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宇 于丹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 cific Purposes)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ESP教学模式是一种专业的并且可以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它的理论对于老师根据专业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标准是有利的,符合专业英语教学的总体规划中的专业型应用人才的要求和目标,ESP教学模式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次积极的创新。
(一)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定位不明确。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特定的人才、专业的知识、明确的定位,它们必须要结合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针对岗位需求去进行教育目标的设定;对市场前景,社会结构,年龄层次、性别比例等分析调研。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定位不明确,应从教育中感知整个社会的需求,从教育中发现社会潜力。
(二)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专业语言在每个行业占据的比例不同,所以丰富的对市场调研是极其重要的。缺少对教育领域的分析,缺少对行业的分析,缺少对课程的深刻研究。进而导致教学大纲安排的不合与时代脱轨,学生不能够吸收知识的精华缺乏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语言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受重视程度较低,但是在尖端领域对其要求的掌握要求较高。而且各大高校在许多课题开设上没有达成共识,造成差异性较大,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透彻,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语言教职工人数过多,但是真正能够领悟专门用途英语的老师却寥寥无几的现象。而且某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为了扩大招生数目而提早开设课程匆忙转型。但ESP是基础语言教学的延续,只有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实施。现今教师的配置不完善,势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照成教学效果不良。
(五)突出能力培养的ESP课程教材缺乏。有些大学轻视专业英语教学,随意的寻找教材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而且现有的很多教材只能让学生了解的知识表层,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不够所以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而与结合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特色的教材也鲜有出现。
(一)立足于解决社会基本的供求关系。高校分析并缓解当前语言教学与、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三者之间的矛盾。以任务教学为载体,把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设计,使工作情境和教学情境有机融合,并结合ESP理论探讨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所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与社会的供求关系。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设计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教学现状分析、岗位能力分析、课程定位。新大纲通过完成活动设置的真实情景下的综合任务,更好的巩固和提高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以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明确课程设置。对专门用途语言的就职分析和市场调研之后,经过专业机构或组织对专项进行细分,对知识和应用定位整理综合。将时代发展,社会动向,社会生产力等诸多因素融入到对课程的设置中。以确保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理论的教学体系,能够更加专业更加有目的的培养人才。从而确保知识的完整性,逻辑的严谨性,课程的生动性。
(四)建立强大的师资团队。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到ESP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教师的选择上应提高门槛,并对教师知识储备、专业能力进行定期的考核审查。教师应将需求定位,课程设计定位,改造为教学任务。从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角度来对教师进行合理的编制与招聘。学校也应当对在教学表现突出的老师进行表扬,为其提供深造的机会从而加强学校的教学实力。
(五)编写适合时代的教材。教材的设计要遵循如下的原则:满足企业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融入社会并拓宽知识领域。为了进一步保证知识能够被更快更好的吸收,应该将教学资源合理的细分。不仅仅有理论作为基础,在书中更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增强教材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更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
总结:高校的教学改革要调整或更新已有的课程体系,使其与国际接轨;高校教师应具有先进的国际教学管理、知识结构、教学手段,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竞争力,满足社会的需求。ESP教育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动向,有明确的定位,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有严谨权威的教学用书。为了更快、更好地加速经济发展,必须重视ESP教育,积极发挥ESP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掌握分析好学生、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实现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面结合途径,将学生培养成全方面复合型人才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