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尚月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有7000万左右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根据国家民委数据,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其中11个在民族地区,839个贫困县中有428个位于民族自治地区,120个民族自治县中贫困县约占70%以上[1]。可见,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面积集中,是中国贫困问题的主要集中地,因此,民族地区是“精准扶贫”战略落实的重点区域。
“精准扶贫”战略是在党和政府不断调研走访和反复深入分析下提出的具体扶贫战略,是符合中国贫困问题的中国特色道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不仅单纯地以中国立场为根基,而且更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透过《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解读,便能找到“精准扶贫”战略的共产主义视野和全人类利益视角。以其中具体的理论为依据,解读“精准扶贫”战略,更能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智慧和制定方针政策的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本质要求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指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获得自由解放的纲领性文件。《宣言》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进道路,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无产阶级争取公平正义的雄心。《宣言》通过剖析工业大生产的发展过程,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基础和政治实力日渐壮大的背后是对无产阶级无情的掠夺和压榨。随着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剧烈变革,资产阶级本身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然而,机器大生产愈发达,工人的命运愈加悲惨,工人不但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更变成了资本家纯粹的附庸工具和商品,工人变得一无所有。正是在资本家对无产者残酷剥削的背景下,《宣言》传递出了浓浓的正义精神和革命斗争的士气。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2](p.36)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使未开化的农村人逐渐开化,卷到文明中来。但是,日甚一日的财富集中和人口集中,带来了农村发展的大面积滞后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2](p.43)。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身强力壮的农村人口多向城市转移,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人口留在农村生活,农村文明化程度进展迟缓,贫困问题难以解决。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对比下,农村的贫困和落后愈加凸显,二者形成鲜明的贫富差距。
《宣言》为无产者指明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2](p.46)“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2](p.48)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个人的自由发展建立在被剥削阶级的艰难困苦基础上,不公平社会现象令人发指。虽然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背景截然不同,但是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的发展理念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精准扶贫”是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战略。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并不能简单复制《宣言》中所谓的阶级斗争路线,而是将阶级斗争转化为现实斗争,找准现实矛盾,集中精力攻破现实矛盾,实现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二)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高远目标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53)《宣言》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类生活是自由的、解放的,每个人的发展是全面的,这一目标正是一直指导社会主义国家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2](p.34)在资本家创造的全新世界里,除了资本和金钱,其他的一切都不值得尊重,一切都是为了资本和金钱的积累而牺牲和付出的存在。因此,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时代中,广大无产者和普通工人的尊严和发展需求被资本家深深地埋葬在暗无天日的机械生活中,他们没有快乐,更何谈幸福。“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p.43)在这种长期的苦难压榨下,在对资本家日益愤怒和憎恨的累积下,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革命意识日益高涨,形成了越来越不可抵抗的斗争势力,广大无产者为了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获得自由解放而战。
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战争源于不公正、源于被压迫,也就是说,源于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深刻矛盾。“精准扶贫”战略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产生的,“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实就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之间的矛盾。“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符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以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每一发展阶段、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历史转型关键期,且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现阶段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突出个体性,强调每一个个体的不可或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为了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逐渐缩小贫困人口与富裕人口之间的各项差距,使贫富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政治基础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42)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一方面表现为依靠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表现为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通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p.44)。共产党人具有先进性,突出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上。在实践层面,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担当,积极践行务实精神,始终关注并解决人民群众最棘手的问题,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在理论层面,共产党人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根据客观现实能清晰地辨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纲要,指导实践。
中国历经沧桑的抗争史和举步维艰的发展史时刻告诫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践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人民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是时刻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民发展需求做出回应的道路。“精准扶贫”是一项安民、惠民的政策,是为贫困人口争取利益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说,“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贫困群众谋取利益的一项群众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客观存在的贫困问题提出的具体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践手段。
(四)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时代内涵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p.35)在大工业发展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拓展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美洲、非洲等地的发现为资产阶级的大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p.32)。资产阶级的发展开启了全球化的发展时代,正如《宣言》指出的,“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割和对立日益消失。”[2](p.50)资产阶级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交流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各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逐渐打破了以往孤立的历史局限。
