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食品走上中国货架的企业伦理分析

2018-01-28 09:46
中国市场 2018年5期
关键词:企业伦理核污染伦理道德

许 洁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1 引 言

企业伦理,又称企业道德,它由当前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对企业行为做出评价和规范。近年来,由于市场乱象频发,企业伦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呼吁企业管理者加强关于企业伦理的学习与重视。

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正面范例,比如百年老店同仁堂是如何屹立不倒、精益求精;也可以看到反面教训,比如三鹿奶粉是如何一蹶不振、销声匿迹。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企业伦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只有重视企业伦理,企业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日本核污染食品走上中国货架”这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市场现状,从企业伦理的视角入手,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揭示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与措施。

2 文献综述

在对企业伦理的研究过程中,众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和方法,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红叶(2012)分析了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的产生背景,指出经济体制转型推动了国民思想的进步,但人们在行为方面仍有滞后;经济、文化领域的全球化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与新的冲突,其对企业伦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

赵庆华和王玉莲(2012)认为企业伦理道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形象均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因此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企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2]戴川(2012)则指出,除了企业业绩和形象,企业伦理建设还将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王静(2014)认为,企业伦理代表着企业的精神文明,企业管理则决定了企业的物质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一个缺乏企业伦理文化的企业不可能具有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不可能长久发展下去。[4]

建航(2014)提出了企业伦理的功利主义与义务论二重性。一方面,功利主义认为能给大多数相关人员带来最大限度利益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最大效益原则应当被用于社会资源分配;另一方面,义务论强调行为动机,只有出于善意的动机才能带来道德价值。[5]马俊(2016)通过研究表示,将企业伦理融入管理之中,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对企业伦理的重视将使企业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而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企业形象。[6]

通过对前辈学者们的研究进行整理可以发现,企业伦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好的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不遵守企业伦理、行为失德的企业,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3 事件始末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啸袭击,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造成大范围污染。为了保证民众的食品安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11年3月24日发布《关于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农产品进口的公告》,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山形县、新潟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然而,“3·15”晚会却曝光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日本核污染产地食品已经悄悄进入中国市场,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和线下超市均有销售,其中不乏知名经销商。

深圳市有棵树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营进口母婴产品,作为大型供应链平台为国内众多电商提供货源。在该公司的网络商城里,可以看到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的卡乐比麦片。国内相当数量的电商平台,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当当网等,都有销售涉嫌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的商品。

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线下。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外包装上贴着的中文标签显示该产品的产地为日本,但是揭开中文标签就会发现,其真实的产地是东京都,是日本遭受核污染的地区之一。在永旺超市,有执法人员发现,一款外包装标注原材料为北海道产大米的白米饭,中文标签下的产地是受到核污染的新潟县。

涉及此事的商家已经上万家,各级相关监管部门介入进行稽查与清理。一些经销商对此做出了回应,并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4 原因探究

企业伦理问题存在于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前述“日本核污染食品走上中国货架”一案,便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这一行为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也揭示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事实。究其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4.1 意识缺失,造成利益与责任发生冲突

首先,企业自身伦理道德意识缺失,导致企业利益与企业责任的冲突。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在为消费者提供良好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获得利润,是企业的生存方式。但是,许多企业只想获得利润,钻空子、走捷径,为了眼前的利润做出一系列短视、短期行为,不仅在市场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也为企业走向衰亡埋下了伏笔。“核污染食品”事件发生后,从企业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竟然没有人关心、调查过这些问题商品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众说纷纭却又拿不出证据,这无疑让本就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更加充满危机。

其次,一些政府部门同样存在伦理道德意识缺失的问题,导致政府业绩与政府责任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同时,某些政府部门不去思考如何改进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反而过分、过早地消耗了道德红利,对很多不道德的企业行为视而不见甚至纵容。至于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则被它们用作回避自身不作为问题的借口。试想,如果各级监管部门都能切实负起责任,怎么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核污染食品又怎么能漂洋过海“闯过”层层关卡走上中国货架?

4.2 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不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需要依靠引进外资来推动市场发展,此后又在相关制度建立方面有所欠缺,导致今天我国市场发展得不完全。在这样的前提下,整个经济环境的制度本就不完善,那么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更是难免出现制度漏洞,被无良商人钻了空子。

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是道德的底线,但是我们的法律还没能很好地起到保护消费者的作用,也没能对企业伦理做出应有的强制规范与约束。例如,我国对于做出失德行为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有时甚至找不出处罚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只好任其逍遥法外,受过处罚的企业也很容易“死而复生”。再如,关于核辐射灾难对于食品的影响,尚无研究先例;核污染如何影响食品、影响程度多大、食品中所含放射性物质达到多少就算超标、核辐射超标食物对人体有何危害等问题,也还没有定论;对食品的核辐射检测大多是民间性质,其权威性如何并没有得到官方认证。

