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0)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认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15战略,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本文借鉴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对威海市的主导产业进行研究。目前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和选择方法比较成熟。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四个: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理论、罗斯托基准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理论、筱原两基准理论。在古典时期,李嘉图认为,如果一个区域中的某个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存在比较优势,则通过发展此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罗斯托认为,作为主导产业,它应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依托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放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赫希曼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显示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感应度强度和影响力强度,能够促进本生产部门积累资本和扩大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具体的指标包括两个: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筱原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率均较大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产业选择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威海的优势产业,并通过专家打分法,最终确定威海的主导产业。
根据威海市产业发展的现状,我们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的威海产业分析的五大基准为:产业发展规模基准、产业经济效益基准、产业比较优势基准、产业社会效益基准和产业发展潜力基准。根据五大基准,我们相应构建了五大指标体系。分别是:(1)产业发展规模指标体系;(2)产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3)产业比较优势指标体系;(4)产业社会效益指标体系;(5)产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在因子分析前,首先将原始变量数据标准化处理。在因子分析过程中,我们提取了三个公因子,第一个公因子(F1)在指标:产业比较优势(总产值区位商)、产业发展规模(产值份额)、产业社会效益(就业人比重)上具有较大载荷,这一类因素体现了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规模;第二个公因子(F2)在指标:产业经济效益(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具有较大载荷,这一类因素则体现产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个公因子(F3)在产业发展潜力(产值增长速度)上具有较大载荷,这一类因素则体现产业的发展潜力。
在SPSS软件下,可以直接获得三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共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出综合得分。
优势产业的判断标准为,第一公因子F1,F2和总得分均靠前,则威海的优势产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潜在优势产业的判断标准为第三因子F3和总得分均靠前,则威海的潜在优势产业包括: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
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两大类:产业的市场特征和本地适应性。产业的市场特征反映了产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特征,而产业的本地适应性则反映了特定产业在威海本地发展的可行性。分别对产业的市场特征和本地适应性选择具体的指标进行分解分析。
产业市场特性包括产业概况、产业市场、产业创新、产业可持续性。产额概况包括产业所处阶段、产业成长性和产业关联度。产业市场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产业创新即R&D强度,是指某产业大中型企业R&D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产业可持续性包括产业环境污染、产业能耗。
本地适应性包括生产要素、产业基础、政策。生产要素包括资源条件、资金、人才。产业基础包括本地产业基础,即本地产业规模和营业额。政策是指政策扶持性的综合评价。
威海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备选产业则根据前面因子分析的主要结论,以及威海相关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基础,选择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14个产业。
首先利用八个指标分析工业产业的市场特征,然后利用五个指标对特定地区进行产业适应性分析,考虑是否适合在当地发展。每个指标根据得分排序和专家打分法进行四级划分,分别对各产业进行四级评定。
产业市场特性排名前五的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本地市场适应性排名前五的产业包括:新材料、医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把以上产业分解到三级分录,考虑威海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我们选择以下产业作为威海的主导产业:新医药和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交通运输机械及军工产业、海洋生物与食品。
综上所述:威海应该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包括:新医药和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交通运输机械及军工产业、海洋生物与食品。在大力发展以上产业的基础上,创建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威海制造业在区域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