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河中学 钱丽梅 孙 涛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明确指出浙江、上海首先实行新的高考考试办法和招生制度,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为了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高考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基于润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成果,对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深入的思考,把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学校发展目标为“创建高品质的学校,培育有品质的学子”。学校在课程建设、选课走班、成长导航、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都提前进行了规划和实践,研讨制订了总体方案,其中包括《海河中学“新课改、新考改”改革方案》《海河中学课程实施方案》《海河中学选课走班方案》《海河中学生涯教育实施方案》等。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在制订和实施高考改革方案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育人目标。
新一轮教育改革涉及到学校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学生选课走班之后,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班级授课制度,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走班、分科走班,对学校的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重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制订新的与考改相匹配的制度与原则,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建立适应新的高考、中考改革的学校体制。根据改革后的实际需要,对学校的体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校长办公会下设学生处、教学处、后勤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将原有的教务处调整为教学处,成立课程研发中心,教学处包括教学中心、课程中心、信息中心、实验中心;将原有的德育处调整为学生处,成立学生活动中心和成长导航中心,学生处包括活动中心、艺体中心、导航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学校实行年级扁平化管理,年级定期向校长办公会作工作总结。
2.成立了课程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实验中心、艺体中心和学生成长导航中心等八个中心。全面实行班主任制+导师制双轨并行、双向管理模式,尝试分层走班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力求为海河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3.制订与考改相匹配的制度与原则。根据教育改革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育优秀的海河学子,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特制订了“三个制度”和“三个原则”。三个制度包括导师制、走班制、学长制;三个原则包括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制与导师制共管,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分层和校本课程分类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课走班,将学习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教育实现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转变。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亦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灵魂。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学校在创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学校资源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才能使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学校的课程创建基础。以“人文海河、生命情怀”润泽生命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以多年来开发的近百门海河特色课程为基础,经过分类梳理创建多个课程群,同时尝试对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I进行加工,融入德育课程、生涯课程,形成完整的海河中学学校课程体系。
2.学校的课程体系结构。海河中学具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兴学历史,在新的教育时期,学校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身心两健、内外兼修、品格坚毅、合作创新的新时代海河学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依托学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开发设置跨学科的STEAM课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以海河中学校训“朴毅敬诚”为核心,创建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分为“根系课程、生态圈课程、雄鹰课程、生涯课程”四大类。下设国家必修、学科拓展课程群,海河文化、科学探究体验课程群,生命成长生命体验、生涯规划课程群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涯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3.学校课程评价办法。围绕我校“人文海河、生命情怀”的办学特色,培养身心两健、内外兼修、品格坚毅、合作创新的新时代海河学子,学校开设了四大类课程:生命成长课程、海河文化课程、科技体验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共二百余门课程,每门课程设置为2学分,每个学生在每类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进行学习,三年中至少学习五门课程,获得10学分方可毕业,并下发“海河特色课程毕业证书”。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1.学校编写《选课指导手册》。对高中课程结构、各阶段开设模块的内容、课时及考试的要求作出说明。现在已经对高二年级及现在的高一年级进行过两次信息采集,对我校学生选课走班的意向有了大致的了解,作好前期的分析调研。
2.建立选课走班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学生选课走班,安装电子班牌实施动态监测与管理。
3.走班教学方式是将“六选三”里选科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行政班,对学生选科不相同的科目,实施走班教学。
4.选课走班成绩评价。学生选课走班科目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成绩四部分组成,即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出勤情况(25%)+课堂表现(25%)+作业情况(25%)+测验成绩(25%)。此种评价方式不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结果,更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话题,新高考改革给予了学生更大选课与选考的自由,同时也对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形成了巨大挑战,面临着如何科学、有效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与社会,如何进行合理的选课、选考,如何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等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品德、心理、学业、生涯、生活等方面积极发展,并对学校构建科学的选课选考指导具有重要作用。
海河中学基于“全面推进生命教育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助力学生成长、导航学生未来,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成立了海河中学学生成长导航中心。以“发现自我、唤醒潜能、科学规划、助力成长”为主线,设立了“一条主线,两大板块,三个层次”的生涯规划教育多元课程体系,多途径引领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特长、发展自身兴趣、明确未来职业取向;强化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树立远大理想与信念,高质量走好求学之路,逐步实现人生规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培育未来一代的主阵地,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重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