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目前,在全球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也特别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在刚刚召开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就是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学习型社会,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从不同领域,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主要就是让人们把握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主要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目的是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就是保证全民终身学习,使各种教育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促进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衔接,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每个人都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和建设者。所以,我们所要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实现人们个性化发展,是突破时间限定,是超越阶段性和制度规范的教育。
在现实的社会中,通常人们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是通过其学历来衡量的,我们普遍认为学历几乎等同于能力,认为学历高则能力高,反之学历低则能力低,同时此学历还必须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一些非学历、非正规教育的认同度很低或者根本不认同。用人单位大多数也只是通过应聘者的学历高低来区分能力的高低,这种观念促使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是为获取高等教育学历的捷径。这种认知的态度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非常不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展的障碍。
受我国传统办学体制的影响,我们为了升学和应付考试,形成了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太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制约,个人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但这种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生最为习惯的学习方式,即使学生学业完成参加工作后,假如需要再深造再提高,大多数人还是首先选择成人学历教育,其教育模式和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一样,学习的方式还是灌输式教育,只是把全日制学习形式变为业余学习形式,也就是把学习时间由白天变为晚上或周末,利用学生业余时间上课,在发展学生个性化以及个人兴趣方面还是比较欠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大力发展教育,各种教育机构相继而生,尤其高等教育,更是种类繁多,有普通高等教育和各种成人学历教育(例:成人教育、开放教育、奥鹏网络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众多类型。但是各教育机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而且在教育资源人、财、物的调配上,也仅限于自己内部分配,不可能在校际间、区域间或者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分配,彼此间缺少沟通和衔接的通道。
我国要发展终身教育体系,首先得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科学的学分互换制度,使各种形式及各层次的学校能够彼此间相互沟通,更好地衔接。假如各自都将自己封闭起来,在自己领域内进行教学活动,互相间不去沟通和衔接,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重复学习,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使整个社会效率低下。建立学分互换制度,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搭建沟通的平台,使学生能共享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进而使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优势结合,资源共享,达到教育资源在全社会配置最优。最终在全社会构建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全民受益,社会发展。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奥鹏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电大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等,鉴于我院多样化办学特点,为校内实行各类成果之间相互认定和转换提供了基础,适合开展学分互换试点。我们利用学院先天独厚的优势,尝试在本校范围内实施学分互换,给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并提高校内资源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构建的学分认定与互换制度体系框架如下:
学生档案是指每个学生注册账户后,都有个人独立的学分记录档案,学生档案里主要记录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所有各种形式的学习经历和成绩档案,形成终身学习档案。学生档案对学习成绩和学分进行记录和积累,当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可以申请换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或者奖品。
课程是学生学习获得学分的载体,学生通过学习课程,通过考试或其他的考核方式,最终获得学分,课程管理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分的获得。课程管理系统分为课程开发系统和学生选课系统两个子系统。
课程开发系统主要功能是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传统教育对于个性化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不足,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开发,在学分互换制度体系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坚持“宽口径、活基础”的课程开发理念,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院的课程设置,涵盖了生活、家庭、文化和医疗等各方面,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突出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培养,突出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我们的课程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课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考核标准也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学生选课系统主要功能是供学生选课,为避免盲目和重复选课,最大限度地利用学分互换制度的优势,我们会引导每个学生制定出适合他本人未来发展的学习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按照实际需求,再到系统自主选课。通过学生选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种类的需求和对课程质量要求的程度,反向促进了课程开发系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质量的提高,形成课程研发的倒逼机制。
学分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学分认定与转换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学分之间的认定与互换。学生档案中的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用来兑换某类证书或换取礼品,进行学分消费。但在学分认定与转换实践中,由于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获取学分的难度不同,各类不同的学分认定过程并不能一概而论,大致分以下两种情况:
学历教育间的学分认定与转换主要指普通高校教育、成人教育、奥鹏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和电大开放教育等学历类型认定与转换模式。(1)同层次、相同或相近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学习层次相同,课程相同或相近、专业相同或相近,这种学分认定过程、学分互认和转换比较简单。也就是说学生在一所学校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学分,只要满足相应的课程学分认定标准,就可以认定为另一所学校相同或相近课程的学分;或者可以直接通过选择其他学校的课程进行学习获得学分。如电大开放教育与成人教育同层次课程学分的转换;高自考单科结课证在规定年限内与电大开放教育、成人教育同层次课程学分的转换。(2)不同层次、不同级别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不同层次、不同级别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较为复杂,需要对一般学分进行折算成有效的学分,才能进行转换和积累,因此需要事前规定好课程之间的折算率。如高职院校在校生专本同读;跨专业的专接本或专升本的限定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
学历与非学历间学分认定与转换指学生在其学历教育中取到的某些课程的学分,可以替代某些职业资格证书的理论课学分,同样道理,学生获取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也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将职业资格证书转化为相关课程的学分。如:提供获得的中级会计资格认证书可以转换为成人教育会计专业中相对应的专业课程有效学分。
质量内控系统主要功能是确保学分认定与互换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保证学分互换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渗透在学分互换制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内部控制通过设立质量监督控制委员会,专门对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确定监控和检查控制方法,制定一系列实施措施,对制度体系现状通过分析、检查和判断,对质量情况做出评价,最终形成结论和建议,进行反馈,以便进行内控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分互换制度体系的建设。总之,我国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要打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壁垒,使各类学习成果能够相互认证,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分转换制度。我院适应时代需求,利用学院办学优势,在学院内率先实施学分互换,使各类学习成果相互认证和转换,打破学习形式障碍,更大程度地优势互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学习,使学院内各层次课程资源整合更为有效。通过学分转换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统一同一层次相同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协调不同层次相同课程的课程标准,使学生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终身教育作为教育界的新思想,在践行过程中,会不断丰富其内涵,延伸其含义,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使更多的人都理解、都重视终身教育的发展,广开思路,拓宽学习的途径,不仅要局限于原始的学历教育,对继续教育要有深刻的理解,真正提高人们在终身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每个人都体会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全社会成员参与、建设终身教育,最终促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并使其不断完善。
我国是法制国家,要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尤其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怎样更好地衔接,各类学习成果如何合理转换,都要出台详尽的规定,只有这样,终身教育有关活动才能有序顺利的进行,尤其是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时间较短,人们普遍认识不高,参与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保证终身教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在推进终身教育体制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各类学习成果之间顺利转化,需要有完善的、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作为保障,也就是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国家资历框架需要国家教育相关的主管部门主持建立,协调正规教育部门、非正规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以及相关认证机构和企业。建立国家统一的标准体制需要分专业,分领域,让企业和职业鉴定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标准,努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完善学分互换制度,真正实现横向教育和纵向教育的沟通与衔接,能够使学习者准确确定自己的段位,明确上升的空间,真正拥有上升的通道。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使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真正连接起来,做到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全面融合,确保学习者精准换位,这样才能确保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我们要保证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在政府投入方面,政府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可以专设终身教育发展基金,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在社会投资方面,努力拓宽资金的来源,可以在全社会筹集资金,这样既能调动大家参与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性,又能保证资金的来源,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