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端鸿
日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举办了“平民教育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深入探讨乡村中学如何践行平民教育思想,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笔者受邀参加了主题论坛,深感平民教育思想之可贵。正是一批又一批乡村中学努力践行平民教育,才使得乡村平民对教育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平民教育思想可以回溯到“五四”时期的平民教育思潮。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必须改良和革新教育,只有广大工农群众全都接受了良好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真正的进步。1922年,“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后来又在河北定县进行了长达十一年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造就真正的“新民”,从而救国强国。现代的平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政治上的教育平等权。教育平等权既是国际公约所规范的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公民权。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平民教育,首先要致力于让平民阶层,尤其是底层民众子女都能够均等享受教育机会,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一些农村中学,坚守教育为民、立校为公的情怀,关切广大工农子弟,通过优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帮助工农子弟在高中阶段实现了非常显著的教育增值,使一批又一批平民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并持续在普及知识、提高素质、提振经济等方面为所在乡村做出贡献。
但平民教育不仅仅是指帮助平民阶层子女实现“鲤鱼跳龙门”。平民教育更深层的含义是,教育要引导学生始终心系平民,无论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了怎样的改变,仍然能够做到始终坚持融入平民群体,始终坚守平民生活方式,始终做以善念为先的合格公民。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认为:“平民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不仅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平民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平民教育并不是要引导学生甘为平民,也不是要引导他们拒绝精英意识。相反,平民教育首先要做到的仍然是开启平民子弟的心智,培养他们成为卓越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新时代,需要不断充实和优化平民教育内涵。
平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方面,其生源是平民子弟,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平民阶层子弟获得更加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政府公共资源应当优先向平民教育学校配置,打破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始终优先吸纳资源的怪圈,各级各类的平民教育学校都应当将帮助平民子弟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自己的核心使命。但是平民教育并不是要将原来的平民子弟培养成为“新贵族”,形成一个“新阶级”。而是要培养他们成为善念为先、追求卓越、不忘根本、关怀大众的“新精英”。从这一点上来说,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是对立和割裂的。更多的乡村平民教育和城市平民教育实践,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平民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平民教育思想和理念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乡村教育中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