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春市袁州区供电分公司
配电网的线损状况能够反映供电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内部管理水平,体现了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因此,线损管理对供电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0kV配电网的线损主要来源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前者主要是指高压电网和低压线路,后者主要是指接户线的损坏,如何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做好10kV线损管理工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技术线损的出现与电气设备的性能以及电网结构设计有密切的相关性,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变压器、调压器、电抗器等设备的损耗;②配电线路、接户线的损耗;③电容器、绝缘介质的损耗;④带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引起的损耗;⑤变电站直流充电设备以及相关设备的损耗。
管理线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计量误差或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具有不可控性,但是只要通过加强技术管理水平,能够实现线损的减少。现阶段10kV配电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减少线损:①加强计量管理,由于计量安装不规范容易引起损耗;②加强经营管理,若抄表、核算过程中由于差错引起结算错误,可导致供电双方的切实利益受损[2];③加强用电管理,电网漏电以及用户偷电等行为都可引起供电企业的利益受损,因此需要重视配电网络的管理。
①合理选择计量点:用户配电过程中需要选择产权分界点上,从而便于管理,同时能够减少线损分担产生的纠纷,此外,对于峰谷差较大的用户还需要考虑到荷载变化的问题。②合理选择计量方法:通常来说低压用户的电能表不需要通过互感器介入电路,能够减少误差的出现;而高压用户在侧计量的选择方面主要是根据配电负荷率以及互感器变比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互感器一、二次电流满足计量要求是,通常是选择高压侧计量。③合理选择计量装置:互感器与电能表的选择上要多加重视,电压互感器需要选择满足计量要求与额定电压,电流互感器需要根据负荷电流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变比,从而保障负荷电流在变动范围内,也就是在额定电流的30~100%以内,最大不能超过额定负荷的120%,最小不能低于额定负荷的10%。电能表的选择通常是根据用户的负荷状况来确定的,通常在正常负荷变动范围内即可,若用户负荷变动情况大可以推荐使用宽负荷电能表,从而减小误差的出现。④合理选择的计量装置安装方式:计量装置安装通常是采取集中安装与分散安装的方式,集中安装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防止有人偷电,若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采用集中安装的方式;若为分散装表,需要坚持安全、便利的原则,避免偷电窃电的行为发生。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失误与漏洞,切吧三相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是需要观察变比、极性以及相别等连接正确。⑤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与维修:为了避免计量装置的损坏,需要定期检验计量装置,同时及时更换损坏的计量设备,避免供电企业的。⑥加强配电网络的规划管理:配电网规划的时候需要将降损节能这一问题纳入思考的范围,并合理分配电源点。由于电源点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电能与电压损耗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多点分布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从而保障供电质量。
①提高线损计算质量:线损计算控制是降低管理线损的重要方式,线损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线损管理。随着现代配电网络的不断优化,线路整改频率较为频繁,同时电网设备以及相关技术也有所升级,需要制定相应的线损计算方法,并及时更新线路和参数设备,提高理论线损的计算精度。②加强员工的考核工作: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并尽可能实现公平分配,并根据任务指标尽可能得到降低节能的目的。实施指标制度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实施按月考核的方式,并贯彻责任制,做到奖惩并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③做好经营管理:加强抄表、核对、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杜绝漏抄、错抄等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加强电价、电量等费用的核算,积极推广信息系统,减少人工工作量,并确保电量、电费的计量准确性;同时要设立专职的业务员进行客户电能表管理;加强电表普查工作,避免窃电现象的发生。同时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素质与技能关系着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要不断的完善激励制度,从而确保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参与度。④制定科学的线损分析方法:根据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之间的差距,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的检查方法,寻找配电线路中的问题,从而采集相应的措施。若实际线损过高,这说明电力网漏电现象较为严重,或是管理不严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若理论线损过高,这说明配电网结构以及布局有问题,导致电网运行的损坏增加。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线损分析方法,从而探讨解决管理线损的措施及方案。
结束语:配电线路线损关系着配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降低线损能够提高配电网络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文章讨论中的相关措施,降低配电网络的线损,从而保障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