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纪宏
(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互联网专车出现的时间较晚,互联网专车应用实践较少,从政府规制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执行方案,引导专车服务向特色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全面维护互联网专车的利益,打破以往政府规制的局限。由此可见,本文探究该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出行需要。
“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概念提出后,短时间内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认可,并且概念探索活动、应用行为持续推进,各个行业陆续加入共享经济行业,以此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打破传统消费模式。它又有分享经济之称,但不同学者持有差异的定义观点。之所以共享经济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共享经济获得了铺垫支持,并且共享经济上能为参与者带来优质服务和便利。
互联网专车政府规制最早提出于交通运输部门,该部门颁布《管理办法》(2015)时提出这一定义,以此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为该行业发展提供正确引导。《管理办法》中具体介绍了互联网专车驾驶者的注意事项、经营主体的行为、相关法律责任、车辆准入标准、监管模式、专车定位等内容。从政府规制角度分析,互联网专车应遵循《互联网专车进入规制》《互联网专车数量规制管理办法》《价格规制》《经营内容规制》等内容。
行政实施初期面临着较多阻力,之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实施必要性探究,最后得出一致性结论,即在满足公众利益、迎合公众服务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制措施,以此彰显政府工作职能。[1]
互联网专车服务能够增加城市运行动力,由于出租车数量有限,进而居民面临打车难这一现实问题,再加上黑车市场一直存在,居民出行安全性得不到全面保障,专车服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运行动力的同时,还能缩小黑车市场。与此同时,专车服务还能缓解交通压力,人们认可共享经济理念后,车辆使用权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出行需要,进而私家车数量会有所减少。专车服务业的形成还能提供就业岗位,进而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此外,车辆使用率会大大提高,在一定的出行时间、特点的运行道路中满载客人,能够降低空驶率。
分析现有交通法律文件,出租车运力增加受制度法规限制,应用原有的客运模式使用互联网专车,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某种情况下还需承担刑事责任。互联网专车不同于黑车,黑车主要以经济利益获取为最终目标,从营利角度分析,黑车价格时刻变化,互联网专车价格明确,后者更能受到乘客欢迎;从经营性质角度分析,互联网专车依据“四方协议”,进而能够得到法律保障,黑车则不然,黑车得不到法律支持,从中能够看出,互联网专车和黑车存在本质差异。[2]
政府规制主要为了保障社会公众、互联网专车合法权益,避免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政府管制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即经济管制;第二种类型即社会管制,管制行为落实的过程即资源合理配置、维护社会公平的过程,管制范围包括价格、准入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维护驾驶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于专车市场存在运行无序现象,因此,强化政府管制是极为必要的。一旦政府管制不合理、不及时,那么国民经济会受到不利影响。要想真正实现利益平衡,应不断完善出租车行业运行系统,健全运行体系。
出租车作为城市交通有序运行的参与者,它间接影响交通稳定性,驾驶者的收入并无较大波动,每月支出相对固定,影响驾驶者收入的主要因素即地方政府,如果当地政府为其提供的政策不够合理,那么出租车的服务动力会相应降低。互联网专车和出租车利益团体间存在一定矛盾,两者间矛盾要想得到合理解决,应渗透共享经济理念,发挥政府管制的积极作用。
从上述介绍中能够看出,互联网专车应用的经营模式得不到全面的法律解释,出租车经营者对网络专车持有反对态度,只有通过政府管制的方式才能将上述问题合理解决,这也是落实共享经济、平衡社会利益的基本途径。
首先,全面发挥市场调节优势。政府仅在必要情况下参与,不应过多参与,其中市场自我调节具体体现在车辆供给、服务水平提升、事故赔偿等方面。其次,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应用先进技术控制驾驶者拒载行为,具体分析驾驶者是否存在绕路行为,根据互联网技术应用情况了解驾驶行为的规范性。再次,适当调整经营策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最后,适当改变规制手段,根据互联网专车驾驶特点制定适合的规制手段。[3]
经营内容规制:原有劳务合同存在利益失衡问题,并且还会降低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应改进劳务合同、调整劳务关系,这不仅能够缓解专车经营主体的压力,而且还能为专车运营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以往事故责任承担主体为网络经营者,但这一规定加大了经营者的风险,因此,最佳解决对策即成立专车保险;创新互联网专车管理模式,明确审查责任,一旦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现象,此时专车经营者应在惩罚的基础上提供相应赔偿;互联网专车禁止推行揽客这一经营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正确应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驾驶者服务质量;政府主动参与重要事故预案制定活动,避免价格浮动过大,并推行免费搭车政策。
进入规制:首先,经营者进入规制,即经营者应具备法人资格,专车经营单位应主动和交通部门联系,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便大范围拓展公共利益,引导互联网专车行业持续发展。其次,车辆进入规制,车辆登记工作灵活处理,避免出现强制登记现象;根据车辆运行需要安装警报装置和定位系统;宽泛要求车辆型号,政府鼓励并支持专车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最后,驾驶员进入规制,参照出租车在此方面规定的标准即可;专车单位主要负责资格审批工作,并主动承担审批不严格的后果,同时,制定抽查制度,确保审查工作具体落实。
数量与价格规制:政府不应严格限制专车数量,专车数量控制工作主要由市场调节,所规定的专车数量应与出租车运营时间成固定比例,由于专车运营时间相对灵活,通过市场调节具有合理性;同时,交通部还应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互联网专车有序运行。专车价格方面,应实施弹性定价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避免再次出现绝对的定价现象。
共享经济属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不容忽视,在这一背景中探究互联网专车规制论题,这不仅能够对共享经济应用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为城市发展增加动力,有利于健全法律法规、优化互联网专车服务质量。[4]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形态多样,本文探究的互联网专车仅是其中一种。在总结互联网专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共享经济向其他行业渗透,能够大大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引导互联网专车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还能深化政府规制改革。此外,相关研究学者应在了解本国互联网专车实际的前提下主动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的规制经验。
[1]吴佳倩,徐园,张姝嘉.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互联网专车规制方案研究 [J].中国市场,2017(28):95-96.
[2]孙柏.共享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专车服务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尹欣.“互联网+”时代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4]王军武,冯儒,吴阳芬.我国出租车行业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及其政府规制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16(4):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