另外,制度不完善使得信息不对称效应放大。记者发现核污染食品是在揭开外部中文标签之后,而中文标签上没有详细的产地信息。据商家称,贴中文标签是为了符合中国相关规定,但事实上的结果却是,不但没有让消费者得到应该获得的信息,反而将原包装上的信息遮盖住了,令可用商品信息无法传达给消费者。因此,我国相关制度的制定者是否应该考虑,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走形式。制度提出的详细程度、规范程度,均影响着制度的执行与效果。

4.3 监管系统有缺陷

客观方面,我国的监管系统设置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监管需要。我国目前商品进口批量都很大,海关只能根据报关文件进行抽查和目检,考虑到时间以及技术的原因,显然无法有效避免违规产品进入我国。并且,根据我国商品进口流程,国家检验检疫局负责对食品质量等进行检测,对合格产品出具“通关单”。但在个人邮寄方面,由于是私人收件,默认非售卖产品,因此国检一般只做检疫,不做检验,不拆开检测,很多代购商家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

主观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监管人员企业伦理道德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较高的监督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食品流通链条长,对其进行监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相应科学技术的支撑。而我国现阶段的条件显然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监管系统的运行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

我国民众包括监管人员通常有“法不责众”的心理,所以在目前我国并不健康的市场氛围中,大家都选择忍气吞声,监管部门也缺乏积极性,进一步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正是这样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监管不力,无法应对、解决新发状况,市场公平正义得不到伸张,企业伦理道德日渐式微。

5 对策与建议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伦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为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不便与危害,不仅破坏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而且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因此,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刻不容缓,具体改进措施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5.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应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制度建设作为新的重点,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补足短板,补上漏洞,让制度更具体、更实用、更合理,使企业伦理问题在将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牢牢守住伦理底线。

在法律法规制定或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听取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意见,集思广益,收集有用信息,再重点考虑专家观点,慎重做出决定。除了改进监管体系、弥补法律现存的不足以外,对于监管主体及其责任的规定也非常重要。如果法律中只规定任务范围,却不明确责任归属,只会造成管理混乱、权责不清、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后果,与法律法规的设立初衷相悖。

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促进伦理道德行为的发生,相关制度要求正是国家为所有企业划出的标准、指明的方向。这个标准是否明确,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行为,直接影响企业伦理的培养与建设。

5.2 加强监管,善于引导

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将监管工作根据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整个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荣誉感带动工作热情。还可以引入奖惩机制,引进并利用先进技术或设备,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科技促监管。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情况复杂,仅靠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引导,使企业产生遵守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可以加强宣传,树立正面企业形象,以成功企业取得的成就号召众多企业向榜样学习,同时曝光反面案例,向大众揭示失德行为带来的危害,让其他企业引以为戒。

此外,社会舆论是政府监管的强大助力。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增加案例曝光度,扩大传播范围,引导更多关注投向企业伦理,促使企业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可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令相关信息更加透明,便于消费者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进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5.3 重视教育,培养企业伦理文化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

只有令企业增强伦理道德意识,主动建设企业伦理文化,并将伦理行为内化为一种自觉,才能有效根除企业失德行为,让企业伦理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而解决前述问题、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重视教育。

重视教育可以使企业自觉遵守伦理道德。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关于企业伦理的监管,从制度层面保证企业所有员工了解企业伦理的重要性。从企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入手,加强对企业伦理相关知识的传播,充分利用学习机会进行案例分析,让参与者直观感受企业伦理的力量。提高管理者素质,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企业员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保证企业健康运行、企业伦理文化得以贯彻。

重视教育可以使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塑造良好社会氛围。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消费者中间树立维权意识,传播维权知识,使消费者掌握维权手段,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文化自信感,不再盲目相信进口产品,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清除无良企业失德行为赖以滋生的土壤。

6 结 论

人性有弱点,要靠伦理道德来约束;监管不完善,更要靠企业伦理来规范。企业伦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认识到企业伦理的重要性并认真践行,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与巨大的成就感,进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实现“义利合一”的理想追求。

本文通过对“日本核污染食品走上中国货架”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应提出了一些对策。法律是企业伦理的底线,监管是对企业伦理做出监督指引,教育是建设企业伦理文化的必要途径。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的监管体系、强大的社会舆论、良好的教育引导、共同奠定了我国企业伦理发展的基础,也指明了我国企业伦理发展的方向。

[1]刘红叶.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企业伦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生产力研究,2012(5):193-195.

[2]赵庆华,王玉莲.论企业伦理道德对其长远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12(7):82-83.

[3]戴川.企业伦理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现代商业,2012(3):106.

[4]王静.分析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14-15.

[5]建航.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双赢局面——以肯德基为例分析企业伦理行为[J].现代商业,2014(29):153-155.

[6]马俊.管理与伦理相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7-41.

[7]王玺.试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J].中国市场, 2015(28).

猜你喜欢
企业伦理核污染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日本约18万人署名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企业伦理管理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
基于完全垄断体制下的中国烟草企业伦理管理浅析
核污染伤员医学洗消站的建设要点
企业伦理及其建设原则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