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改革之所以难,在于勇气的丧失。
堂·吉诃德单枪匹马,向魔鬼冲去,虽然那不过是风车。然而,如果明知是风车也非要说是魔鬼,掉头逃跑,那不是疯子,是孱头。
十几年前,面对应试教育的汹涌浪潮,教育界几乎无法应对,因为这股潮流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综合体现,影响远远超出教育专业领域。当时有校长在教育报上撰文称应试教育为“媚俗”,素质教育是“媚雅”——总之,反正是要“媚”。也有人自作聪明地提出“第三条道路”,试图有别于不体面的“应试教育”和艰难的“素质教育”,用心可谓良苦。虽则试图回避矛盾,却既无法缓解升学压力,也不可能保存学校的体面。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和愿望。目前社会形势逼迫一些学校去做违反教育常规的事,如增加课时、提前复习、集中营式的管理等等。尽管多数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对此难以接受,可正因有人锯短了木桶的一块木板没受惩罚,甚至获得体制嘉奖与社会赞许,这就把原本脆弱的教育推向万劫不复的死地,也让相当一部分教师丧失判断力。在一些地方,借教育改革之皮,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名义,行“反教育行为”之实。层出不穷,多数情况下,是行政不作为,疏于监督,是少数人追求“政绩”“名声”的行为,而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则是为了利益集团的长久“收成”。甚至某些媒体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炒作升学,制造轰动效应,迎合民粹,拥立落后文化,无视教育本质。
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按教育规律办学的学校,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设法减轻对学生的伤害,扛着来自上层和社会的压力,力图以比较小的代价为学生获取深造机会;而绝大部分学校都是被浪潮裹胁,卷着走的。
非不能也,不为也。许多困难,完全是体制病,社会病,是不作为造成的。要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教育者首先要有责任感。无论现实如何严峻,真正的教师不会放弃教育理想,丢弃职业精神。学校应当以正确的教育教学原则给学生做示范,不能在教学中渗透功利主义,以违反常识和教育原则的行为,教学生投机取巧,唯“分”是图。要尽可能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未来社会能从容应对任何困难或复杂的局面。精神品质的“底子”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如同植物的成长,不能忽略“时”。教育误了“时”,学生失去最佳生长期,不仅会加大“差异”,而且有可能“变异”。基础教育不能牺牲人的全面发展去获得考试分数的提升,不能牺牲学生的精神品质,让他们在未来社会沦为庸人或帮闲。
科技文化界批评中国教育出不了“大师”“杰出人才”,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等等,其实,和全面的“人的教育”发展状态相比,“大师”“杰出人才”或几个诺贝尔奖未必能说明太多问题,教育要做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中国教育改革需要正本清源,真正以人为本,让所有的人都能在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走出学校,在社会能“合理的做人”。一个有创造激情,有改革活力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们有自尊,有教养的文明社会,我们无法想象,通过价值观混乱的教育可以实现那样的梦想。未来社会的人的品格,要靠今天的教育培养;如果社会无力,家庭无力,那么学校和教师就必须当仁不让,来承担这份责任——尽可能地多做有益的事,尽力而为。
只要教师还有担当,一个民族就能有进取心,不会放任自流地堕落。一百多年,外祸内乱加灾荒,中国基础教育靠一批批堂·吉诃德式的有识人士,不计个人得失,拼命硬干,忘我工作,才有了后来发展的基础;正是那一批人的执着和坚守,奠基了今日中国的基础教育。期待新一代堂·吉诃德式教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