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不仅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也在世界文化殿堂中昭展中华文化的魅力。郭沫若先生说:“培养中小学生能够写好字,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是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辨认。这样养成习惯之后就会有很多好处,能够使人细心,能够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所以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而小学低段学生书法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规范基础、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教师则担负着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因材施教、循理善教的智慧和持恒呵护、静待花开的爱心。
小学书法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中华艺术传统的使命。但当今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学生书写能力的普遍下降已成事实。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我们以此为研究对象,在小学低段书法教学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举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提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这说明当今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将写字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具体阶段上特别强调在这一时间段需要打好基础。《课标》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等。这其中既强调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强调审美情趣的养成。学生需要能够写好字,也需要能够欣赏优美的书法。字写得好可以表达一种感受、一种情趣、一种心绪、一种品味。正确的写字习惯、熟稔的书法技能,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是低年级小学生应该具有的书法艺术基本素养。
从更高一个层面来看,加强书法教育既能贯彻对学生汉字书写技能的系统培育,更能培植学生对悠久母语文化的珍爱与敬畏之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必须融入语文教学中,只有将悠久的书法艺术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优美的传统文化中生发出对书法的热爱之情,才能使他们自主地学习书法,提高水平,养成良好习惯,最终成为会写书法、会读书法、会欣赏书法的传统文化代言人。
低年级楷书教学以硬笔为主,注重把好坐姿关、执笔关,是由学生骨骼成长的特点决定的。《课标》在第一学段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书法教师所能达成的共识是,低段学生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坐姿和规范的握笔姿势。这种规范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正确的姿势不仅有利于写对字、写好字,而且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视力。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写不好字都与不正确的姿势有关;而相关调查也显示,脊柱侧弯和近视眼等问题也与学生的写字姿势密切相关。
一直以来,我们书法教学的第一课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坐姿和规范的握笔姿势。我们总结出读写姿势的八字口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以及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边一拳。我们要求学生互相监督,保持良好坐姿并反复默念握笔姿势儿歌,效果显著。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需要可以转化为愿望,而只有当这种愿望切实出现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而促使自我积极追求这一愿望。这一点在教学中的体现非常明显。
书法教学中,让学生保持正确良好的坐姿既是必需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自发地产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内驱力,这应当是我们教学中的关注点。
我们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编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意识到不良姿势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自发地以故事为榜样或警戒,主动调整坐姿。我们常讲的故事主要有《虾公公》《笋芽儿》《戴眼镜的猫头鹰》,等等,这些故事的中心思想都非常明确:坐姿问题不是小事,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学生在这些故事中明确地理解坐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还非常重视和家长形成合力,让学生书写的另一“战场”——家庭,也能够切实贯彻我们的要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和心理尚不成熟,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学习目标的制定,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而形象思维较强。因而小学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均应以直观式教学为主,书法教育也不例外。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省时高效。我们将汉字的写法和规范编成口诀,以加深记忆。掌握口诀就是掌握了汉字书写最关键的要点,而这其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努力,需要教师的蕙质兰心,把一个个汉字、笔画通过联系生活,丰富想象,变成生动的故事,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变枯燥为快乐。
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都对书写工具有一定的要求。硬笔书法第一课由故事“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始,从了解硬笔家族成员到认识硬笔书法到训练读写姿势,让学生明白必要的准备工作、正确的读写姿势是学好硬笔书法的保证。在指导握笔姿势时先让学生伸出右手,认识“五个兄弟”,然后边演示边教自创儿歌“大哥二哥不打架,三哥后面来帮忙,四哥五哥自然屈,笔杆架在虎口上。”学生念着儿歌练得兴致盎然。
书法被喻为纸上音乐舞蹈,书法教学即是美育的过程。
1.创编儿歌,形象感知。
上文已经谈到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必要性。而具体到汉字书写上,如何让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感兴趣,如何让学生能够对横竖撇点捺的笔画和字形感兴趣,是必须解决的课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使用大量儿歌、口诀和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如写字的“字”:小右点,大左点,横勾画接着写,横撇小,竖钩大,长横写在脖子下。“左”:短横长撇扁工字。“右”:长横短撇扁口字。“三点水”: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中点突出才好看,等等。口诀和儿歌朗朗上口的韵律,以及在朗诵口诀儿歌时可以附带的一些动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2.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汉字的常用字大概在4000~5000个,书法教学虽然不完全承担认字识字的任务,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能够举一反三也是书法教学的重点。练习书法不是一个机械复制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训练审美素养,产生空间感受,都是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
例如教学“主”时,为揭示“横画之间距离相等”的规律,我们创设情境:一天,你不小心掉井里了,有人出主意,拿来两种梯子,一种间距相等,一种有宽有窄,你会选哪种呢?辅以简笔画,学生很快明白了,第二种梯子上不去,多横画之间应该距离相等。举一反三,那“事、具、青”皆是如此。再如“悬针竖和长横在字中是大致相等的”“和‘月’有关的字都写得瘦一点”等等都是汉字书写的规律。
3.学会比较,美感熏陶。
书法教学的审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了审美这个更高层面的内驱力,学生就不再会止步于“会写”字,“写对”字,而是需要上升到“写好”字。在这样的内驱力驱动下,学生自然会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来。
在教学中,我们会使用对比法,比如写出两个不一样的“木”字。一个穿着白雪公主的长裙(撇捺与垂露竖在一水平线上),一个穿着校服裙,裙摆飘扬(撇捺舒展且高于垂露竖)。做广播操了,你挤我,我挤你,就听“吱”一声,有人裙子被踩撕了,你知道是谁?逗笑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审美。教学“心”时,卧钩的写法。三点的布局都是教学难点。笔者便请学生自己来黑板上写,写完之后针对他们的书写进行点评。此外,还会让学生自己鉴赏,哪个字最漂亮?什么地方最漂亮?学生需要先对自己的字进行鉴赏,然后对他人的字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在这个过程中所贯彻的美育,是书法教育的重中之重。
硬笔书法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有所收获,因而书法教师更要有一份耐心、爱心,对学生的书写兴趣加以持恒呵护,以静待花开。
教学的氛围至关重要,我们力图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式言语和音乐的辅助,使学生放松心情,沉浸其中。只有学生心情放松,他们才会主动去观察探究每一个汉字究竟怎样写,究竟怎样才能写好。我们会给写得好的同学的习作上写“优”,画上笑脸,学生在这种激励中都会更加努力。同时,有一些暂时写得不是非常好的同学,我们也对他们一些漂亮的笔画和间架结构给予夸奖,在字的右上角画上小星星,让他们也受到及时的激励。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对汉字的热爱自然会生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我们书法教育的最高价值。作为小学书法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能够品鉴优美的书法作品,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便是我们心向往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