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局长,您好!2016年6月,您的两部教育专著《用生长定义教育》《从原点到远点》正式出版,两本书里都聚焦“生长”这个关键词。孟局长,您是怎么想到提出“生长课堂”这一语文教育新主张的呢?
孟晓东:首先从我个人的成长背景来说。工作刚开始,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是凭着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所悟得的;后来,经过了大学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华东师大、辽宁师大硕士研究生的两度在职学习,使我有了“只顾攀登不看高”的内动力;调入教育局任职的那年,恰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一年,锡山区成为国家首批课改实验区,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区域组织者、设计者和实验者。与新课改一路同行,既是见证者又是践行者,既做“教练员”又做“运动员”,听课、评课、上课成了我的“主业”……从那时起,我便认真地审视和思考起“课程、课题、课堂”等基本问题,认真地研究“课标、课文、课堂”的内容、本质,规划其实施路径。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化、学习的不断内化、专家的不断点化,以及对中外教育大家思想和理论的学习、审视、借鉴与发展,我的视界逐渐开阔,我的视线不断清晰,也产生了我自己的“视角”——用生长定义教育。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生命里也默默地种下了一棵树,精心而又坚决地践行着我的语文生长课堂,期待着我心中的那棵树伴随着学生的生长慢慢地长大。
其次从学理的背景而言,“生长课堂”有教育理论渊源。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大力倡导儿童中心说,从而使得教育的中心逐渐向儿童转移。他提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使“人的生长”成为序列。卢梭的自然教育生长论,对于现代教育实践也有着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自然天性,实施自由的教育,即所谓顺其天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扬其个性;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主张学生全面发展,启其智性;要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激其能动性。后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发展了卢梭的理论,他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教育即生长”。他认为:儿童在生活中生长,儿童的生长在教育与生活的关联中实现。儿童在经验改造中生长。在他看来,经验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是教育的灵魂和支柱;离开了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谈不上教育。他还认为儿童在活动中生长,并深层次、多方面地阐释了“從做中学”的意义。这都为我提出“生长课堂”的语文教育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然,“生长课堂”的提出,也得益于陶行知先生“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的行动。陶先生以爱满天下的情怀,以儿童生长为本的教育观念,践行着“教学做合一”,成为“万世师表”。新课程改革汲取了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主义教学观,汲取了人类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从“儿童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与深入,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们锡山区在设计与实施区域教育改革时,从浩繁的理念中关注到了陶行知先生,也就关注到了生长。从生长的角度寻找着陶行知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与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生活教育”“六大解放”等思想是吻合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和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又是相承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相存”的。如改革教学内容的策略涵盖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命题中;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策略呼应“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及“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科学论断,是新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强调变革教学评价又与陶行知大声疾呼的“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意义相似。这又启示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确立一个课改立场,即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要营造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要创生一种管理制度赋予学生主动“生长”的能力;要聚焦教室里的变革;等等。
记者:如此看来,您的“生长课堂”语文教育主张,既扎根于中外教育学的土壤,又孕育在丰富的本土教育实践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那它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要素?
孟晓东:生长课堂,是一种将“生长”作为课堂教学宗旨和核心思想的课堂。生长具有个体性,独一无二,个性鲜明;生长具有生成性,永不停息,持续发展;生长具有自主性,由内而外,自发自主。因此,语文生长课堂,应该是生命在场的课堂,主张教学要顺天致性,尊重学生主体,基于学生经验,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潜能,实现言语和生命的同生共长。
生长课堂有两个核心理念:第一,是从原点到远点。即从教学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来考量教学从哪儿出发,将走向哪儿。我一直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相长”,语文学科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而学习的本质则是让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第二,是从应试到应世。即基于“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每个人长远发展、持续生长、适应社会,丰厚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此,提出语文生长课堂,我有如下基本主张:第一,要培育自然的生长环境。语文课堂应该如“家”般舒适,师生彼此悦纳,形成安全的对话场。第二,要把握自发的生长原点。面对作品,教师要自觉扮演三重身份:“我是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逼近作者本意;“我是儿童”,以学生的视角阅读,找准“生长点”;“我是教师”,以教学的视角解读,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第三,要遵循自主的生长方式。在课堂中找准生长支点,让儿童或体验,或质疑,或思考,或顿悟……第四,要指向自由的生长远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勃勃地阅读,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富有主见地表达,发展语言、拔节思维、成长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endprint
奠基。
记者:任何理论都要通过实践来体现。那么,您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呈现“生长课堂”
的呢?
