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亮
【摘 要】 当下,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越来越被人民广泛接受。笔者以货币超发是否为通货膨胀决定性因素我出发点,通过理论分析、实践分析和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货币发行情况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货币超发 通货膨胀 影响
前 言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财政手段,对人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与积极的货币政策相关的通货膨胀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重点。笔者从最近一次通货膨胀出发,分析其与货币超发之间的联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因果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指的是,人民实际生活交易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远远低于纸币的实际发行量而导致的物品价格上涨,相同面值纸币能购买到的物品减少,购买力缩水。
(二)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家结合背景与史实,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三种主流的解释:
第一,由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市场价格是由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形成的。因此,物价的稳定增长来源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稳定增长。由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超额需求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它指的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導致的总需求曲线向右异动。比如,某一特定时期,国家为了达到刺激经济或者拉动就业等目的,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增加购买等。在短时间内,国家这些措施,会导致需求大幅度增加;但是,短时间内,供给却无法满足激烈扩大的需求缺口,导致物价节节攀升。这就是需求拉动说。
第二,由成本推动导致的通货膨胀。与短时间内超额需求可以导致物价上涨类似,短时间内总供给的下降,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在新的地方达到平衡,导致物价上涨。供给量下降、或者产品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上升都会造成短时间内总供给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物价上涨。这就是成本推动说。
第三,结构性失衡导致的通货膨胀。
新技术的变革等各种原因,可能会便随着短时间内经济结构异动,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无法达到平衡,引起某些领域物价上涨。举个例子来说:新技术在全社会范围的普及,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技术的普及不是一步到位的,往往先从部分行业、企业开始,另外一部分行业、企业短时间内的生产无法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生产变化,总供给和总需求无法匹配,造成物价上涨。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二、导致通胀的两个重大渊源
(一)不完善的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善,对最近一轮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如下:(1)我国CPI指数的约30%为食品类物价,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是本次通货膨胀的主推力;(2)目前我国对国际市场(铁矿石市场、石油市场等)依赖程度较大,这些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大,波动范围较大,且其价格目前处于相对高位阶段,加剧了对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喷涌而出的迷失货币
这些迷失货币,主要来源于股市、银行信贷系统、银行存款体系三种渠道:(1)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幅度较大,这种大幅度给套利带来了可能性,吸引了一批资金进场,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并没有如投资者预期一路上涨,而是在2000多到3000多这个区间震荡,上下徘徊,向上突破动力不足,部分资金离场,流入实体经济,加大通货膨胀;(2)中央银行接连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来活跃市场经济,贷款利率越来越低,其信贷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信贷金额不断上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断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人们为了保证自己的资产不缩水(银行存款利率远低于通货膨胀),纷纷将货币从银行存款系统中转入房地产和个人消费;加上“买涨不买跌”的惯性心理作用下,人们倾向于套现保值,以致大量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控制我国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控制我国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几点建议:优化资本市场,丰富投资渠道;以人为本,改善升级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引导通货膨胀预期;推进外汇市场改革。
(一)优化资本市场,丰富投资渠道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股市二级市场作为理想的货币释放渠道,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用也在不断体现的过程中。就现阶段而言,人们倾向于将自己手里闲置的大部分资金存放于诸如银行等的储蓄类机构中,以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此外,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市民认为不应该“将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因此也会有部分股民存在。随着股市的逐步繁荣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投资渠道会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居民会逐渐将长期存放于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存款,挪动到股市二级市场中来,如此,不仅能够将居民积累的资金存款分散保存,还能进行适量的投资行为,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同时,能够降低各银行的巨量存款数额,适当推动我国的经济证券化。
(二)以人为本,改善升级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得到了改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也日益升高。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拥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也更加关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从实际上看,传统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在经济不断繁荣的环境下,国家应注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具体来说,在国民收入方面,要参考经济增长水平,适度提升居民收入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数额。此外,在初次分配中,居民劳动报酬的占比也应当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提升,不断优化分配结构。针对垄断行业,国家应当积极调节收入水平,照顾众多民众的情绪和想法,控制垄断企业的收入,提高利润上缴比例,从而减少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不平衡发展带来的危害。另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控制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可以协调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针对就业、家庭教育等多个重要方面提供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的重要制度,提升保障的质量,加强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抵抗能力和应对能力。再者,政府职能要加快转变,较少政府收入所占的比例,坚守以人为本,真正让人民享受到福利及社会保障,提升人民幸福感。
(三)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为全面调控通货膨胀,减少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增加生产及供给,加大管理力度。因此,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目前较为客观重要的根治方法。同时,要集中部分注意力在农业方面,针对农业方面的管控要予以高度重视,推动农业现代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容易产生影响。因此,农业城镇化需要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充分增加农业生产供给。
(四)引导通货膨胀预期
就通货膨胀这个词来说,其本质意义是一种心理预期的暗示,而不是真正通货膨胀,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影响其对经济市场的判断,从而影响具体的行为。实际上,当通货膨胀的预期发生时,消费者或投资者会认为市场价格即将面临上涨的情况,这一思维会导致他们改变原本计划的投资行为或者消费行为,众多行为聚合起来将导致现行价格水平升高,通胀螺旋式上升,使得通货膨胀真正、实际地出现,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难以预估的重大影响。因此,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尤为重要,应当引导人民正确认识通货膨胀,改变过去对通货膨胀的误解,使得人们理性对待通貨膨胀预期。此外,政府应当加强价格监测,把握一定的尺度和力度,及时发布价格信息,避免恶意的哄抬价格的行为,正确引导消费者行为。
(五)推进外汇市场改革
首先,要保障企业或者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进行项目结汇;其次,要抓紧建立外汇平准账户,为稳定外汇市场做一定的基础和准备。再者,进一步优化外汇市场的环境,从主体、形式、交易品种等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最后,对强制结汇、限制结汇的制度做一定的调整,适度放松要求,使得企业及个人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项目推进,强化自愿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总的来说,外汇市场改革是当前控制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主要措施之一,对降低影响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将这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外汇市场改革积极进行下去。
四、小结
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和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可能会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认识到——货币超发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通货膨胀,但是并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只要能够有一个合适、合理的金融工具消化增发的货币,并及时配合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就不至于让货币超发威胁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翀.我国货币当局超发货币了吗——关于“中国货币之谜”的解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05):175-185.
[2] 彭刚,何雅兴.货币供应、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基于全球52个经济体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8(04):16-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