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乡峰,王希英,张 欢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益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利于学习者良性知识系统的构建和网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的,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也是由学习者参与决定的.自主学习作为当下教育研究领域之一,仍没公认的概念,各方学者也是众说纷坛.笔者倾向于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为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内容,并对自身认知能力加以分析进行的自我规划和学习的过程.
结合上述给出的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1)能动性.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学习者独立完成的,如果单靠外界给予的力量,很难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积极的能动性可以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具有超前性.
(2)独立性.学习者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独自一人完成学习任务,并针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调整与反馈,不依赖他人,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3)有效性.自主学习非常看重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者是否达到目标,就需要对有效性进行评估.
(4)反思性.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就需要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步调,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学习者个人因素.学习者是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部分,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深受其学习倾向、个人身体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的影响.没有一个好的身心条件,自主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学习者个人因素可以说是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因素.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等都会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为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而自主学习中所拥有的学习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多样性的学习工具、学习软件是否稳定易用、学习环境能否满足自主学习的要求等,对于自主学习的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更能够达到有效的效果,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使学习手段变得更加现代化.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只是扮演着学习搭档、辅助者、协作伙伴等角色,从而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服务.优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是有效进行网络化学习的基础和保证.
网络学习环境具有以下特征:①开放性.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一切信息资源都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任何人、任何时间,只要有需要就可以进行学习,这就改变了传统学习中只能从书本上看到信息的情况,真正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各种不足,可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②交互性.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可以以计算机作为介质,随时随地、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交互,促进知识在学习者之间进行传递,这种传递可以是即时的,也可是异步的.③共享性.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对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共同分享和交流,增强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氛围自然也就提升了,这样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习.
提高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提高元认知能力、自主规划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有学者认为元认知从本质上讲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过程,通过监测和控制得以实现.提高元认知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习者要在认知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宏观的监察和控制,应做到在观察学习进展情况的同时,不忘控制自己学习的大致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找出原因,及时修正,使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活动也不至于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
(2)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跟踪、对情绪的控制以及对学习过程中节奏的调节.应当注意的是,学习者要结合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调节,并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修改,以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弥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领会能力的调节.每位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内心都会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独特的领会.不同的学习者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也会有不同层次的领会,认知能力强的学习者通常具有较高的领会能力,认知能力弱的学习者往往领会能力就比较低,因此,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也应注意对领会能力的调节.
②注意能力的调节.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的范围是有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在进行学习活动时,通常要求学习者将自己有限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内容上,这对于部分学习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控制和调节自身注意力的能力,以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
③控制情绪能力的调节.情绪在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热情;相反,压抑或亢奋的情绪则不利于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学习热情很容易消退.换句话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不可过度兴奋,亦不可过度压抑,应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学习.
(3)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一个总结、归纳,包括自身学习行为、效果的评价.它是学习者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让学习者正确地看待自己.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依据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①学习结果评价:学习结果评价指学习者在某一学习活动告一段落后,对自己学习的成果进行的评价,可以是课程学习末,也可以是课程学习中,亦可以是某个单元告一段落后、每节课甚至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结束后.
②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的评价.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总结、评价,看自己是否能按照预期效果完成学习任务,且完成的学习任务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
③学习态度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展现的情感状态、精神状况叫作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作出评价,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自主规划能力是指学习者网络学习中自主地对学习任务以及将要学习的学习内容进行规划的能力.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极易受外界的影响,从而丧失主动性,这就需要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合理地规划学习任务.学习者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计划是否具有高度的缜密性和可行性,这对自主规划能力来说都有一种较强的影响.自主规划能力包括规划学习目标、规划学习任务与内容、规划学习策略等.
(1)规划学习目标:学习者需要依据个人学习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规划学习任务与内容:这一环节需要学习者将学习目标中规定的学习内容分层次地罗列出来,划分成逐层递进的小的学习任务,学习者逐个完成小的学习任务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3)规划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往往不止一个,学习者能否在不断地学习中总结经验,选择最优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以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规划能力中最具挑战性.
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学习者在进行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对于未完成的或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发地进行自我激励和鼓舞,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激励的目的是维护学习任务,使之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包括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效能感,正确归因和维持学习动机.
(1)提高认知内驱力.内驱力经历“需求—动机—精神动力—内驱力”几个过程,认知内驱力是学习者对事物的求知欲和意志力的一种体现,它指学习者通过内在的自我暗示和相应压力的施加促使自己去完成某些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学习者还会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2)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对学习活动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的自我评估和判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因具有虚拟性和时空分离等特点,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教师的及时指导,也无法与其他学习者面对面地交流,极易产生焦虑情绪,这就要求学习者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它决定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困难的时间和解决问题的持久度.
(3)准确归因.归因实质上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总结.研究发现,善于自我归因的学习者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要提高自我激励能力,还要学会合理、科学的归因.
(4)维持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学习者自发的、作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直接动力.较强的学习动机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者尽快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信息加工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更加有效、全面的信息.信息加工能力是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进行在线学习、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环节的基本能力之一.信息加工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就是利用搜索引擎、学习网站等相关平台,收集所需加工的信息.信息检索主要包括输入关键词、选取有效信息和收集检索数据等过程.
(2)真伪辨别:信息具有真伪性,网络学习环境中检索到的信息,同样具有传统信息的性质,这就需要我们对检索出来的信息进行真伪辨别以及价值判断,将真实的、准确的、所需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呈递给下一环节.
(3)加工处理:经过去伪存真处理后的信息,学习者可以根据信息的各种要素加以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完成信息加工过程.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虽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但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时,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就要求学习者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在线与老师或同学取得即时联系,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同学请教,以便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协作,学习者既可以在交流中抒发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了解他人独特的想法,在此环节中,学习者既可以消除自主学习的孤独感,增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协作学习是自主学习中促进学习者交流、协作的重要途径.如今,大多数网络学习环境中都设立了远程协作学习体系,学习者可以通过自由分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加快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习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包容他人,使学习者之间对于知识、情感的交流更加丰富.然而,协作学习小组划分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根据个体差异,可按以下依据进行分组:
(1)依据认知水平.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上有较大的差异,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之说,协作学习小组的划分需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2)依据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学习实践中逐渐累积形成的.然而,协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却不能选择学习风格相同或相似的成员,而是尽量做到组间平衡、组内互补,使组内各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分享各自的信息,探索新知识,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3)依据学习情况.学习情况指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时应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宜将学习目标、任务相同或相似的学习者划分为一组,小组成员可以为同一学习目标努力.
(4)依据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个体间的沟通、交流更容易成功,因此,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划分,能加快小组学习的进度,促进成员间的协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