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茂武
现在孩子的生活状态真可谓甜蜜,隔代老人的溺爱和年轻父母的宠爱,让很多孩子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能够做到日常生活自理的中小学生不足半数,而喜欢劳动、经常做家务的孩子还不到两成。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缺失与劳动意识的淡薄令人堪忧。这种现象,反映的正是当今教育的短板——严重缺失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来厘清这个问题。
劳动教育缺失根源 首先,家长不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从小被溺爱,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开展难以真正落实。学生在校劳动中的安全问题使学校在劳动课程的开展上畏首畏尾,学校对劳动课程开展的要求不够严格,劳动课程无条件为文化课让步。还有,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有失偏颇,将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对立的存在,认为学生劳动占用了时间,学习时间少了,学业成绩就会下降。
劳动教育必须回归 习总书记在2015年 “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上特别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的意义还在于,一是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劳动教育是教会青少年以劳动获取幸福生活、以智慧创造生活的人生核心素养培育活动。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二是劳动教育是实践型教育,提倡“做中学”和“学中做”,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溢美、以劳促创新”,是劳动教育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中国特点。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首先,学校的劳动课程,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表中,还要给予量化的评价,使劳动课真正得以落实开展。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劳动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以起到激励作用。第二,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第四,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让人类从远古野蛮时代走向了现代文明、走向富足。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教育自己和孩子都要热爱劳动。“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使命应然,劳动教育的价值作用和发展规律不可违,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落细、落小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