在十一长假中,刘海粟美术馆特别邀请艺术家汤柏华主持为期两天的少儿公众艺术项目:“夸父逐日”岩彩逐帧动画工作坊,80位小朋友与汤柏华老师一同参与到手绘逐帧动画作品“夸父逐日”的创作中来,一个孩子创造一帧动画,不仅打开了小朋友关于神话的理解与想象,也通过为动画的岩彩线稿上色,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了作品的小作者!
刘海粟美术馆近期推出了三期以不同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羊毛毡工作坊,分别为:盘古开天地×羊毛毡、后羿射日×羊毛毡、大禹治水×羊毛毡。学员们在张姚真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中国最古老的织品形式来表现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每个学员依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羊毛毡布拼合成不同的图案,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羊毛毡挎包和天然柔美的羊毛毡真丝围巾。特别的是,制作过程不使用一针一线,不使用化学粘合剂,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让真丝和羊毛两种不同的天然材料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给每一位学员带来了难忘的手工体验。
神话是我们与祖先连通的枢纽。夸父逐日的故事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不断演绎。今人再去解读,可能永远无法探知故事的原委真相,但我们能够知道祖先们曾经尝试挑战自然、宇宙的壮举。
本次活动为四期的连续课程,着眼于如何立足当下,以夸父逐日的故事为切入,以科技思维为引。唤起小朋友的文化自觉及民族自豪感,协力激活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孩子们在四期的系列课程中学习计算机编程基础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以及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利用平板电脑,在自己制作的场景中,操控自己编写的“夸父”或者“太阳”进行角逐,夸父是否能实现千年之前“逐日”的夙愿,取决于他们的双手。
在《易·系辞下》中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的功业,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发明了渔网,并带领先民织网捕鱼……刘海粟美术馆以“伏羲织网”为灵感,带领市民们一起来美术馆体验最古老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用编织一方温暖挂毯的形式来记录和表达所有起伏的情绪。
我们策划活动的初衷即是,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神话不仅存在于书本之中,也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呈现,它不仅仅止步于活动之中,也将留存于大家点点滴滴的生活里。目前,“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正在积极筹备中,提前剧透一下,曾参与我们“开天辟地系列教育活动”的市民部分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展览中展出,也藉此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分享艺术之美、神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