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阅读教学之‘理’是一种学习理论、学习原理、学习心理之中的‘理’,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1]儿童语文学习有其本身的特点,如年龄、心理、知识结构等,儿童语文学习之理首先指向教师的教学。如何让儿童学在课中央,进行教学设计,讲“理”应对?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作为教师,每教一篇课文时,都应考虑到如何选择一个点精准切入,以此打开教学之门,串起整篇课文教学。
一个字。在苏教版三上《孙中山破陋习》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紧扣一个“破”字切入:为什么破?怎样破?破的结果?以“破”串起故事情节,有效落实讲故事的教学目标。
一个词。教学苏教版三下《争论的故事》一文,教师可围绕“争论”一词切入,从兄弟的争论到同学之间的争论,这样不仅教学脉络清晰,而且对话描写的作用在教学中可相机渗入。
一句话。“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苏教版五下《秦兵马俑》中的这句话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教学的切入点,教学可因此延伸开去。
一个结构。《谈礼貌》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说理文,文章结构严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其行文结构,让学生懂得说理文一般的行文方式是引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
一个方法。苏教版五上《黄果树瀑布》一文写作特色鲜明,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地点变化的句子,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掌握行文线索。
针对不同的课文,教师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有效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简便易行,无须花样繁多,不能故弄玄虚,教师重在授法,实实在在即可。
预习前置:“有效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而不是建立在零起点上,它绝非教师单方施教,而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学和教师有步骤的教相结合。”[2]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疑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少而精的预学题。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一般是整篇文章需重点掌握的问题,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和课文的重难点。预学时,利用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脉,了解重难点,梳通课文内容。
练习同步:2013年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小语界引发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将练笔与阅读教学结合得非常紧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文章结构语言、句式、表达方式及修辞方法等角度指导学生随文练笔。有的课后思考题中就明确指出要进行习作练习,如苏教版三上《东方之珠》课后习题4就是“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这种类型的题目在中高年级课后习题中占有一定比例,应引起关注。
先秦时期已出现“理”“趣”二字,将“理”“趣”二字联系起来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讲,因理成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理”可以理解为教材中所蕴含的道理、义理和哲理,“趣”为教材在言理中表现出的情趣、意趣和风趣,也可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智慧,课堂中采用的新颖的教学方法等。在教学苏教版五下习作7时,笔者创造性地通过文字、音乐《吉祥三宝》、动画短片《月神》(皮克斯公司2011年出品,埃里康·卡萨罗萨执导)和圣诞广告《月亮上的老人》(英国百货公司John Lewis2015年发布),让学生在文字与音频、视频的冲击下迸发思维的火花,懂得可以通过故事新编、生活再现、时空穿越等方面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好玩的语文就是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经历了真实的语言和心灵的成长。”[3]《谈礼貌》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说理文,如何让学生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积累写作经验?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时,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唤起学生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小青年和小姑娘同时向一位老人买布娃娃,因两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而使结局不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讨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教学妙趣横生,一改说理文空洞说理的教学弊病,学生轻松掌握“叙事—说理”的表达方法,语言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时间所限,只能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自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上,为了不漏教知识点,有的下课铃响后仍占着讲台。怎样破解这个难题,遵循教学之理,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试行“大小课”弹性教学时间,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实行“长短课时并行”的策略,让课程设置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如一周安排一次90分钟的大课,开展一些习作或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安排20分钟的小课,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强化针对性训练。
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是个老话题,也是教学中绕不开的永恒话题。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笔者执教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时,教学目标初定为:(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带点字的意思,能解释词语;(3)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4)指导学生工整、正确地书写汉字。
经过试教,笔者发觉目标制定有所偏差,词语理解方法生硬,为解词而解词。小说的三要素教学并不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超出了课标要求。将指导写字作为第一课时的一个重点,可以保留,但较笼统,指向不明。基于学情的综合考虑,笔者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为:(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文指导读好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等词语的意思;(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关系,感悟画面,理清脉络,了解故事情节;(3)指导学生工整、正确地书写汉字,初步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汉字的基本写法。以上教学目标的调整,是基于学情,更加符合年段目标及儿童年龄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怎样突破重难点?比如,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朗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泛读现象严重,更有甚者,将朗读摈弃在课堂之外,一节课在一问一答中匆匆而过。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仍以《三顾茅庐》为例,课文第二小节是一段对话描写,教师指导:“想读得更好些吗?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方法。第二小节里面有段对话,把对话读好,这节就读好了!”学生一听,积极性来了。读完第五小节,教师问:“刘备的话,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如鱼得水。”教师顺势引导得出:这儿的“鱼”就是指刘备,“水”指诸葛亮。《三顾茅庐》第三小节的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儿,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山冈蜿蜒起伏。
师:可能很难说出来,但看图就会知道。你来指一指,我们可以看图理解词语。
师:一段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师:现在,留下这些词语——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还能读出画面吗?
师:听你们朗读是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感情,更读出了美丽的画面。(板书:读出画面)
教师经常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不同文体的课文同一种教法。有人曾开玩笑说:“让一名高年级学生来上课,他也能将一篇课文教完。”这就提醒我们需要及时调整、修正自身的教学方式。笔者在《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摒弃了第一课时“读文、解词、分段、概括内容”的固化思路,采用“循着词串悟方法”的思路实施教学。
一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出示第一组词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让学生借助课文描绘情境,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关羽的谨慎稳重,张飞的急躁鲁莽,诸葛亮的才华出众。一组词语,四个性格迥异的好汉,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教师点出朗读方法:读出人物。同样,教学中还有“读出画面”“读出情感”等朗读方法指导与训练。
二是概括能力的培养。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在很多课堂上有形式无方法,学生做过,但未曾“获得”。《三顾茅庐》的教学中,笔者借助词串引导学生学习概括。出示四组词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诚心诚意、半晌工夫、恭恭敬敬;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以上词串分为四类,如果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以是人物、景物、相邀、相谈。将一篇长文读成四组词语,再以这四组词语为核心有效拓展,就形成了故事的梗概。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审视当下的语文学习,走有“理”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微切入,创新教学方法与思路,让理趣充满课堂,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