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生行唱腔发展的概况探讨

2018-01-28 09:50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05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2期
关键词:花脸老生小生

(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050000)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评剧的剧目不断增多,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趋于多样化,弥补了行当唱腔不充足完备的弊端。但是,在评剧中多为女性演员,定弦较高,造成评剧音乐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中国评剧院发起男生唱腔改革后,整体评剧发展步入崭新的阶段,实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评剧发展现状

在对评剧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花脸行当唱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研究意义,在传统的评剧体系内,评剧是一种以女性演员为主的剧种体系,女腔较为丰富,男腔较为匮乏,尤其是花脸。在早期的评剧中,《秦香莲》中包拯的唱戏方式和做派还是京剧腔调,需要借助京胡进行伴奏,其中的秦香莲和陈世美演员也要借助西皮散板进行唱腔处理,这种现象成为了评剧中不成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早期演员为了生计奔波时,往往无暇顾及艺术研究和创作,这就导致评剧经历了一段“不伦不类”的发展瓶颈期,甚至对后续唱腔的统一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在全国性剧种发展进程中,知识经济成为了推动传统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评剧演员在演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得评剧成为了重头戏。加之近几年德云社的发展,一些传统评剧剧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包拯唱腔处理方面,开始逐渐向“越调”转变,这种唱腔处理方式能一直低到4度,有效形成“变宫为角”的处理方式,呈现出不同的音韵。正是因为唱腔能在不同的音区内形成并且有效传递,这就使得整体演出结构和旋法都出现了变化。例如,在《秦香莲》中,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这一段戏,要利用旋律变结构不变的方式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是评剧小生二六板,且上下各6板,能有效实现唱腔的突破,也为基本框架的稳定处理奠定了基础,真正充实了评剧的唱腔结构1。

对于包拯唱腔的处理,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魏荣元就对其进行了发声和演唱技巧的多元化处理,在吸收和借鉴京剧花脸技巧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了评剧的特点,整体艺术风格和润腔处理方式更加灵活,无论是吐字还是韵味都更加突出,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开创了更加具有鲜明特点的花脸唱腔处理方式。除此之外,魏荣元结合自身嗓音特点,在中低音区域进行旋律的处理,充分借鉴了京剧花脸中“虎音”的唱腔特质,有效形成更加贴合评剧实际需求的唱腔体系,实现了鼻腔和胸腔的共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声音的浑厚度以及沉稳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秦香莲》中有两句“曾记得咱二人打赌击掌,我断你家中必有妻室儿郎”,这是包拯对陈世美的指责,需要借助唱腔凸显出包拯的威严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演唱者要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将端正、庄严的态度融入到唱词中,从而提升整体唱词的艺术效果。基于此,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魏荣元将京剧花腔中的劲头和实际演唱过程进行融合,使得一些关键字眼和表现效果更加突出。

除此之外,魏荣元还和作曲家贺飞共同对评剧的花脸行当进行了唱腔艺术的艺术加工,真正实现了评剧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中较为有代表的就是《降龙伏虎》、《夺印》等。这些角色中真正实现了花脸行当的发展和进步,也为评剧的全面进步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者要积极探索不同的研究过程,确保能合理性提高行当唱腔优化水平2。

二、评剧生行唱腔发展概述

在评剧行当中,生行主要包括小生、老生和武生三个基础类别,要结合评剧的内容演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评剧生行演绎过程中,唱念做打是基本功,要结合自身的艺术特质进行表演和创作,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评剧的表演效果。不同角色的唱腔变化都要围绕其实际应用需求,确保能建立完整的发展规划,真正发挥不同唱腔变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促进评剧的全面进步3。

(一)小生唱腔发展

对于评剧而言,小生是最早的行当,且有很多以小生为主唱或者是领衔主演的曲目,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刘伶醉酒》,小生几乎是整个剧目的“头牌”,因此,在评剧唱腔发展中,小生唱腔的发展非常关键。小生主要是在剧目中扮演青少年男子。而在近几年,为了对其进行系统化区分,还会将小生分为扇子小生、纱帽小生、鞋皮小生(穷生)、翎子小生等,不同小生在唱功唱腔方面还有所差异。例如,扇子小生更关注唱功,强调的是演员要将书生的书卷气和风流性格表现出来,而鞋皮小生多为穷书生先贫后富,在表演和唱腔处理方面也要对其变化予以处理,有效体现出整个人物的差异。

