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绘本与传统经典的相互会通

2018-01-27 15:30谢桂珍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期
关键词:赵老师帽子庄子

谢桂珍

绘本,儿童喜闻乐见的阅读书籍,以其“神奇的想象力、简洁的文字配加曼妙的画面、富有哲学的思考”而充满魅力。它和小人书、漫画一样,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教师对于它的推广阅读并不难,掌握一定的讲故事技巧,会引导学生思维转弯,会仔细观察,会发挥想象,也许就能形成生动有趣的课堂,但如何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与传统经典国学相结合,形成血液里的文化积淀,就很值得探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志祥老师就现代绘本与传统经典如何相互会通,执教了一节《兔子与庄子》,给我们做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示范,让学生从“现代绘本”走向“传统经典文化”。

开课之始,赵老师就掏出了很多“白包”(白色信封),谓之广东人的“见面礼”。这见面礼,准备得精细,引起了学生十足的好奇心。比起简单给一张作业单,来得有“心意”。再者,赵老师称之为“锦囊妙计”,瞬间回到古代,带领学生们准备披荆斩棘,在需要的时候,它就派上用场了。给学生搭个高台,让他们更加顺利地、行进性学习,少绕弯路,简单,高效。

手执锦囊,开始进入绘本《天啊!错啦!》的学习。赵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情境,晾晒在低处与高处的衣物,随着风吹而落,一条裤衩正好落在了兔子的头上,像是一顶帽子。此处,赵老师反复询问学生:“随风飘落的是什么?裤衩?帽子?”因为“反复”的问,所以有的学生说是裤衩,有的说是帽子,有的刚开始说是裤衩,后来又改说帽子……这一情境教学,非常必要,给我们看到了一种人之常情,思考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判断。当森林里的动物看到兔子头上的这顶帽子,都纷纷试戴了一番,发出了各种赞美和惊叹,兔子也认为这真是一顶非常漂亮、合适的帽子。绘本中出现了各种动物和兔子之间简短但不同的对话,这里赵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读,读出了各种动物的个性。特别是当驴博士出场时,有一句话是:“喏,看清楚了,这不是帽子!”兔子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一字一顿的话:“我、的、尾、巴、怎、么、办、呢?”赵老师在此时教学生运用了一字一顿的读法,一教味道就出来了。无须过多地问“需要什么语气啊?是什么感觉啊?”简单、高效。

如果这样继续看完绘本,那就没意思了,学生可是六年级,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于是,此处,赵老师适可而止地停了下来,开始问学生的感受:“有趣吗?”学生自然感到非常有趣,于是赵老师引出了“有趣就要分享”的建议,要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图画简要记录下来,出示了锦囊妙计一:

兔子……伙伴们……

驴子博士……兔子……

要求学生五分钟快速记录,读自己写的短文,并做简要的指点。这不是我们传统教学中的最后练笔,这只是初场,在为后面的文言文写作铺垫。有比较,方知文言文之精彩,有白话文的写作,才不至于一步登天。这就遵循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场,继续观察绘本,当兔子看到驴博士拿出的人类画册证据,认为也该把裤衩穿在屁股上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小动物们都炸开了锅,对小兔子把帽子穿在了屁股上,发出了各种抗议,此处依然是由学生读绘本中的个性语言。大家一起对着兔子喊:“天啊!错啦!”兔子只能逃到湖边,照着湖水,自己分辨,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是一顶最棒的帽子!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又完了。赵老师停下来,学生们估计也在猜,要接着简要记录了吧?赵老师此时却出示了自己写的文言文,记录这一段的故事:

兔着亵衣,再至林间,群兽见之,皆愤愤然曰:“呜呼!谬矣!”兔惶惑而走。至水潭,复试之:作亵衣,陋也;为冠冕,美哉!乃大悟:“此乃极佳之冠冕也!”群兽大喜,皆效仿之。

短短几十个字,浓缩,精炼,有味儿,非常复古!学生亦学之叹之!为后面学生学写文言文继续埋伏笔。

好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一咏三叹,好的课堂,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为要结束了,精彩却还在更深处。

赵老师在此处假设了一个情境:绘本中的小兔子和驴博士,不远万里、跨越千古,要去追问庄子,谁对谁错?这就引出了对《庄子》一书,特别是对其中《齐物论》一章节的学习。兔子与庄子,就神奇地相遇了!现代与古代,就这样很自然地玩上了!

