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才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对国外学徒制的借鉴,忽视了我国的国情,没有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经济转型、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十分必要.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协同管理创新,取得协同育人成效,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教育部先后于 2015年8 月和2017年8月,分别遴选出165家和203家试点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是获批试点立项单位之一.
安德利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基于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和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良好的合作基础,依托学院优势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试点建设.教育部《意见》指出,要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因此,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充分吸收国内外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参与各方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合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与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开展合作,目前共招收了33名学生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协同管理机制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协同育人成效.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基础,充分整合政府、行业等多方资源,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需要各方创新协同管理,构建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
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校企双方深度沟通,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与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战略合作,校企双方共建设立“安德利商学院”.安德利商学院定位于“双主体办学、双场所育人”的特色学院,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集合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与行业、企业丰富的实战经验专家,全面提升连锁经营商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安德利商学院建设之初即系统顶层设计,设立了理事会和组织机构,成立了安德利现代学徒制项目小组.安德利商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负责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重大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负责学院院长及相关项目负责人的推荐和考评,以及其他重大事项[2].安德利商学院的系统设计,为安德利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协同运行机制.
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是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一家商贸流通企业,以县域及下辖乡镇为主要市场,业务主要分布在安徽庐江、巢湖、和县、无为、当涂、含山等地,特色鲜明,现有员工达5000多人.根据学校现有基础和安德利百货公司的企业资源、区位特点以及良好的政府关系,整合学校、企业、县政府、教育局和高中等多方资源,组织召开区域性的安德利现代学徒制招生会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安德利现代学徒制招生(工)方案”,由学校、企业共同确定招生录取标准,明确毕业生就业岗位为安德利超市门店店长.形成了安德利现代学徒制招生的三种模式:一是招生招工一体化.为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本地化人才,在当地县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本地高中加大对安德利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大力推动本地生源招生招工一体化,学生在录取时即与企业签订合同.二是先招工后招生.安德利公司员工较多,对已经招收入职的员工,校企双方制定政策,支持参加分类招生,通过安德利现代学徒制,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学生录取后仍然保留企业员工身份.三是先招生后招工.利用学校充足良好的生源,在新生报到入学后,通过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宣讲、企业面试,择优选择部分学生招工进入现代学徒制班学习,与企业签订相关合同.
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邀请合作企业、行业协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调研和研究,结合专业特色,突出校企“双主体”育人地位,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营运基层管理员→营运组长→营运店长→店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制定了安德利现代学徒制的课程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安德利现代学徒制项目“三段式(1+1.5+0.5)”人才培养方式,将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校企共同实施的培养过程无缝对接.安德利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段(1年,即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以学校为主体,学校教师讲授专业基础知识,企业师傅深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熟悉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第二段(1.5年,即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企业为主体,学校教师深入企业讲授核心课程知识,企业师傅通过轮岗实训传帮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学生达到职业资格标准;第三段(0.5年,即第六学期)以企业为主体,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开展顶岗实习,逐步独立开展工作.通过以上“三阶段”校企共同递进培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职业证书与企业评价”的有机融合[3].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等多方参与,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协同保障体系[3].一是制定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协同运行制度.制定了“安德利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明确了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分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培训、考核和评价标准”“现代学徒制项目学生(学徒)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4].二是构建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双导师”协同教学团队.制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管理办法》,形成了校企双方师资互聘机制,校方聘请7名企业人员,企业方聘请7名教师,形成了稳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团队.学校教师提供专业知识指导,企业派遣技术熟练的专业师傅带徒,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一师一徒”等多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校企协同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三是校企协同创造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校企签订“安德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投入人、财、物等资源,在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造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保证条件.专门设立“学高奖学金”,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学徒学生取得的成果予以奖励,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造激励条件.四是协同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主要体现为“三性”,即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徒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打破传统单一主体性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有专业理论学习的评价,又有专业实践技能的评价,还有学生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评价考核的过程性,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评价考核中,按照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实施全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多样化发展.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实施正处于试点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5].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难题,通过多方协同探索了一些解决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安德利现代学徒制班学生招生途径多元化,各种途径招收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和高中、中职参加分类考试招生入学的学生,还有企业现有员工参加分类考试招生入学的学生,他们在知识面、学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校企双方协同教学中,如何兼顾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达到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类教学,发挥各自的特长,分类培养成才.
现代学徒制更加强调通过“师带徒”方式,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习内容更多地体现为企业生产服务,与普通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内容?鉴于教学过程和内容的规范性,需要对企业的工种、岗位进行梳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加工成教学内容.但目前存在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同时企业师傅实践能力虽然相对较强,但理论水平较缺乏,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实施中,通过选派学校教师到安德利公司挂职等形式,校企共同开发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教学资源.
现代学徒制体现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学校教学、企业教学不同的阶段,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实行“三段式(1+1.5+0.5)”人才培养方式.在学校为主体教学阶段,企业课程如何融入、企业授课时间和课时如何安排、企业授课师资怎样配备等问题需要考虑.同样,在企业为主体的教学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如何衔接、学校教师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如何安排、学校师资配备和考核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校企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专人负责,有效沟通保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衔接,按照培养标准,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现代学徒制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在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管理.对于安德利现代学徒制班级来说,学生来源多元化,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在企业参加工作,生活阅历丰富,更加世故,对学校来说管理难度更大.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关系复杂,包括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服务关系、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关系、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这使得学校和企业在对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时,既要考虑学生,也要考虑企业或学校,三方之间相互影响[6].因此,在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我们充分考虑三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通过协议约束来提高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创新途径,是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全面接轨,多方协同育人的有效方式[7].通过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可以实现多方受益.一是学生受益.学生实现“进校即进厂”,在校企“双导师”培养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与企业无缝对接.二是学校受益.学校节约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分担育人成本,教师服务社会能力提升.三是企业受益.企业实现“招生即招工”,获得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需要的满意员工.四是政府、行业受益.学生“毕业即就业”,有效减少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浪费.同时,我们要积极正视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困难,不断创新协同管理,提升协同育人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