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漫
儿童是图书馆服务的特殊人群,无论是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对象,图书馆为儿童的服务都在逐渐深入和细化。本专题是我们团队继去年“儿童阅读推广研究”之后,又一组研究图书馆为儿童服务特别是特殊服务(玩具图书馆、特殊儿童)的成果。这些论文的年轻作者均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或刚毕业的图书馆员,选题比较新颖,研究视角比较独特。
《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均认为玩耍与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权利。国际玩具图书馆协会认为娱乐和教育是玩具图书馆服务的两个基本特点,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儿童玩具图书馆是1935年的美国洛杉矶玩具租借项目(LosAngelesCounty Toy Loan Program)。1960年代,玩具图书馆随着“开端计划”(Head Start)的实施而快速发展。国际玩具图书馆协会成立后,1978年在伦敦召开第一次国际玩具图书馆会议,18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
我国大陆地区玩具图书馆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十分不均衡。本专题中有3篇论文研究玩具图书馆服务。其中,《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玩具图书馆服务》以5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玩具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玩具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我国台湾玩具图书馆服务》调查我国台湾地区玩具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数量与分布、服务任务、资源组织、服务人员、服务网络等,归纳了我国台湾地区玩具图书馆服务具有六大特点:倡导环保创意、活动丰富多样、相关制度健全、设置协会保障、服务网络完善和注重多方合作;《美国玩具图书馆Lekotek的特殊儿童服务》探究美国Lekotek为特殊儿童服务的基础、方式和项目等。
图书馆面向特殊儿童的服务,从服务对象角度可以细分为多种。本专题中有两篇论文从服务对象角度来探讨图书馆的特殊儿童服务。其中,《我国香港智障儿童学校图书馆服务》调查我国香港地区41所智障儿童学校图书馆服务现状,相关启示包括:增加对智障儿童学校的经费投入,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开展图书馆活动;《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以在家上学群体为例》以在家上学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美国公共图书馆界从法律规范、行业指导、资源获取、读者活动、家长服务等方面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服务指引,保障他们的信息权益。
在世界各国,儿童特殊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儿童特殊服务。我国图书馆为儿童提供的特殊服务不多、内容单一、专业人员缺失,急需在管理层面建立相应的制度指南,在理论层面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以提高实践领域的特殊服务意识,增加特殊服务投入,尊重和保障儿童充分参与文化艺术生活的权利,并为他们参与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提供平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