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课堂,多味语文

2018-01-28 15:32:19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魏奇媛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课文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魏奇媛

一、多样的语文导入,唤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堂其实是培养孩子阅读的根。只有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才能使阅读这棵奇异之树长成参天大树。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力求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语文。正所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课堂里更是处处是生活。尤其是一个精彩的导入就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真正地让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这是五年级《变色龙》一文导入的片段。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转眼珠子的游戏。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快乐的做着游戏。

师:故意说请你一只眼睛向上看,一只眼睛向下看。

生都傻眼了,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轻松的理解了一目二视的含义。这样利用游戏创设了情境,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再出现变色龙的图片,很快地让孩子走入了文本感受变色龙的奇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们对新课的导入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先声夺人的气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很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境。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就被培养了吗?

二、让语文走进生活,让学生更乐于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材是用于教学或学习活动的媒介或只是载体。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正确对待这一载体,也是课程教学观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如,在叫教学《爱如茉莉》时,我始终以爱为主线贯穿我整个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爱,你在身边还发现了怎样的爱?请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感人的故事。做为享受爱的人,心里活动又是如何的。在围绕“爱”的主题展开了收集爱的故事,表达爱的行动,畅想爱的活动。一篇课文虽然结束了,但是文字里所渗透出来的内涵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学生也因此对生活多了一份新的理解,真正地从课文走入到了生活中。因为品味课文,让学生学会了阅读生活。语文何其重要啊!又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我就从一个字——迷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感受法布尔坚持梦想的力量,不轻言放弃的魅力。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实现了吗?学生畅所欲言,好不痛快!学生爱上语文就是爱上阅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可见教材是生活的缩影,是生活再现。让教材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是让它找到生命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所在。

有了生命激情涌动的、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语文最大的魅力在于文已断情未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可以让孩子学习的兴趣愈加浓烈,源远流长。语文教材中,可以开启学生潜在智能的猜想与联想的因素很丰富。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深入钻研文本,坚持与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意、弦外音;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扩点”预设开放的课堂空间,启发孩子们补充、延伸。如:《嫦娥奔月》这一课的结尾写到“‘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在孩子深情地朗读之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嫦娥住在月亮上后生活会是什么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畅所欲言,一阵激情演说之后,让孩子们将自己所想所说写下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注意这样一些教材中蕴含的想象和联想因素,创设开放的思维空间,恰当地启发利用,无疑能引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骏马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方向驰骋。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思索,活跃的思维和异彩纷呈的答案创作便成了课堂的亮点,这样的语文课堂孩子岂能不喜欢呢!语文阅读的兴趣岂能培养不起来呢!

三、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文章,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那么,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呢?近几年,各学校都在举行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各种推荐书目也是比比皆是。如何去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呢?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教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昆虫记》;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水浒传》;比如六年级第三单元是写红军长征故事的,开展了说故事比赛,了解红军的故事,推荐了《毛泽东》等一些革命家的自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让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著名的作者余秋雨说道:“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孩子,语文课堂又是他阅读的起跑线,所以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真正的从语文课堂快乐出发。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