在评剧小生的传统曲目中,其本身和女腔呈现出同腔同调的结构,基本都会维持在G调。在评剧不断发展后,小生行当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会应用“越调”唱法对具体唱词进行改良和处理,这不仅仅减少了演唱者嗓子的负担,也能有效提升声音的饱满度,使得声音更加浑厚和圆润。主要就是将传统的音调降低4度,使得演唱者能够在声带变化区域合理性控制演唱幅度,拉长声中也要利用中低音区旋律进行处理,能缩短声带在高音区的旋律长度。例如,在评剧《刘巧儿》中,小生扮演的是“柱子”一角,其演唱的“三眼”唱腔要从-2度一直上升高高音5度,这个音域较大,能为演唱者提供较为宽裕的发挥空间,为演唱效果的合理性提升奠定基础4。

(二)老生唱腔发展

在对评剧进行系统化分析后发现,我国评剧一段时间内出现了老生不做主演的现象,而推动老生行当发展的关键人物是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先生。在马泰先生的作品中,老生韵味醇厚且吐字清晰,声情并茂的基础上也能有效发挥老生唱腔的优势和特点5。最重要的是,随着评剧的发展和进步,马泰先生对老生唱腔进行了进一步处理,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系列化唱腔,也使得一些老生形象成为了评剧曲种中的经典人物,例如,《夺印》中的何文进、《孙庞斗智》中的孙膑等,不仅人物形象较为生动,且表演艺术风格也十分突出。

老生行当是评剧传统戏的关键,但是占比却并不大,因为唱段较短,因此需要进行集中完善和处理,尤其是在现代戏中,老生行当的唱腔也要结合实际发展予以合理性优化。将越调作为基础,有效形成抒情为主、叙事和戏剧性板式变化为根本的唱腔处理机制,并且能为任务情感变化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保障,真正提高其唱腔发展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对老生唱腔进行分析和优化,就要对唱腔结构进行丰富处理,合理性进行多元化尝试,有效整合具体流程和唱腔结构,确保能真正提高老生的艺术研究价值。其中,移植女腔以及移植反调都是较为关键的方式,能有效对艺术形态和腔调进行处理优化,将越调作为基础,合理性完善唱腔的管理。另外,在评剧演唱基础中,要吸收和借鉴京剧的同时,要整合曲艺演唱技巧、发声、吐字技巧的基础上,对音质进行处理,确保圆润效果的基础上,就能将高音、低音以及中音进行旋律的协同化处理,保证能将声音造型和演员的外形融为一体,为行当唱腔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剧武生唱腔发展

相较于老生,武生唱腔的发展更加滞缓,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人认为武生主要在于形体方面的表演,因此,对于其唱功的管理就较为滞后。评剧中武生的扮演者要积极探索唱腔的变化,全面处理武小生和武老生之间唱腔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升实践效果,也为唱腔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保障6。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评剧生行发展进程中,要对其唱腔予以全面分析,有效建立健全完整的发展规划,结合评剧行业的进步,顺应时代化戏曲发展趋势,科学化处理造型和唱腔之间的融合性,建构贴合行当实际演唱需求的唱腔体系,也能在满足行当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评剧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注释:

1.王青山.浅谈评剧表演与唱腔艺术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50):67.

2.刘雅芳.从评剧男腔发展角度探究戏曲音乐改革[J].商情,2016(41):213.

3.郑永为.评剧唱腔的形成与早期盛京评剧的概貌[J].音乐生活,2018(1):38-40.

4.胡万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阳评剧"的发展与传承[J].才智,2015(32):299.

5.刘俊峰,彭春梅.金声玉振绕梁来--浅谈评剧表演艺术家张德福先生的演唱艺术[J].戏剧之家,2015(6):27-27.

6.郑永为.筱俊亭的艺术人生和唱腔创造(上)[J].音乐生活,2018(7):38-39.

猜你喜欢
花脸老生小生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京剧行当——小生
京剧行当——老生
有猫如弟
有猫如弟
海半仙与秋小月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