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蓉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人们通常会认为,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两个词语和区域,他们具有不同的性质,然而,他们之间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会伴随着财务会计核算经常出现的就是税后法规,这是毋庸置疑的。当这些税务工作人员面对工作的时候,更大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会日益明显,这是因为不断改变的会计准则。所以,为了把不一样的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的瓶颈打破,我们需要把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的标准不断协调。
处于知识经济系统中,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是不同的理念,它们相对应的法律系统发展的方向不同,究其原因是它们截然不同的本质。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标准的法律效应是不相同的,它们的流程和实行流程也是各不相同的,它们是相分离的。我们就用非常常见的业务招待费来举例说明一下,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把它作为当月的费用进行处理和确认,从准则看来,是一致的。然而,处于企业之中,真正实际操作的时候,业务招待费会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作为一种日常业务的支出列于税前会计利润。但是从税法的层面出发,一些日常的费用支出是需要经过纳税调整这个环节的,例如,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公司中的经营费用支出(包括业务招待费)应按照全额的百分之六十进行抵扣,然而,最高不能多于在超过当年营收的百分之五的时候,就不能扣除了。由于各不相同的工作性质,税务工作人员和财务工作人员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他们在判断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拥有着差别很大的出发点。所以,为了是双方的工作效率有多提高,我们应该找到协调这两者的方案,这必须是以税收法规和新会计准则不同为基础的。认清他们之间的不同,接受它们的差异,才能准确的掌握一套协调的方法。
(一)财会准则和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处理。企业所得税是非常明显的,当提到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当中的差异性的时候。当我们涉及到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难题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处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需要把以下两点作为基础。首先,对于企业核算时与税务人员税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税务人员的税收和企业计算存在不一致的情形的时候,必须把税法作为核算的基准,做到合法、依法的缴税,这是我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尽到的义务,在税务人员进行纳税核算时,必须要依据税法进行收税;其次,当会计人员在企业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我们不能违规处理,必须根据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需要把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详细的记载[1]。
(二)注重企业财会核算中一致性的处理。企业的投资人和董事会在做决定的时候,以及股票价格波动、决策时市值都会对会计人的会计处理产生影响。所以,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使其进行稳定的自身运转,通常会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弄虚作假。当处于这种情形中的时候,会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出现,进行公司税务核算的税务人员,会增大与实际应交税真实值的差距。所以,为了使这种情形被及时的制止,同时也使税收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新的会计准则被及时的制定出来了。这就有效的制止了税收和财务会计核算想分开的情形出现[2],同时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方案确保了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致性。此外,公司缴税真实与否,需要通过税务部门进行积极地核查。
(一)加强对财会准则的改进与完善。税法的更新速度比会计准则的更新速度慢,当会计准则朝着税法方向靠近的时候,要保证其适时、适当性,当然需要确保会计准则的大方向不变动的情形之下。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符合税收法规,又能遵守新的会计准则,需要对一些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当然是在遵守税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之下。此外,为了使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得到有效的降低,需要使公司涉税内容透明化得到有效的强化。这是一种能够使税法和财务会计准则相协调的方法,同时,这种税务信息披露的行为,也能使公司在债权人、投资人方面的公信力和可信度得到有效的提升[3]。
(二)完善税收法规,向财会准则靠拢。为了遵守互相协调的规则,从税收法规的角度出发,也需要逐渐的靠向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举例说明,例如企业的所得税,根据税收法规的规定,在计算纳税额的时候,是需要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的。税收法规的一些方面是不利于公司的长久发展的,然而税收法规对纳税的调整显然不是十分的和谐,在制定税收法规的时候,很多时候为了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所以,税收法规应当尽量的减少对企业纳税的调整,把企业的会计利润作为税收的基础上,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的话,尽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税务机构的税收收入,但是,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方案,能够使企业与税收部分协调的发展[4]。
(三)完善监管制度,提升业务能力。更加严格的要求向监管机构和业务人员袭来,原因就在于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和变革。为了做到真正的公正化、透明化[5],需要使相关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把征税和企业的计算税收基数作为基础。当涉及税收征管方法的时候,应对纳税人报送财务会计的内容、纳税信息的报告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为了使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协调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使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提高,更快的适应变化的形式,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不管是对税收征管工作还是对纳税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