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重庆 400010)
财务共享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也是由美国公司最先使用的一种财务管理概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财务共享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财务共享是将企业或者公司之中的财务管理职能集中在一起,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服务。与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相比,财务共享中心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作用较之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是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受传统财务工作机制影响,当前还有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采用较为传统的形式,管理机制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受此影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管理形式落后,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无法达到为企业节约经营成本,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目标[1]。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理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关系,都能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和规范,从而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要想使其得到更好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规划和制定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制定适合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适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战略性意义[2]。在此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用,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都具有明显作用。只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规范了,才能使发展不偏离预定的轨道,从而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发展,也能有效避免财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战略财务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下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承担着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核心财务管理职能,因此,战略财务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传统财务人员的主要转型方向之一。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得到长久发展,必须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战略目标,一切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战略财务人员是战略目标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利用企业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管理效率最大化[3]。这就需要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学会从企业的整体发展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有效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进行合理化配置,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财务战略计划,为企业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财务共享下的传统财务人员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完成财务工作。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形势下,共享财务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传统财务人员要想得到更好发展,向财务共享转型也是非常有利的。在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传统财务人员可以作为其中的业务操作人员,业务操作人员不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只需要掌握相应的财务信息系统运行规则,在遵循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即可,一般的财务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就能达到这一标准。对于具备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向财务共享中的技术人员发展[4]。技术人员是财务共享体系的核心和关键,除了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并且对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都有深入了解,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制定企业财务发展战略,消除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此,这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影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