资产阶级的发展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各民族利益逐渐呈现统一性,并随着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提升而日渐紧密。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视人类利益为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谋求全人类幸福生活为宗旨。脱贫减贫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追求。
“精准扶贫”战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减贫方案,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和落实一方面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以中国贫困现状为依据,另一方面具有广阔的全球化视野,在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大背景下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要保证从个人到地区、从个体到整体的脱贫,是一项统筹发展的事业,涉及广泛群体和多种行业,并不是独立个体能完成的。“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可以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的脱贫经验,结合中国贫困现状,拓宽扶贫思路,保证脱贫事业高效、绿色、协调。
实事求是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的重要指南。“精准扶贫”正是在以中国农村存在贫困群众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更加精准地扶持贫困群众为目标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战略,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认清当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多重挑战,抓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客观事实,解决好每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保证“精准扶贫”的全过程符合实事求是精神,更好更快地解决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现状,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困难
习近平指出:“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3](p.220)。然而,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阻碍了脱贫攻坚进程。第一,难以精准识别贫困户。在扶贫过程中,无法通过具体、量化的标准准确识别出贫困程度,造成精准识别贫困户困难。同时,在贫困户申请贫困扶持资格过程中,存在信息失真、故意瞒报家庭经济收入等现象,这也导致精准识别困难。第二,难以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民族农村地区的贫困原因多笼统地归纳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等,在精准识别过程中难以把握贫困的真正原因。第三,精准扶贫过程中信息更新缺少时效性。精准扶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贫困户提供的申请信息。贫困户和贫困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但由于信息更新缺少动态性和时效性造成精准识别困难。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摸不清贫困的底子,就难以实现精准扶贫。当前存在的精准识别等难题,是影响精准扶贫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扶贫腐败现象
让贫困人口脱贫,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央纪委严格按照中央部署,聚焦扶贫领域工作,严肃监管扶贫纪律。尽管如此,向扶贫等民生款物大胆伸手、拿走贫困人口救命稻草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但耽误了扶贫进程,更败坏了党的作风。扶贫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扶贫工作中的弄虚作假、不正当使用扶贫资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但不将扶贫资金及时、精准地用来扶持贫困人口,反而挪为私用、化为己有。在精神上和行为上的严重腐败,伤害着党和人民的感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程。如云南省宣威市陆泉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原副主任违规收取危房改造户保证金,贵州省织金县扶贫办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四川省乐至县中天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德勇协助他人骗取以工代赈建设资金等。这些案例的曝光,无疑反映出了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难题。
(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缺少“精神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并不以解决贫困群众眼前的物质生活困难为宗旨,而主要以“造血”为最终目标,即在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积极引导下,提高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能力,从而带动贫困人口真正走出贫困的陷阱。然而,当前部分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缺少对“精准扶贫”的深刻认识,严重缺少“精神扶贫”。“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贫困地区人口对于外来扶持支援的过度依赖以及自身缺少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扶贫”欠缺表现为扶贫干部对贫困群众思想引导、精神关心的不足,以及对“精神贫困户”(主要指生活不贫困而精神空虚的群众)的忽视。“精神扶贫”的缺少,是“精准扶贫”的大忌。“精神扶贫”不到位,就难以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落后意识,就难以保证贫困群众的长远脱贫,一旦物质扶贫资源耗尽,便又重返贫困的泥潭。可以说,“精神扶贫” 的欠缺不利于化解贫困人口精神惰性的病根,不利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部分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事关全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扶贫干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扶贫工作成效。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与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战略认识不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战略的相关政策文件学习不到位,没有从内心深处对“精准扶贫”战略产生认同感,导致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中机械化、被动化;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扶贫干部对贫困问题于中国、于人类的深远影响认识不足,不能充分认识到贫困问题的解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从而影响“精准扶贫”工作效率。部分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意义认识的不足正是导致“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部分扶贫干部对人民公仆的责任担当领悟不到位
“精准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为解决贫困群众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扶贫干部作为人民公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领导者,必须充分履行为人民群众造福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部分扶贫干部的不作为,以“伪人民公仆”的身份投入“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必然造成失误和不公。一方面,部分扶贫干部对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情感不浓。所谓情感不浓就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现实处境领会不足,没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能融入贫困群众的现实生活,从而缺少改变贫困群众疾苦生活的内生动力,影响“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和扶贫成效。另一方面,部分扶贫干部对自身的职责担当认识模糊不清。部分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浑浑噩噩,将下村下乡当作散心换气的好地方,不积极履行作为一名人民公仆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敷衍了事,甚至以权谋私,严重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三)“精准扶贫”制度保障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是影响“精准扶贫”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第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精准扶贫”涉及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对象等多重要素,扶贫资金的使用状况、扶贫对象的标准评估、扶贫项目开发状况等尚缺少完备的管理体系。扶贫资金怎么用、给谁用、用的效果如何尚缺少清晰定义,资金投入缺乏严格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扶贫精准度不高,扶贫真实性不足。第二,监督制度不健全。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失去监督的权力便容易滋生腐败和堕落。当前“精准扶贫”领域存在的扶贫腐败现象与缺少监督分不开。尤其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深入广大偏远农村和山区,从心理和地理环境上都易诱发一些暗箱操作、扶贫款利用不合理等腐败现象。第三,奖惩机制不完备。习近平指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4]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尚不健全,对于扶贫干部所做的扶贫成效缺少明确的奖惩标准,不利于激发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扶贫干部思想理论修养,提高其人民公仆的责任意识
