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县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2018-01-27 18:37芦淑琴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族乡回族核桃

芦淑琴

近年来,华亭县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培育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提升公共服务为保障,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1华亭县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1.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两个民族乡19个行政村中已有16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或旧村改造项目,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6个,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083户,搬迁偏远山区群众496户,新建卫生厕所2262座,安装太阳灶1100个、太阳能路灯240盏,农村砖木或砖混结构房屋覆盖率达到71%,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两乡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通电率达到100%。

1.2狠抓优势产业培育,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县乡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形成了以草畜、核桃、劳务为主导,蔬菜、育苗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占到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如:核桃产业方面,建成山寨乡南阳洼村500亩核桃基地和神裕乡下关村、袁庄村优质嫁接核桃基地2000亩,两个民族乡的核桃面积达到3.46万亩,占全县核桃面积26.3万亩的13%,核桃产业收入占两乡农民总收入的18%。蔬菜产业方面,组建了神峪乡绿源蔬菜产业协会,在吉家河、神峪两村(社区)搭建拱棚260座,种植设施蔬菜100亩,露地蔬菜680亩,蔬菜产业收入占两乡农民家庭收入的5%。

1.3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切实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积极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民族文化方面,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在两个民族乡建成乡级文化站2个,村级文化广场19个,农家书屋19个,安装健身器材200套,组建各类自乐班12个,年平均活动360场(次),民族乡“皮影戏”、“花儿”等特色文化产业被列为华亭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效弘扬了乡土文化。教育方面,“十二五”期间,对1760名初中少数民族学生落实了升学加分优惠政策,对两个民族乡的14所中小学进行了改造扩建和设施完善,极大地改善了民族鄉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民族乡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1%。医疗卫生方面,实施了乡镇卫生院温暖工程,改扩建民族乡中心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18所,配备医疗床位53张、器械22套,选派8名乡村医生赴省市参加培训,改善了群众的治病就医条件。少数民族群众新农合参合率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了98%以上。

1.4重视村民教育管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广泛开展“创建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塑造新形象”和评选“孝敬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四新六评”活动,做到了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相结合,有力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两个民族乡社会治安环境良好,呈现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干群一心、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喜人局面。

2目前主要困难和问题

2.1规划可操作性不够强

虽已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但部分规划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没有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与群众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

2.2民族特色不够明显

神峪、山寨虽是少数民族乡,但实际上纯回族村社少,回汉群众长期混合居住,生产生活和日常行为习惯逐渐融合相通,回族群众房屋建设、室内外装饰装潢民族特色不明显,致使民族村寨保护难度加大。

2.3长效管护机制缺失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村庄环卫保洁没有实现常态化,绿化亮化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损毁率高,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2.4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神峪、山寨均属贫困乡镇,自身经济实力有限,美丽乡村建设缺少建设项目支撑,资金缺口较大。对争取到的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县级配套资金目前还没有落实到位,影响了工作进展。

2.5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产业支撑,乡村旅游、农家乐等项目大多还停留在谋划阶段;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短,规模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群众依靠产业致富的步伐较为缓慢。

3今后对策和建议

3.1注重科学规划,做好典型示范引领

因地制宜,对民族村庄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论证,立足自身特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制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庄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既要尊重群众意愿、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又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抓好试点,突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着力建设以“回族民居为主体、山水风光为基调、回族风情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庄。

3.2深入挖掘内涵,提升村庄文化底蕴

做足“特”字文章,针对民族村庄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进一步研究发掘、收集整理回族文化元素和民族特色建筑,为回族村庄文化保护及维修装饰提供蓝本,指导回族特色村庄建设和人文故居的改造修复工作。要弘扬回族文化,进一步融入回族新月、穹顶、绿色等文化元素,营造浓郁的回族村庄特色氛围,在建设发展中彰显民族文化特质,提升回族特色村庄品味。每年举办一次回族花儿或其他民族文化展演活动,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3.3发挥群众作用,落实村庄管护措施

乡、村两级要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由群众自主管理,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建立卫生管理、环保治理及垃圾处理制度,对村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成立由乡上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卫生评比小组,制定环境卫生评比标准,定期对农户房前屋后“三乱”进行检查评比,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定期公布评比结果。确定村级保洁员,定期打扫环境卫生,完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形成长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做好健身器材、垃圾箱、太阳能路灯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巩固好建设成效,提高服务年限。

3.4充分整合资源,夯实长远发展根基

始终把发展支柱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族村寨保护、危旧房改造、整村推进、生态移民、土坯房改造等方面的项目,并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国家少数民族村寨保护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大力支持神峪核桃、山寨中药材、野狐峡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乡回族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
民族乡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完善民族乡法律法规建设的对策建议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