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慧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4-0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总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同载体的不同特点决定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即高校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较强的主体意识、接受信息的渠道又多又复杂。这样就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引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同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合理利用高校管理载体,引导高校学生管理载体认同
管理载体作为一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过去相对简单机械的管理已经不适应和谐社会的理念与要求。要引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同,必须优化管理载体。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用科学合理人文的管理代替简单粗暴机械的管理,切实做到管理育人;其次,制定合理的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做到时时事事有规章可循,注重听取学生意见要求,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贴近高校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制定规章制度,自己遵守自己参与管理,会大大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促使其在长期有效地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高校学生对高校管理载体的认同。
二、有效整合校园文化载体,引导高校学生文化载体认同
校园文化本身就应该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必须有能力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并且转化成有用的行为,为他人学校社会多做贡献。
首先,要积极引导文明进步和谐向上的大学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需要高校师生共同维护践行,才能真正起到导向的作用;其次,“要大力营造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1]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收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再者,要加强班风、舍风的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对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建设一个整洁优美、宁静有序的校园环境。设计充满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景观,还要考虑到南北方同学的文化差异,满足大学生的不同生活审美需要。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启迪及行为引导作用。
三、积极创造高校活动载体,引导高校学生活动载体
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高校学生的社团活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认同。“高校要着眼于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社团活动,以达到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的目的。”[2]
兼具娱乐性和自主选择性的校园文体活动,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是高校学生较青睐的活动方式之一。高校组织的各类校园文体活动,既可以为学生展示自我,發展特长提供平台,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塑造活泼开朗勇敢自信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使高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中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社会实践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大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受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奉献社会的理想目标。
四、充分利用课堂载体,引导高校学生课堂载体认同
课堂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3]这就要求高校要巩固课堂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的做人原则,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
首先,要发挥“两课”课堂作用,“两课”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要努力贴近高校学生实际,使学生联系生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做到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巩固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课堂内外,教师都应以身作则做好模范表率,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自我,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为增强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作多贡献。
五、有效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引导高校学生传媒载体认同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高校要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中的有利条件,抵制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传媒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正确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
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学生更易接受的交互方式,有多种交流方式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网络聊天的隐秘性,可以有效开展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对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对网络载体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学校校园网络站,宣传学校的重大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各种校务公开化,逐步得到广大学生的理解与共识。通过网站及时公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鼓励学生民主参与各项决策,这样容易获得广大学生的认可,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J].河南社会科学报,2009(01).
[2]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J].河南社会科学报,2009(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