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能力不是语言学科的专项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也应该培养学生这四项能力。它是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与学效率的重要支点。因而,有必要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听,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心理学研究认为: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心理过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听”能力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听算”方面。
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心算往往是“看算”,即看到纸上的题目,在头脑中进行计算。其实在生活的很多情境中恰恰需要“听算”,即听到相关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计算。“听算”能够提升学生对听到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初中数学中的不少内容都适合设置“听算”题。例如,在七年级上“有理数的计算”教学中,穿插适当的听算练习,如:-2+5,12+(-29),-20+(-13),-(-19)-(-26)……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数学课堂的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固定“锚桩”。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呢?笔者以为,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说”数学的科学方法和策略,认真倾听学生“说”数学的情况并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则要对学生“说”数学做具体的要求和必要的规范。
数学课堂的“说”主要包含说预习、说题目、说反思。说预习时,要侧重说预习的内容、收获和疑惑等。说题目时要侧重说思路方法技巧,采取前后位置说、合作学习小组组内说或全班展示说等方式,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说反思,要说成功之处,总结有效的学习经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说不足之处,不断修正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说学习行为,对自己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做出的某种学习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检视和评判。
会“读”数学题是一种数学素养。唯有将数学题读全、读准、读透、读精,才能有效地发现、提取题目中有价值的关键信息,从而正确而快捷地答题。
笔者在教学中常举如下操作示例:某工厂现有厂房25000平方米,为了扩大生产需要计划拆除部分旧厂房,建新厂房,且新厂房的面积比拆除的面积的4倍多1000平方米,如果要使建设后厂房总面积比现有厂房面积增加60%,问要拆除多少旧厂房,建多少新厂房?初读题目,许多学生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题目,抓住关键词语(画线部分),仔细推敲,按照题目逐句寻找、罗列数学关系。根据题意:建设后厂房总面积=现有厂房剩余的面积+新厂房面积,便可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得解。本题也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为凭借,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思路、方法和技巧,实施多元化的阅读评价;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凝心聚神,持质疑好问的态度,努力做到口、耳、眼、心、手多种感官有效协调,边读边标记、作注解、写评语。追求阅读的宽度、高度和深度,有效构建多维度的立体阅读。
学生数学“写”的能力培养,应立足于实际,精心规划、精细操作、精致推进。数学课堂的写主要是指学生做题,课堂笔记,写预习提纲、错题集、反思心得等,由于写作的素材丰富、方向单一,对语言文字、认知水平以及写作技巧的要求和层次都比较低,易激发学生数学写作的兴趣和热情。(1)训练学生学会记课堂笔记。侧重于写知识结构,重点、要点,问题、疑点,思想方法,总结反思。比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有同学写道:理解函数概念必须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给定一个自变量x的值就有唯一确定的因变量y的值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但不可以是“一对多”……(2)训练学生写数学日记、周记。侧重于写自己的所想、所得和所感,体现深度思维。(3)写数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触及社会生活实际的内核,体现人文关怀。(4)写数学小论文。要善于变通思路,如将数轴写成说明文,将梯形写成诗歌或小品,体现跨界思维。(5)自由地写。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自主搜集素材、命题、构思并撰写,体现智慧学习,如“漫话负数”“勾股定理证明综述”等等。
“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听,是说、读、写的基础;写,是听、说、读的综合。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听和说,体现学生对口头语言的吸收与表达;读和写,体现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吸收与表达;听和读,体现学生吸收、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说和写,体现学生是对数学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由此,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会实现“线性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