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艳
(沈阳一动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批发零售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企业在扩大自身业务规模的同时,难免会出现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倒闭。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了很多商品批发零售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分三方面分析了商品批发零售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商品批发零售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提供一些参考。
风险点:
一是由于批发业务购销量大,费用相对较少,会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免除运营风险,为提高业务规模,大部分企业都会给批发商一定的信用额度,交易大量采用赊销形式进行。而资金问题往往是决定批发商经营成败的关键,生意份额占比大的批发商有较强的议价谈判能力,会用延长应收账期的形式占用批发零售企业的资金,从而可能导致批发零售企业产生大量的超账期应收账款。
二是批发零售企与百货商场或卖场联营,商场为了保证资金周转,部分合同约定的结算账期为60天或者更长时间,这无疑是长时间占用了商品批发零售企业的资金,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
管控建议:
一是建立批发商信用评价体制,充分了解批发商的资金信用资信情况。合同签订前,多方面了解批发商的资金、规模、经营范围、有无涉及抵押、诉讼等信息。合同签订时,要求批发商提供营业执照,银行开户许可证等资质证照。尽量先款后货,如采用赊销形式,应在合同中明确赊销期间。经审批后的初始信用额度不应过高,随着业务的逐渐开展,可视批发商的回款情况,经评估及审批后,提高批发商的赊销额度。每月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对款项占用的合理性,回款的及时性,款项收回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品牌优势,在合同谈判时争取占据主导地位,降低合同结算账期。及时与商场对账,向对方开具发票,以便第一时间结款。合同到期前提前与商场确认续约条件,及时续签合同,避免因合同没能及时签订导致的回款延迟。定期评估商场或卖场的整体运营情况,如发现有经营不善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催收、预警体制。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及应收账款催收制度。财务部门每周发送应收账款数据及周进度,业务部门明确责任人,加紧催收并反馈催收进度及预计回款时间。定期召开应收账款情况分析会议,建立风险预警程序,同时将应收账款纳入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体系中。
四是建立完整的客户档案信息,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为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提供可量化的依据。一旦发生坏账,需要法律途径解决时,可以及时完整的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资料。
五是对存在风险的应收账款,业务及财务人员评估后,尽量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风险点:
一是由于消费者的广泛性、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在一个地区,仅靠少数几个零售点是根本不够的。零售网点无论从规模还是布局上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进而造成售网点规模大小不一,分布较广,可能存在因交通不便、人员不足等原因,资金不能及时存入商品批发零售企业的银行账户;
二是零售门店的交易量零星分散,交易次数频繁,每次成交额较小,在零售门店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账务核对工作量大,容易出现货款与门店匹配错误,查找差异工作量大。
三是零售门店营业时间一般较晚,日结后已经过了银行营业时间,或周末银行对公业务休息,现金留存在门店过夜,可能发生盗损风险。
管控建议:
一是开通微信、支付宝等收款业务,减少现金收款业务,降低现金滞留门店产生的风险。每日现金分两次存入银行,确保当日资金次日上午全部存入银行,当日下午资金于银行下班前全部存入,减少当日现金的库存量。闭店后现金必须放入保险柜保管。
二是收银员上下班应有交班本,应详细记录货款及备用金使用情况,并有经手人签字。货款的结算方式分为现金、银行卡、支票、微信、支付宝等,入机的结算方式要与实际结算方式一致。
三是建立资金日报表制度,由门店报送每日的收款金额及对应的收款方式,财务每日对系统收款金额、银行存款金额、移动支付收款金额、现金库存金额进行核对,及时找出差异原因,并对未及时存款的门店发出预警及催收。
四是开通银行账户管家等类似业务,批量开立若干收款卡号,每个门店对应不同卡号,分清资金往来,多种渠道查询收款明细清单,及时了解每个门店划入资金的情况。通过企业网银,还可以查询当日实时收款明细。
一是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货品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销售,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二是零售门店人员数量有限,未设置库存管理岗位或该岗位权限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非常常见。一人身兼多职,人员流动性大,致使权责的混乱,相关部门和人员无法及时履行职责,同时,零售门店货品量大,每日全部清点货品很难实现,货品丢失时有发生,继而引发商品账实不符等严重问题。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库存管理工作中“白条”频发、相关人员工作热情低迷、库存商品的管理漏洞层出不穷。
三是零售行业同质化产品较多,竞争激励,促销活动亦层出不穷,实际销售价格时有变动,零售业员工人员素质差异较大,不可避免出现趁活动变价或拼单销售套取差价或货品的行为。
一是建立库存信息一体化的工作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分享、动态跟踪技术和信息化数据传播与监控技术,实现对公司商品库存的动态跟踪,对商品零售公司库存的存有数量、销售数额进行管理,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商品零售公司库存管控机制。
二是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措施。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的产品服务力,引导和帮助员工销售以正确的途径获取更多报酬,使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数据录入时,按每笔实际发生的销售准确录入数据,不允许随意修改录入金额、件数等信息。每笔销售都要逐单进行录入,不允许多笔销售并单录入。也不允许将整比销售拆分为几笔销售录入。区分零售、团购、特殊团购、特卖的不同,正确录入销售方式。
四是制定好销售价格体系及稳定连贯的促销策略,避免促销活动随意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同时利用好销售系统,对促销活动的促销策略、销售价格进行统一维护,并锁定权限。加强日常的销售入机及价格检查,必要时成立专项价格检查小组,对终端销售价格、销售入机及时性、零售小票准确性进行检查,并定期出具检查报告。
五是建立库存盘点制度,每日进行门店卖场出样产品点数,同时对门店后仓的SKU进行抽样点数,每日仓库SKU抽样数量不低于一定比例。卖场部分点数需要做到开业早点数、闭店晚点数、交接班点数。每月完成一次店铺全部产品的盘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和人员的竞争都在不断的加剧,体现出来的是上述财务风险对商品批发零售企业正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愈加明显,这不仅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管理难度。为了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商品批发零售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商品批发零售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财务风险具有市场决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这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商贸流通企业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努力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