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师生目标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愿意做的事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师生沟通困难,常常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的目标不同,或者教师没有搞清楚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主动改变沟通方式,寻求有效资源,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本文设计了中小学“师生沟通”团体辅导,观察记录了辅导过程中教师的体验与分享,旨在探索师生沟通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教师改善与学生的关系。
辅导伊始,小组成员分享:学生会如何介绍你。这个活动让成员回忆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美好时光,思考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成就感。小组分享促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欣赏,每位成员都说到学生会介绍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在工作中做得好的部分,愉悦感与幸福感洋溢在成员的脸上。团体辅导在成员美好的回忆与彼此的欣赏中温暖开场。
师生沟通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目光、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表达在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人一组体验四种不同的沟通方式:(1)背对背说话;(2)面对面说话,但不能有目光交流;(3)面对面说话,有目光交流;(4)面对面说话,有目光交流,并且手拉手。之后成员分享:这四种沟通方式有什么区别?哪种沟通方式让人感到舒服?哪种方式是师生沟通的安全距离?哪种沟通方式让人感觉不舒服,甚至感觉到受伤害。成员反思在与学生沟通时是否存在非语言的表达问题,并思考如何改变。
辅导中观察到,成员在背对背沟通时会提高音量,扭转头彼此靠近,努力使沟通容易些;手拉手沟通时,有些成员会觉得不自在;面对面沟通但不许目光接触时,某些成员会不自觉地违规看对方。大家一致认为面对面说话且有目光交流的方式是比较舒服、安全的沟通方式。
教师常常因为语言表达不恰当导致与学生发生矛盾,甚至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因此,教师需要觉察自己的语言表达。小组记录并讨论:老师喜欢听学生说什么?老师不喜欢听学生说什么?学生喜欢听老师说什么?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说什么?通过讨论,帮助教师觉察与反省自己,练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修正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与行为。辅导者应注意提醒成员聚焦师生沟通中的具体语言,如:教师喜欢听学生说老师课上得好、作业都完成了、教室都弄干净了、班级没有扣分等;教师不喜欢听学生说老师偏心、某某又打架了、成绩又落后了等;学生喜欢听老师说今天没有作业、某天全班去春游、某某同学你表现很好等;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说你们班是我教过的最差的班、你怎么这么笨等。某些小组成员写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语言,如教师不喜欢学生顶嘴、狡辩、告状,辅导者应该及时提醒他们更正,使练习具有针对性。沟通中不仅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更要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以消极的视角看待学生,就会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说出轻视学生的话语。因此,辅导者应该引导成员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师生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冲突,如何有效解决冲突?小组成员讨论:在师生沟通方面,曾经遇到的烦恼是什么?面对这些烦恼,做了什么?如果改变沟通方式,学生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学生改变了,会怎么对待他?
辅导者要引导团体成员发现人际互动的循环性。中小学教师常常认为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肯定是学生有问题,学生应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辅导者要引导成员思考:学生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对待不愿意改变的学生?如果学生难以改变,教师继续期待学生改变,就是把改变的决定权放在学生手中,而教师难以管理学生,师生沟通就卡在那里。如果教师重新建构对问题的看法,主动负起改变的责任,就会看到学生的反应与之前有所不同,学生也会改变对老师的态度,继而改变不良行为,如此,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温暖、共感的师生关系。辅导者要帮助成员看到师生相处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循环的过程,从而增强成员愿意改变的动机,并且主动承担起改变的责任。
——学生喜欢和不喜欢听老师说什么?小组讨论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我发现教师有许多观点和学生不对焦,如学生不喜欢老师在批评之后说“老师是为你好”,原以为是为学生好,却让学生不待见。过去我也说过“你们班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你们太笨了”,自以为是在教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这些话让学生感到自己不能胜任学业,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容易伤学生的自尊。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学生在一个频道才能够体验他们正经受什么,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我们小组一致认为,不喜欢面对面但没有目光交流的沟通,因为这种沟通方式让人有不被尊重的感觉。很多老师也结合自身经历谈到,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不看学生,会让学生感觉教师高高在上、轻视学生,而教师常常意识不到这种非语言的表达会伤害学生,阻碍师生沟通。手拉手交谈,彼此感觉不舒服,张教授针对这种沟通方式强调,人体不可以随便触摸,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常常不喜欢拍肩膀、摸头之类的动作,对别人触碰他们的身体既敏感又反感。
——如果你改变沟通方式,学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变化后你会怎样对待他?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期待学生先改变,其实教师自己先改变也会导致事情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记得一次在和学生交谈时,学生说:“老师你不相信我,我真的很用功,虽然没有考出好成绩。”当时我对他说:“你考好了,我自然会相信你真的用功了。”现在想想,如果我先去信任学生,对他说“老师相信你是用功学习的,期待你考出好成绩”,学生会感受到我对他的理解与鼓励,他会更加努力学习,以不辜负我的信任。以前我比较关注问题,自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对人的关注排在第二位,这是我以后要改变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