驴博士怒曰:“愚昧透顶!气煞我也!喂,小兔子,敢不敢找圣人评理去?”一带,就把学生带进了庄子的世界。庄子的经典扑面而至,《逍遥游》《齐物论》……学生读得很顺利。此时,赵老师要求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续写:庄子会说些什么呢?(看锦囊二)

要求学生学写文言文,引用前面读过的《庄子》的原文: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可?可于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因有前面的教学铺设,学生此时写得非常精彩。赵老师又出示了他对整个绘本故事的文言文改写,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文言文的表达魅力。学生在写作时能恰当地运用庄子的话,说明已经水到渠成地学懂了,无须再解析绘本、庄子语句的意思与道理。这就是潜移默化,简单,深刻。

庄子的思想浓缩于最后学生们的谢台:适志逍遥!经典与绘本,完美结合,如一场艺术的演出,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剩下的,也许就是学生们的心里,从此多了一颗经典文化的种子,悄悄发芽,在人生中长成大树。

在本课的执教中,我认为有几点可以引起教师的关注。

一、联想比较,恰当选择——文本

《兔子与庄子》,世界上查无此书。兔子实际上来自绘本《天啊!错啦!》,作者为姬炤华、徐萃夫妇。据说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的故事: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游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发现自己分明是庄周,而不是蝴蝶。那么,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作者在创作绘本时,由《庄子》引发思考和灵感,教师在选择教学文本时,对它们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和贯通,才有了本课的创作。

二、相尊相孕,相互会通——设计

绘本与经典相尊相孕,相互会通。绘本与经典的结合,由绘本引入到国学经典文化的探究,甚至文言文的感悟与研写,这是极具跨度的一个尝试。在构思本课时,就需要教师有一个极宽极大的思维视野。赵老师说《庄子》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如果不是熟读它,深谙它的精神,怎能信手拈来,把二者完美结合呢!我们的经典著作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如果不深读,不研读,就不能启发学生真正去领悟。读绘本,是有趣,道理也容易懂,但是因为它“易”,反而容易丢弃,只有真正的哲学思想与经典,才能让学生在生命过程中慢慢体悟,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和血性。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应该有纵观历史、博贯古今的大视野,有旁敲侧击、举一反三的精神。

三、众美会聚,众窍为虚——语言

文言文之美,古诗词之美,汉字之美,只有回到经典中,反复咏叹,方知其曼妙。在本课的教学中,赵老师以简洁有力、富有性格的文言文去编写绘本中的故事,甚至引导学生尝试写;又引导学生读庄子原文,这些都使课堂更加富有张弛、抑扬顿挫之美感。在放与收之间,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犹如聆听天地间發出的自然声响,直达虚灵明觉的人心(众窍为虚)。

赵老师的课堂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语言,极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的评价性语言,听起来是那样悠扬、有力。当他遇到了“李清照”(一个熟读诗书、性格独立的女学生),他说:“在六七年后,我相信会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见到你!”这话,足够让这个学生记到高考那一年吧!一位语文老师的语言,如果说出来不“刺激”,那就是不好玩的“语文”,而这一点,正是当前语文老师最缺乏,也是最难学的。

文本,是载体,绘本也好,经典也罢,选好了文本,是基础;设计,构思,是关键,出奇制胜、贯通古今、博取众彩,才能让课堂不沉闷,扎实、率性而简约;语言,一个教师的语言,本身是一种示范,具有魅力的课堂语言,能让课堂更加充满乐趣。赵老师说“语文很好玩”,或许就该这样玩。endprint

猜你喜欢
赵老师帽子庄子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超级难写的字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