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之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2018-01-27 16:19覃巧珍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读后批判性太空

覃巧珍

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因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将会面对越来越繁复的知识及不同的价值观。学生必须要对这些外部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做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判断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欧美的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要想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之栋梁,也应该且必须拥有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英语课本身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而英语文化的批判性传统本身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精神。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恰当和可行的。

一、具体模式和方法

常规的阅读课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读前(befo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after-reading)三个环节。读前(before-reading)一般包括了学生的预习,教师课前为激发学生课堂而展现的图片,抛出的问题等等,是对新知识的想象和探究;读中(while-reading),是对课文的细节进行深入理解;读后(after-reading)是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对课文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和思考。这三个环节互为一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且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我认为,读后(after-reading)环节,恰恰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时机。而从英语教学实际出发,读后环节只能占课堂5~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巧妙地设计各项读后活动。

1. 小组辩论

英语课堂小组辩论形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整个辩论过程,学生都必须具备高度批判性的思维,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找出对方的破绽,才能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辩论模式可以作为首选形式。北师范大版高中英语Unit 2 Lesson 1“Modern Heroes”,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首次太空飞行的经过。课文内容较为简单,课文本身设计的课后思考题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Who is your hero?”学生们对此兴趣泛泛。据我了解,他们都知道杨利伟的伟大壮举,但对其在太空期间的衣食住行却知之甚少。为此,我先是让学生看了一个视频“Yang Liweis life during space mission”,拋出设计好的思考题:“After Shenzhou V.,we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pace exploration. But,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spend so much money on it ? ”(在神舟五号之后,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你认为中国真的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去进行太空探索吗?)

学生刚开始有点发愣,他们想不到老师竟然会这样提问,这已经是远远超过了英语课本身的范围了,需要他们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好好回答。这些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一下子觉得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觉得可以充分展现自己渊博的知识了。我顺势把他们分成了两个大组,模仿电视中的辩论节目进行探讨。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两组人员争着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方认为中国对太空的探索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样的壮举能扬我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将来争夺太空资源等。反方则认为我们不应该花那么多钱进行太空探索,因为我们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还不如拿这笔钱去扶贫或支持环保和教育,因为只有环保和教育才能给予我们一个美好的明天。

课堂的气氛空前热烈,正反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学生们全都把目光转向了我。而作为他们眼中的权威,我并没有急于去否定哪一方,而是告诉他们,美国之所以能够兴盛不衰,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社会允许了很多不同观点的存在。而我们在对待这么有争议的,但又关系到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时,一定要客观、冷静地去分析利弊,综合两方力量,最后得出最佳的抉择。学生们听完我的陈述,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而我却很清楚,我已经悄悄地把批判精神的种子植入了他们的心中。

2. 课堂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可以交流自己的观点,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的碰撞,必将促进新思路和新思维的产生。课堂讨论的主题切忌“假大空”,避免学生讨论起来无话可说。我听过一节课,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6 Lesson 3“Chinese paper art”,那位老师最后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讨论主题:Chinese Paper cutting is so great. Shall we be proud of it? Why or why not?学生回答:“Yes, we should be proud of it because it is our traditional treasure.”之后,就再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了。这样的讨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后来,我上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了好几幅本地的顶级剪纸作品,在学生的惊叹中,我问他们会不会剪纸,绝大部分学生都摇头。我乘此机会,跟学生感叹这门传统技艺的没落,再顺势一问:“How can we keep and even develop this traditional art--paper cutting?”学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美,因此很有激情地投入到讨论当中。这个问题能成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恰恰是它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3. 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提问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尽量靠近学生的日常,是他们感兴趣的。如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9 Lesson 3“Clean Machines”一文的读后环节,我把现在电力汽车无法普及的问题抛给了学生。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我征集了他们的很多奇思妙想,觉得大开眼界。

二、几点思考

关于读后环节的时间投入,我坚持认为,舍得投入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后的思考,一定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囿于阅读课堂,任何的课堂(甚至是课后)都可以促进和达成培养的目的。

教师设计的主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以免冷场;也要有一定的深刻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教师本身的素养非常重要。教师具有的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视角和宽阔的胸怀,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一定不要忘记提升自我。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后批判性太空
上太空,安个“家”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太空遇险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
畅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