扶贫干部是“精准扶贫”工作中连接中央与地方、党与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既承担传达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任务,同时肩负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伟大使命。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中既要发挥理论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实践带头作用,因此,加强扶贫干部思想理论修养、提高其人民公仆责任意识是促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第一,要提高扶贫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养。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困难程度较高,脱贫条件更复杂,因此需要干部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从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证在复杂而困难的基层工作中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斗志。尤其要加强扶贫干部对《共产党宣言》等原著的研读,充分认识并肯定扶贫事业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提高对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认同感。第二,要强化扶贫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党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幸福就说明党的工作还做得不到位。“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3](p.221)精准扶贫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因此,扶贫干部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牢牢把握人民群众这条主线,带领贫困群众走出贫困。第三,强化扶贫干部人民公仆责任意识。人民公仆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作为毕生追求,扶贫干部要充分认识自身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干部要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强化“扶贫、扶志、扶智”理念落实,拔掉民族地区的穷根
“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通过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不是简单地给予贫困群众短暂性的物质扶持,更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精神扶持和智力扶持。当前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物质基础的滞后,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为精神面貌的贫穷,因此,要彻底拔掉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源,必须要强化“扶志、扶智”理念的落实。第一,提高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加强文化精准扶贫。教育是改变贫穷的长远路径,通过提高年轻人教育水平,可以逐渐扭转家庭贫困的代际现状。提高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其破除消极、认命的价值理念,树立靠勤奋努力可以改变贫穷命运的积极价值观。第二,加强网络扶贫,创新脱贫路径。正如习近平所说:“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5]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网络覆盖,借助电商扶贫带动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网络搭建起民族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使贫困人口通过科技手段走上致富道路。
(三)健全“精准扶贫”制度机制,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习近平多次强调精准扶贫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得到合理落实并发挥实效性,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健全的制度机制是促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落实的坚强保障,要保证扶贫制度接地气,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快速、高效开展。第一,健全精准扶贫管理制度。民族地区应严格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并结合当地贫困现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为精准识别和精准脱贫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互联网等信息化运用,实现动态管理,做好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及扶贫对象等统筹规划与管理。第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组建干部驻村工作队,选拔干部驻村责任人,明确干部责任分工,加强与村“两委”合作,找准贫困户,摸清贫困原因,保证“扶真贫,真扶贫”。同时,健全驻村帮扶干部奖惩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刺激干部扶贫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扶贫工作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第三,健全监督机制。保证精准扶贫全过程的透明性、公正性,离不开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干部的监督,监督扶贫资金的流向、扶贫项目的统筹规划和落实以及扶贫干部权力的运用,使精准扶贫过程不存在任何虚假,真正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
《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基础上,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自由全面的发展。可以说,《宣言》前瞻性地道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扬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正是《宣言》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扶贫干部必须加强对《宣言》的学习理解,树立坚定的人民公仆意识,从而更好地投入“精准扶贫”实践工作。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较大难题,更是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羁绊,因此,解决好贫困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工作要重点在民族地区开展并做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和谐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重在通过思想脱贫带动物质脱贫,由党和政府的“输血”带动贫困群众的自主“造血”,真正实现长久性脱贫。在民族地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既要夯实扶贫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树立坚定的理论信仰,又要强化扶贫干部亲身参与扶贫工作的实践能力,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保证扶贫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亦君.多措并举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脱贫[N].中国青年报,2017-09-0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刘永富.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N].人民日报,2014-04-09.
[5]吴楚,李正穹.网络扶贫: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杠杆[DB/OL].http:∥news.youth.cn/wztt/201611/t20161130_8898933_1.htm,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