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给学生们写奖状写到手酸,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笑着摇头,纷纷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奖状,那还有什么意义?”“那些退步的孩子,难道你也要表扬吗?”“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却能拿到奖状,家长会怎么想?其他孩子会怎么想?”看着同事们一脸的不认同,我不想辩驳,淡淡一笑后便低头继续写奖状了。
其实,同事们提出的问题我都考虑过,但我这样做,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七八年前,我就萌生了这样的念头。我曾教过一个叫小项的男孩,他的妈妈是一名幼儿教师,对他的期望很高。小项也是一个很积极,很努力的孩子,他平时表现非常优秀,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完成得很及时,质量也高。小项知道妈妈对他的期望,每次考试都想为妈妈赢得一张奖状。可遗憾的是,他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非常理想,有几次恰好排在了所有受表彰学生的后一名。每当我发奖状的时候,小项都仰着一张渴望而兴奋的小脸,眼中满是期待。而看着他的眼睛一次次明亮而后灰暗,我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很不是滋味。不忍看着孩子如此伤心难过,终于,有一次,我决定向主任多要一张奖状给小项。可是,当我说明原因时,主任却说:“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假如孩子的妈妈知道这张奖状是你帮他讨来的,她会怎么想?班上其他的同学和家长若是知道了,又会怎么想?”
是啊,教育要公平,主任说得很有道理,我不能这样感情用事。因此,那一次,小项又没能够如愿以偿。发完奖状,我偷偷瞄了一眼小项,他脸上的泪水和那黯淡无光的双眼,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此后每次发奖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项。听说他上了初中之后就不那么好学了,成绩逐渐下滑,最后没能考上高中。有时,我会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为他赢得那张奖状。或许,有了那张奖状的激励,小项会有不一样的成长。
工作之余,我经常对着奖状沉思: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像小项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可是考试是存在很多变数的,我们每学期只有一次大型考试,难道就因为孩子在最后的考试中没有考好而否定了孩子一学期的努力吗?奖状是用来激励孩子努力上进的,为何却成了孩子心中的伤痛呢?
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在发奖状这件事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奖状发放的数量太少。许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名额有限而得不到奖状,最显著的是一、二年级,有的班级里双百分的学生就有十多个,而那些不是双百分的学生往往就因为一分之差而拿不到奖状。一些家长对这样的奖励方式很有意见,孩子也觉得非常委屈,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其次,一些取得进步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许多学生虽然在期末考试中只前进了一点点,但是在平时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些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口头鼓励,一张奖状或许可以带给他们更真切的激励和更长久的动力。最后,得到奖状的学生不在乎,在乎的学生却又得不到。有些学生,因为期末考试考好了,每学期都能得到奖状。他们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奖状年年有,早就看腻了、麻木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并非仅仅来自于那张一成不变的奖状。
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把目标定低一点,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奖状挂得多一点、低一点,让每个孩子都愿意跳起来,也都能跳起来摘取到属于自己的荣誉呢?经历了多年的思考,我终于决定在今年有所改变——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张奖状。怎样才能让每张奖状都能发挥它的激励作用呢?过去,一张奖状只写一个荣誉,学生们不能兼得,得了“学习之星”,就不能再得“文明之星”或者“优秀班干部”了。而现在,在学校传统的荣誉之外,我又给学生们增设了许多新的荣誉,如在学习成绩方面,我把原来的“学习标兵”细化为“三好之星”“双优之星”“学习达人”“单科状元”“进步之星”“勤奋之星”等;在习惯养成方面,我又增设了“读书达人”“诗词达人”“小作家”“礼仪之星”“孝心少年”等不同名目。我根据学生们平时的表现和考试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奖状。
颁奖典礼上,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小彤获得了“优秀班干部”“三好之星”“语文单科状元”“小作家”4项荣誉,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她情不自禁地亲吻奖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静的小嘉获得了“进步之星”“勤奋之星”“孝心少年”的荣誉,拿到奖状的她虽然显得有些羞涩,却仍然难掩满脸的喜悦;安安此次考试语文虽然只得了56分,但相比之前的20多分,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给他的奖状上我写下了“希望之星”“进步之星”,他拿着奖状,激动地一连说了3遍“谢谢老师”……每个学生都拿到了自己的奖状,没有一个学生不在乎,也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流露出受伤的表情,那一张张喜悦、激动的笑脸,让我的心也随之飞扬。我告诉学生们:只要你们愿意努力,以后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荣誉。
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的感受和成长。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能够摘到不同种类的果子,相信这会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