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的临床评价

2018-01-28 14:19:58闫国强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七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石术胆道出血量

闫国强 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七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36例,给予患者单一腹腔镜治疗,研究组为36例,予以患者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安全性。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多发病,近几年受到多种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作息习惯的影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着年轻化趋势。分析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将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手段相结合,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的应用安全性较高[1]。在此背景下,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积极对应用腹腔镜联合胆囊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1~73岁,平均(56.32±0.68)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71岁,平均(55.44±1.06)岁,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腹腔镜治疗方案。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全麻准备。选择患者肚脐下缘处做手术切口(1.0cm),并将腹腔镜置入(A孔),选择患者剑突下做1.0cm手术切、选择患者右肋缘下做0.5cm手术切口,并穿刺为B孔、C孔。构建气腹,对患者腹腔进行常规探查,然后对患者的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切除患者胆囊。

对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切口位置以及穿刺位置与对照组相一致,探查患者腹腔,并根据结石的实际大小,从底部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切开。吸取胆汁,选择患者肋缘下位置处将胆道镜置入,观察患者结石情况,通过取石网对患者的结石进行清理[2]。清除干净后,对患者胆囊切口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

1.3.1 并发症观察指标。对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胆汁瘘、肠梗阻以及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1.3.2 手术各指标观察。监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3.3 术后恢复各观察指标。监测统计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手术治疗各指标以及术后各指标)通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统计数据并比较发现,研究组共有0例患者发生胆汁瘘,共有1例(2.78%)患者发生肠梗阻,共有1例(2.78%)患者发生反流性胃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对照组共有1例(2.78%)患者发生胆汁瘘,共有2例(5.56%)患者发生肠梗阻,共有6例(16.67%)患者发生反流性胃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78,P=0.0218)。

2.2 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通过分析并研究数据,研究组手术时间(48.63±8.79)min、术中出血量(6.92±1.93)mL;对照组手术时间(32.64±8.11)min、术中出血量(16.07±1.2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比较

通过分析并研究数据,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时间(1.36±0.89)d、 进 食 时 间(3.29±0.77)d、 住 院 时 间(5.03±0.27)d;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1.41±0.74)d、进食时间(3.31±0.92)d、住院时间(5.28±0.29)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时,一般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腹部疼痛症状,尤其是患者在饱餐后、进食较为油腻的食物后,患者的胆绞痛症状会更加明显,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疼痛感[3]。另外有部分患者会有饱胀不适、黄疸以及胆囊高积液症状,给患者带来病痛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此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5.56%),要低于单一腹腔镜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更少,与单一腹腔镜治疗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单一腹腔镜治疗结果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不同的手术治疗给患者预后带来的效果不同,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能够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保留患者胆囊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出现胆汁瘘等并发症的机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腹腔镜单一治疗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恢复效果基本一致,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无差异[4]。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且患者胆囊功能得以保留,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石术胆道出血量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0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8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