孟晓东:首先,要确立儿童在课程中央的课程观。要从儿童的眼睛望去,教学的原点和设计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立场、儿童需要、儿童权益;要以儿童的方式学习,解码童心,营造适合儿童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要陪伴儿童生长,陪伴儿童解读语言文字的密码,渐至文本深处。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不是教师讲解分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断参与语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生长课堂重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言语活动为载体,以追求学生“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目标,实现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使教学“有意思”“有意义”。比如《珍珠鸟》一课的教学重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一般教师的教学处理方式大致为提出问题“珍珠鸟是怎样一点一点亲近‘我的”之后,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的时间点,圈画描写珍珠鸟活动地点和活动行为的变化的词句。这样的教学其实只抓了文本的浅层表达,没有从儿童的阅读立场出发,真正找到教学的生长点。我工作室有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是这样操作的,这位教师说:“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珍珠鸟的活动,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说:“距离挨近了,胆子变大了,动作亲昵了……”教师顺势而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你们就是小珍珠鸟,我想问问你们,小家伙,起先你為什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没想到你落到了我的小桌上,你怎么敢这样做?你是怎么‘一点点挨近我的?后来,你‘嗒嗒啄我的笔尖,在说什么呀?我抚一抚你细腻的绒毛,‘嗒嗒,你就啄起我的手来,又在说什么?”这样的教学,就准确地抓住了文本的教学生长点,即创设了一种“探索性”“再创造”的言语活动情境,吸引学生身心俱醉,情动而辞发,在揣摩小珍珠鸟内心的同时“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创作”。
第二,教师要努力做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的朋友、知己、榜样,做学问的杂家、学者、权威,充当学生的医生、向导,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者,由“个人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教师成为“长大的儿童”,才能实现专业成长和角色重构的华美转身,陪伴儿童生长。
第三,要确立“儿童在生长中”的学生观。儿童在生长中,提示我们教育要立足儿童世界;儿童在生长中,启示我们教育要让生长真实地发生;儿童在生长中,警示我们要秉持对教育虔诚的敬畏之感。教育具有独特性,要尊重不同;教育具有可塑性,要顺其天性;教育具有过程性,要遵其序列。因此,生动的教育路径要创设敞亮的生长场,构建和谐的生长链,催生蓬勃的生长力。我们以“生命”的视角观照儿童的成长,准确把握儿童生长的特性,积极建构生动的教育路径,让教育以儿童为起点,通过活泼泼的、欣欣然的教育历程,真正实现儿童的长大、长成。
第四,要找寻“为儿童生长而教”的方法观。语文立人,语文教学要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为学生的语言生长而教。这样的课堂,要从单一走向多样,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学出情感,学出角色,学出个性,学出智慧。比如《水》这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对此忽略而过了。我在和徒弟备课时关注到这个短语——“缓缓地倾注”,缓缓就谈不上倾注,倾注就不是缓缓,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敏锐地发现:缓缓是现实,倾注是感觉。正因为太缺水了,母亲才缓缓地倒;也正因为太缺水了,在“我”看来,这小小的一缕水也像瀑布一样倾注着。语文生长课堂,就是要这样致力学生学习地位、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之从被动走向自主,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确立“回归研究儿童的学习”的教研观和“为了学生生长”的评价观,可详见我的专著《用生长定义教育》,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记者:从您讲的这几点来看,教师是能够很清晰地把握语文生长课堂,学生也是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生长的。那么,在“生长课堂”的推进过程当中,您有没有碰到一些困惑或者难题呢?
