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民 沈阳工程学院财务处
《政府会计制度》为相关决策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完整性方便进行改善,利用“8要素”会计核算方式使信息更高效的被利用。
新制度以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为新型核算模式的特色进行重构,引入政府财务会计审核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方法更精确的反应一个会计期间内的运营成本与财务状况,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具相关性的信息。区别于以前,新制度对各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区分,取而代之的是将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采用统一的核算口径与核算标准,保留现行的通用经济业务事项,加强共性经济业务事项,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就资产负债方面增加了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和预计负债等内容;并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两个科目的账目合并核算。整体提高会计信息完整性。
根据相关准则与制度,政府资产的会计核算将有以下变化:
1.财政部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资产的核算范围与确认标准进行进一步明确。例如固定资产具体准则中,对主体所需“控制“的资产的控制优先级提高,以此作为是否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评判标准。
2.政府财务会计的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统一消费化;减值概念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被引入;对建造固定资产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进一步明确,将资产情况更清楚详细的反映。
3.新制度把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资产加入核算内容,并增加核算单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成本,扩大核算范围,使政府的基础情况得以准确反映,使信息更具实际意义。
新制度对于政府资产的核算运用应收应付制,将事业单位运行成本的各项费用规划管理,完善效绩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现存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效益低的问题,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新制度要求政务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明细进行及时完整的总结,将资金流向与资金余额作为评判条件,借以使资金充分合理的分配给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使用效益。
目前事业单位基层财务人员结构老化,思维结构停留在上一代的工作方式上难以转变,面对现实情况,必须承认事业单位受限于体制而阻碍了人才的引进,在基层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其中的“优秀“人才甚至会产生自大心理,对新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高龄的返聘人员或非专业人员对工作的效率较低更影响核算工作。然而财务人员作为工作的最小单位,整体的素质直接影响了财务核算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制度改革的效果。
新制度采用新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记账“模式,使同一经济业务的现金收支同时进行总分类与明细分类核算,即推行双重会计核算制度;加入权责发生制,改变以往只有现收现付制的核算方式;现存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政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时核算;各级行政单位所采用的信息管理软件不同导致统一度不足,增加了财务人员核算难度。如此改变是核算方式更加复杂化,大幅增加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
新制度启用的双重核算模式,意味着会计科目设置根据财务会计要素与预算会计要素两种会计要素设置两套会计科目,并且根据会计科目所需又各有侧重,即以下具体细化标准:
1.同一项目在两种科目中根据优先级区分级别与类别。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在财务会计的核算中作为一级科目,在预算会计的核算中作为三级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在财务会计的核算中作为一级科目,在预算会计中作为二级科目;将财务会计报表的“货币资金”作为资产类项目并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同级记录,在预算会计中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作为“货币资金”的子项,再把“货币资金”项并入“资金结余”项,归为预算结余类项目。
2.在收入类科目中的相似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同
例如“财政拨款收入”项,政府会计只负责向下级政府财政部门预先发放相关款项和预算内的暂付款项,且核算按“公共预算财务拨款”等明细执行;预算会计则需要明确核算支出的类别,细化为“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并核算实际支出金额。
新制度所要改革的目的在于更明确的为相关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对资产管理的要求自然提高。已经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净资产,资产,负债三方面还需进行细化提高。根本的资产管理模式也存在老旧过时以及不规范的问题,所导致的问题包括配套制度跟不上所需,资产管理无法实现时效性与准确性,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新制度全面落实后,相关领导班子应迅速组织从业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实践。只有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新制度所期望加强的财务管理的准确与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才会得以实现。新制度有着许多重大改革,尽快熟悉新制度并运用到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对个人而言,财务人员自身应该明确改革的意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学习活动,努力成为符合新制度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不被时代淘汰;对单位而言,应迅速组织由系统的教育活动,不仅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积极组织各单位各部门间的交流培训,学习优秀单位的先进经验,以保证新制度的行之有效。
新制度的落实后,财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应有大幅提高,因此单位的信息化继续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层而言,应紧密与相关软件运营商联系,对新政策中提出的如“平行记账”等新模式向软件运营商提出适应自身单位的升级改造意见,使会计信息系统最大程度的符合一线工作的要求;对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而言,应快速适应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与软件,并转变以前的工作方式,例如用系统核算出两套报表,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软件运行商而言,应加大相关研发的资金资源与人力资源,紧密与需求方联系并对遇到的问题迅速做出更新,最大程度的便利财务核算人员工作,保障新制度的全面落实。
事业单位应在新制度推行前夕对自身的资产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例如对现有的资产收支与负债进行确认,明确现行的负债核算范围,资产收支界限,再根据新制度的要求与基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对以上进行修改和完善。新制度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做出规定:财务报告应作为对政府资产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对资产的运行,收支,负债等方面有准确表现,对政府会计公共受托责任情况亦有反映。因此“合并范围”应考虑在财产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由于接受委托或命令经管和运用财产或生产资料而对所有者应承担的责任。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公共部门和政府资产存在重合使用等问题,多样的使用方式导致在某些特殊问题上合并范围无法界定,此类问题还需根据上级指示进一步解决。
事业单位广泛收集各级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新制度的规定做出指示。例如,经济活动的核算方式,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核算方式不同,应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不同科目下的核算方式。新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做出许多规范与同一,但单位自身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切实有效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