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超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区居民在物质上基本都能满足需求,这个时候精神文明上的需求就突显了出来,这也是推动休闲体育快速发展的催化剂,休闲体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地域差异必将会导致居民的收入、生活习惯及民俗文化等的不同,这些直接导致了各地区休闲体育发展现状的差异,不能以偏概全。本文以泸州市城区居民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江阳区、龙马潭区18-75岁的居民(实发700份有效问卷收回687份)为调查对象,从居民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目的、运动的次数、运动的时间和内容等进行分析。
通过对泸州市城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目的调查发现,无论男女接近九成的人选择了增强身体素质,这说明泸州市城区居民对休闲体育的认知主要还是在身体锻炼的层面,通过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除了增强身体素质外,对其他参与目的的对比分析看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女性排在第二位的是健美塑身,第三是调节情绪,第四是休闲爱好,第五是增加人际交往。男性排在第二位的是调节情绪,第三是休闲爱好,第四是健美塑身,第五是增加人际交往。在健美塑身方面女性78.7%的选择明显高于男性的69.3%,在调节情绪释放压力方面男性81.3%的选择要高于女性的74.4%,这也可以看出女性对外在形象的重视程度比男性高,而男性生活压力较大需要释放缓解,参与目的也比较接近休闲体育的本质。休闲爱好的选择上男女的差异不大,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参与时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在增加人际交往的选择上虽然选择的人都不多,但是男性和女性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男性占28.6%,女性占15.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经过调查发现,泸州市城区居民一周内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最多的为1—3次,占调查人数的54.7%,一周内参与3—6次的居民占了28.4%。除了以上两个范围的参与情况,其它占据的比例较小,分别是一周几乎不锻炼的占 8.1%,一周锻炼6次以上的占8.8%。在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时间方面,半个小时以内的占调查人数的28.3%,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的人数比较多占48.5%,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占23.2%。按照相关的专家建议,一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锻炼半个小时以上,锻炼效果会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泸州市城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热情还是比较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参与者锻炼次数还未达到建议的次数,参与锻炼时间方面也有近三成的人锻炼时间不足。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泸州市城区居民主要参与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中,散步和跑步类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占67.2%,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不受太多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参与难度系数低。排在第二位的是舞蹈和健身操类,其占的比例为47.1%,泸州广场舞的蓬勃开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健身俱乐部在开设健身操课,都是这个类型参与度比较高的原因。参与球类运动项目占35.5%,可能受场地和气候的限制所以看起来比较中规中矩。健身气功类占28.7%,根据调查发现健身气功的参与者中,不仅仅是老年人,中青年也占有一定比例,可能是因为亚健康问题在中青年阶段比较多导致的。泸州有长江、沱江和凤凰湖等水域,水上项目参与为16.6%,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结果显示,泸州市城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内容多样化,散步和跑步类占有比例较高。
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泸州市城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不了解休闲体育的认知水平低、经济条件、工作压力大空余时间少、缺少场地和专业的技术指导等,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相关政策的理解和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对国家相关休闲体育的政策不了解导致不能响应国家的号召,不积极的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在居民中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能体现出来。缺乏专业技术的指导不仅影响锻炼的效果,还可能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休闲体育在泸州市城区居民中的开展非常的不利。解决好这两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告诉泸州市城区居民为什么要参与休闲体育锻炼?该怎么科学地参与休闲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泸州市城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呈多样化,主要是锻炼身体。整体看参与的时间和次数不乐观,跑步和散步为主要锻炼内容,健身气功类的参与度有增多的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国家相关政策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在社区的宣传,让休闲体育的相关专家深入居民中做讲座。泸州市社区应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给居民带来固定专业的技术指导。可以利用西南医科大学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优势,让优秀的学生们抽空闲时间去给居民做专业技术指导,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又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缺乏技术指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