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孙红娟
仿写,顾名思义,以某篇文章或某几篇文章为模仿对象,参考其写作语言或写作结构进行仿照写作。仿写是写作的前期准备过程,可降低小学写作难度,令学生不再畏惧写作。此外,学生通过仿写将自己未曾掌握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架构方式纳入脑海中,再将其进行重组创新变成自己的知识,则可使得写作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知识不丰富,许多知识来源都是参考已有文章或教师教学,仿写训练于他们而言所起到的效果显著。
句子是一种较为完整的语言组织形式。它经历了字和词的锤炼,具有自己的头脑和躯干,是文章的起点。而句与句之间又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排比、对称、叠加等,这些句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可令文章添色,令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如果在写作之外讲解修辞知识,但是又要求学生运用修辞知识,学生将感到无所适从,运用实践能力不足。采用佳句仿写的形式让学生锻炼句的描述方法,不仅是对语文知识巩固实践的方法,而且可为学生积累写作语言。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文章以充满童趣的手笔写出了“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等句子,学生初次接触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其感觉新奇又充满探索的欲望。因此,我首先将教材文章中各种动物的原型、他们脚印的原型等图片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将两种物件对比,找出其相似之处,体会文章句子描写的乐趣所在。然后,我再让学生借此发挥自己的想象,如何同时借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句子。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写出如“云朵哭出水晶”“小兔子竖起电话耳朵”等句子,其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为其之后的写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通过对佳词佳句的仿写训练后,语言运用能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仿句并非仿写的全部训练。在写作中,教师经常遇见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所用辞藻华丽,然而文章段落及全局却像是流水账一般枯燥乏味。这种要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思路不明确,对段落组合认识不清晰,对写作命题方向阐述太片面等原因造成的。故而教师在仿写训练中,理应借助教材内容或课外文章,令学生自主仿写其中的优秀段落,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章中,其段落有着明显的特点,如在文章中的第五自然段中,其首句点明段落大意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便是对首句的阐述和解释,即“为什么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使得整个段落所要阐述的事件一目了然,文章条理清晰。因此我以这篇文章的段落为仿写对象,让学生认识段落描写的方法之一,并且给出“我的童年”主题写作,令学生思考童年中的一件、多件事,采取同样的段落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学生在仿写之后,更加明确命题内涵,并且由于首句点明主旨的作用避免了不知所谓的写作形式,写作技巧获得提升。
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学生的写作大多以看图写作为主,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成段,而在三年级之后,学生的写作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将段落重新编排布局,使之能够成为一篇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文章。但这并非是学生将段落组合在一起便可,实际上,文章的布局形式有正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描写何种题材、选用何种布局,文章所展现出的形态都将迥异。故而篇章的仿写于写作而言依然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在仿写训练中进行合理安排。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课文为例,该篇文章首段点明了小兴安岭有着数不清的各种树木,而后在其后的四个段落中,分别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不同的美景,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其层次分明,构架清爽,是典型的“总-分-总”布局,是学生学习这种篇章布局的最佳典例。故而在高年级阶段教学与之相关的写作主题中,我便让学生重新阅读该篇文章,分析文章布局,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命题给出文章大纲,进行文章布局,然后再往其中填充合适的写作内容。在此仿写训练下,一方面学生所仿写的对象为自己所熟悉的文章,可帮助他们明确写作素材就在身边的理念,另一方消除学生对未知学习内容的恐惧感,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令写作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仿写训练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描绘自己的作品。仿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写作知识,掌握最多的写作技巧,由此提高其写作水平。但是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避免学生由仿写走入一直模仿的误区,而是应当及时引导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挣脱仿写的禁锢,把仿写转变为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