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物质贫困得到有效遏制,但精神贫困问题突显,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根源。物质匮乏导致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制约扶贫开发。破解这一难题,须从对精神贫困的本质和特征入手,深刻分析欠发达地区精神贫困滋长的原因,针对性采取相应帮扶措施。
【关键词】 精神贫困 欠发达地区 脱贫
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下民生领域的重要内容,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随着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等扶贫策略,为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此,进一步探讨对欠发达地区精神贫困的帮扶,对提高脱贫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精神贫困的表征
精神贫困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1]。精神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结果,又是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教育程度、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人际圈子等多种复杂因素协同作用交叉影响,欠发达地区精神贫困表现为多方面。如: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知识缺乏,科技意识差;依赖性强,等靠要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于传统、经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障碍大;文化娱乐手段缺乏,精神生活空虚;情绪低落,自卑感强等。
二.欠发达地区精神贫困的机理分析
(一)人口流失使精神扶贫失去了源头活水。青壮年和有一定文化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失,使得农村已经缺乏可以推进自身进步的人力资源。青壮年劳力流入周边城市务工,出于结婚以及孩子上学的考虑大多数人不会返村,不少村戶变成了空壳村。由于劳务输出这一“无投入、短平快”的赚钱方式,大多数农户安于现状,不愿从事投入高、收效慢、要技术、有风险的农业开发项目。
(二)低限度满足制约了现代社会意识。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使人们很容易满足,这种满足不仅仅表现在对物质生活条件的容易满足,更表现在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容易满足;精神追求的缺乏和精神生活的空虚,导致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延续。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使他们囿于传统习俗、经验常识、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无法割断对土地的天然依赖,决定了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情感关系之上,很难培育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浑浑噩噩、周而复始的生活泯灭了创造的冲动和发展进步的驱动力。
(三)单一救助方式使扶贫工作事倍功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实施的“送粮、送衣、送钱”的救济式脱贫助长了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强化了“等、靠、要”的落后意识。开发式脱贫虽然把原来“送粮、送衣、送钱”的“输血”脱贫,转变为“给资金、给技术、给项目”的“造血”脱贫动员。同样,仅支持欠发达地区办加工业、搞养殖业,但很难改变脱贫的内生动力。
(四)贫富差距进一步固化了阶层分化。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转型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断拉大了贫富差距,悬殊的贫富差距加速了阶层的分化。庞大的贫困人群往往居于社会的底层,他们不仅要精打细算的生活还要面临机会和权力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分层往往引发社会排斥,加剧精神贫困。
三.欠发达地区精神脱贫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充分挖掘农村的经济发展潜力,为民众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产业孵化体系,让他们也可以获得现代化带来的财富收益。欠发达地区的民众要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整合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地域优势等,着力建立一个如华西村一样有产品、有市场、有人才的产销兼顾的孵化系统。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与省内科研院所一起,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技人才,培育现代农业。消除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限制,吸引城市有志于从事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人才,引导和鼓励回乡大学毕业生在属地当村官,在欠发达地区形成鲶鱼效应。
(三)大力建设文化事业。教育是阻断“精神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其他变革的有效工具。文化发展可以通过对教育模式的改造,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情况,使其焕发出自强、自信的进取精神。落实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以村镇为单位建立基层服务点,培训村民使用网络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民众自己在网络上学习和交流农业经验甚至借助网络平台自主创业。
(四)引导民众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的生活方式,不仅导致传统生产方式的延续,而且导致传统的价值观念,导致传统的满足。因此,消除精神贫困应以动摇传统生活方式作为突破口。要引导欠发达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变化,使得小农经济、封建宗法观念及传统的愚昧落后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构建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生活方式,为精神脱贫和人的现代化创造精神基础。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要为贫困地区注入反贫困的精神动力,除掉“头脑贫困”的障碍,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在脱贫的过程中输血与造血并举,脱贫与扶智并重,改变消极畏难和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引导民众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
[2] 张志胜.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8(5).
[3] 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
[4] 夏书明,吴晓燕.精准扶贫研究现状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
作者简介:马志强(1982--),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思政课教学部,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