孟晓东:从某种意义上说,“生长课堂”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文化追求。它的核心要义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人的存在,关注生命体的存在;眼中不仅仅要有知识,更要看到知识背后是人在发展,而这种发展就要从根上去培植。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现在某些功利的、短视的认识,尤其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现实中的一些困扰与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和改变,尝试去解决,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哲学上说整个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虚无,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教学方法中的指令,教学评价中的甄别等。但是如果我们坚守住了教学的根,守住了教学的价值本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我想教学也会越来越朝着理想的轨道前行的。
在“生长语文”的课堂中,正是基于“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的“教”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学生的“学”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就教育目标而言,它提出了将功利的“应试”转向终身的“应世”;就教学内容而言,它提出了将单一的“学会”转向综合的“会学”;就教学方法而言,它提出了将传统的“解惑”转向现代意义的“解放”。这不仅是课堂当下的美好体验,其“因子”亦会悄然内化在学生的素质结构里,为学生未来的持续生长奠基,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
记者:谢谢孟局长分享了您的“生长语文”教育理念。您认为教育就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用生长的眼光发现孩子的“生长点”,用期待的眼光等待他们成长开花,十分新颖而深刻。其实,关注您的成长过程会发现,您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从一名校长到教育局副局长,还坚持到一线研究教育,坚持每年到一线去听差不多100节课,您甚至还要在百忙之中抽空去指导骨干教师上课、写论文,尤其是您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您一直在引领团队努力奋进,那你们都是怎样实践和追求语文“生长课堂”的呢?endprint
孟晓东:我总想做一行,钻一行,做好一行,既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又想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还想做一个研究型学者。于是,我过得很累,经常筋疲力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我无法选择,所以我只有加倍投入,又因为喜欢,于是我乐此不疲。
到了教育局工作之后,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自己的班级,不能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一开始我还坚持上课,但后来实在很难平衡了。所以我通过与工作室的一群骨干教师一起研究、实践,来弥补我接触学生不多的缺憾。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辅导他们,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这是一种共同的成长。我的工作室成员有教研员,但更多的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我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
海明威有句名言,“人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所以人最難的就是突破自我,这点非常的重要和可贵。在实施过程中,我主要是着力于突破他们的“职业高原期”。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加反思就等于成长。所以一个教师的成长,必须基于原有经验的习得提炼,再加上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重组,产生新的经验,这样才能求得自己的成长。关键要在本质处、关键处、核心处进行反思。人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进入所谓的“高原期”,这种“高原期”一旦突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
村”了。
因此,我们工作室的研训活动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邀请省内外的特级教师来我们工作室讲课,还与周边的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如我们与武凤霞、许敏峰的名师工作室以“课堂转型”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执教《珍珠鸟》《水》《黄果树瀑布》等难点课文,对成员们的课堂进行“CT式评课”,并且达成“课堂转型”的共识:儿童要在学,课堂转为学堂,关键是唤起儿童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在场,引领转为陪伴,关键在于以学定教;学科要在场,训练转为养成,关键在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如今,我的工作室所有成员在“生长语文”的引领下,都学有所获、拔节生长,呈现出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良好局面。
记者:是的,孟局长,怪不得您的工作室有着“梦之队”的称号。那么,您觉得作为生命引路人的教师怎样能更好地陪伴和引导学生成长呢?
孟晓东:对教师来说,读书应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欲求教好书,必做读书人。读书“深入以见他人,浅出而观自身”,在读书中能不断地发展自我。当然教师读书不仅仅是自己读书,还要引导学生去读书,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最近,我们锡山区在实施“阅读工程”,出台了“阅读基本纲要”,制定了阅读目标和路径,规定了必要的阅读条件。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读书节”,要在课程中拿出每周一到两节课作为读书的推介课,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书的海洋。我们还想研制学生读书的反馈评价体系,来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读书,有没有读懂书。关于推进读书还有很多事要做,对于学校、教师而言,还有很多创造性动作,如读书交流、图书漂流与演讲,主题阅读、研究性阅读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同时,我还以为,教师真正应该读的一本书叫“学生”,每读懂一个“学生”就预示着教育的真正进步。教师要真正“懂教育”,要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教师唯有带着“宽容和爱心”去研读,带着“专业和执着”用一生去服务,才能不辜负“人师”的美称。
记者:如果让您以一句话来结束这次访谈,您最想说什么?
孟晓东: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其活泼泼地生长吧!
责任编辑 郝 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