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2018-01-27 23:09甘北
党员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火葬白头外公

甘北

1

外公在世的最后十几年,中了两次风,腿脚不便利了,神志也开始混沌不清。

外公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外婆一手料理。他上不了厕所,外婆就搀着他去。他拿不稳筷子,外婆就喂他吃饭。他说话得罪了人,外婆就跟在后面道歉。

外公患有糖尿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外婆怕外公馋,就每日陪他一起吃粗粮,就这样,没有生病的外婆,忌口了十几年。

都说人老了会变成小孩,外公的晚年,也跟小孩子无异。

一到过年过节,他就主动向后辈伸手要红包,当着大家的面拆开来,谁给少了他还不高兴。

要来了钱,他就开开心心地踱回房间,一股脑儿全塞给外婆。

“我走了,你就全靠这些钱过日子了呀!”他怕自己走后外婆会受委屈,就拼命地给外婆攒钱。

他說:“等我走后,就把我火化啰!”

这在讲究“入土为安”的乡下,简直不敢想象。因为当地政府提倡火葬,但凡火葬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补贴。

2

后来,外公的病越来越严重,再也走不了路,说不了话了。偏偏外婆又摔断了腿,进了城里的医院。

外公闹着要去看外婆,大家都劝他:“您老的血压不稳定,坐不了长途车的。”

他就是不听,坐在轮椅上干着急,说不出话,就用两只手不停比划,一张脸憋得通红。

没办法,大家只好带他去。到了医院,他什么都说不出,只能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外婆,像是要把那张脸牢牢地记住。

如果你看过那个眼神,就会知道什么是生离死别。对于老年夫妻而言,每一次注视,都可能是永别。

那段时间,外婆一边打点滴,一边担心外公吃不好,睡不好。而外公呢,天天在家不说话,眼巴巴地坐着,生怕外婆的腿好不了。

后来,外婆好了,外公却去了。外公终究还是“入土为安”了,因为外婆不同意火葬,她不要那笔钱。

直到如今,外公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外婆还一直住在那间房子里。子女们接她出去住,她不愿意,她就要在那里陪着外公。

3

年轻的夫妻,可以吵闹,可以分离,可以各奔东西。但老年的夫妻,生命枯竭得只剩彼此可以依靠。

朋友告诉我,她的父母一直很相爱,母亲四十多岁了,还被父亲宠得像个少女,既不知道怎么交水电费,也不会洗衣做饭。直到有一天,父亲在浴室洗澡时突然滑倒。

朋友说,她至今都不知道,一生没干过重活、体重不过90斤的母亲,是怎么把父亲从洗手间里背出来的。

从那件事以后,朋友母亲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开始自己去交物业费,学习买菜做饭,甚至淘了一大堆医用保健书籍,认真学习急救方法。

而一向不准她劳心劳力的父亲,也不再干预她做这些,两个人都心照不宣,换了一种生活方式。

朋友说到这里红了眼眶:“其实我爸是在担心,万一他先走了,我妈怎么办。”

4

“我先走了,你怎么办?”是每一对白头夫妻都终将面临的问题。

每对白头夫妻都是生死之交。没有经历过老的人,是无法明白伴的重要的。你必须要承认,上了年纪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你遇到难关,你那个同样白发苍苍的朋友,已经不再可能从另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赶来帮你。

而子女都在远方,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甚至身在海外。想开口要点什么,话还没到嘴边,就想还是算了,不要给他们添麻烦。

婚姻是什么?没有步入婚姻的人,很难真正理解这种没有血缘却又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是共同的父母,孩子是共同的孩子,财产是共同的财产。我们一起养大子女,一起送走父母,再一起接受终将到来的衰老和离别,神圣而庄重。每一段婚姻走到最后,都是生命对生命的托付。

你是我交过命的人,请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一世的夫妻情分(摘自2017年11月下半月版《演讲与口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火葬白头外公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白头鹮鹳
宋朝盛行火葬
青山不老,为君白头
白头吟
一处归去两白头
“火葬”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