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华
【设计初想】
《雾凇》是一篇写景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文章首尾呼应、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篇幅不长,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自主阅读,会对雾凇美景产生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间接的、浅层次的,是停留于文字表面的。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江南,对雾凇缺乏感性认识,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所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脑海中会不断生成许多问题:雾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凇,是如何变化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自主探究,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经历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从而实现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
【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景观的“奇丽”、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奇”是文章的主线,它既是雾凇的主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雾凇之“奇”、之“美”呢?基于文本特点,教学中应紧扣“奇观”,关注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情”为基础,重视“悟”的过程,把内化文本语言作为终极目标。教学中应通过意境的创设和情感的激发,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一是以赏析为主,通过字、词、句的理解、比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体会文本的韵味;二是透过文字展开想象,平等对话,触摸文字的温度,欣赏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课堂。课堂上,师生一同在文字中行走,阅读成为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师生一次次地走进文本,走近雾凇,渐行渐近,使得“奇观”画面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丰富起来。学生的心灵在阅读的时空里自由放飞,语文学习成了学生一段快乐的赏景之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理解描写雾气的词语,积累描写雾凇的优美词句。
3.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透过文字想画面,在文字中欣赏,领略雾凇景色的奇丽和形成过程的奇妙。
【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开启美好的学习旅程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呢?跟大家说说。
2.其实,我们足不出户也能到各地去旅游。在语文学习的旅途中,我们一路饱览了无数风光:美丽的南沙群岛、云遮雾绕的庐山、宽广壮观的天安门广场、“人间天堂”九寨沟、诗情画意的荷兰、闻名中外的“泉城”济南……今天,我们又将一起在文字中欣赏美景,开启一段快乐的旅程。
【设计意图:新旧联系,回望学生曾经学过的写景文章,旨在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出发,以聊天的方式进入课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奠定轻松自在的学习基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旅程。】
二、初读感知,激发探索“奇观”之兴趣
1.揭题,读题,指导书写
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3.让学生带着问题走進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组出示词语,检查读书情况。
缭绕 蒸腾 弥漫 笼罩
淹没
想想:这些词语都描写了什么?
雾气缭绕 雾气蒸腾 雾气弥漫 雾气笼罩 雾气淹没
说说:读着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点拨:到处是雾气,源源不断,飘荡着,升腾着,一切都被雾气淹没了,这雾气太多太多了,这叫作“过于饱和的水汽”。
5.雾凇是什么呢?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
【设计意图:揭题质疑,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结合文章内容,将描写雾气的词语归类整理,让学生在朗读时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雾气多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过于饱和的水汽”,为下文探究雾凇形成所需的条件作铺垫。初步解疑“雾凇是什么”,凸显文章的主线——“奇观”,让“奇观”的印象植入学生的脑海。】
三、自读欣赏,品味雾凇景观之“奇丽”
1.吉林雾凇奇观到底是怎样的?读着文字,我们仿佛来到了吉林,来到了松花江畔。轻轻地读课文第1、第3自然段,漫步在松花江畔,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雾凇的奇丽、壮美,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设计意图:“奇”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课文第1、第3自然段着重描写了吉林雾凇景观的奇丽。紧扣“奇”,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抓住描写雾凇样子的词句细细品味,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十里长堤”“缀满”等词,体会雾凇的奇丽、壮美。】
四、研读体悟,探究雾凇形成之“奇妙”
1.雾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浏览课文第2自然段,用曲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读句子,思考:雾凇的形成与什么关系十分密切?(圈画: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3.雾凇的形成需要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松花江畔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松花江畔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圈出相关的词语。
(2)松花江畔的气温是怎样的?
(3)这水汽(雾气)是怎样凝结成雾凇的?
4.抓关键词,交流。
体会雾气变化。
(1)抓“弥漫”“随风飘荡”“涌”“笼罩”“淹没”“模糊”等词语,理解词义,想象江面上雾气缭绕的情景。
(2)点拨:作者用不同的词语准确地描述了雾气的变化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了江面上到处都是雾气,源源不断,越来越多,这也就是雾凇形成的重要原因。endprint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雾气的越来越浓。
【设计意图:将描写雾气的词语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再次关注,细细品味“弥漫”“涌”“笼罩”“淹没”等词语,这样,吉林松花江畔逐渐浓厚、如仙境般的雾气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荡漾开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雾气多,而且也使得学生在朗读、想象、比较中体会到了雾气在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感受温度变化。
(1)松花江畔缭绕的雾气能否遇冷呢?找词,观察温度的变化。
“零下30摄氏度”——联系“严寒季节”。这样寒冷的天气,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此时
的江面应该是千里冰封,为什么松花江上却到处弥漫着雾
气呢?
“4摄氏度”——这样的温度使松花江在寒冷的季节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算一算:水温从4摄氏度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温度直线下降了多少度?
(3)点拨:温度骤然下降,温差非常大,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雾凇有了形成的可能。
(4)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气温骤然下降,这是吉林雾凇形成的独特条件。将上下文进行对比阅读,关注文中表示温度的词语“零下30摄氏度”“4摄氏度”,通过计算,让学生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水温与气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变化,这样,理解“遇冷凝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探究形成过程。
(1)蒸腾的雾气又是怎样凝结成雾凇的呢?抓住关键词说一说。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圈画出这三个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体会三个叠词表达的意思有何不同。相机指导朗读。
“最初”“逐渐”“最后”——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PPT演示雾凇变化过程:银线→银条→银松雪柳
教师相机描述:你们看,一开始,它一缕一缕,一丝一丝,像银线;逐渐清晰起来,一根一根,一条一条,清清楚楚,变成了银条;最后一片银色,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琢磨,通过理解、比较、辨析,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辨,透过文字感受雾凇逐渐形成的奇妙过程。课件呈现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变化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雾凇形成的动态美,使雾凇的形成过程在学生脑海中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3)读着文字,我们看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你觉得雾凇怎么样?
(4)出示文字,齐读:
这蒸腾的霧气,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
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最初是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
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5.雾凇的形成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是对“雾凇形成过程”的探究,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带领学生走进文字赏景的过程。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雾凇形成的“奇妙”之感越来越强烈,学生对“奇观”的惊叹之情便油然而生。】
五、首尾对照,言语实践升华美感体验
1.再读课文第1、第3自然段,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我们走进文字看到了雾凇奇观。下面,让我们走出文字,一起走近雾凇。(课件呈现图片)
3.写话练习:眼前的雾凇千姿百态:有的悄然怒放,像傲霜的菊花;有的_____,像_____;有的_____,像_____;有的_____,……真是 _____!
4.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时此刻,请你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赞一赞雾凇。(生:美、奇……)
【设计意图:根据文章结构特点,将首尾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构段上的同和异,在辨析比较中再次强化雾凇“奇观”的奇丽。课尾欣赏图片,使学生对雾凇产生鲜活的感性认识,强化“奇观”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心中最美的印象,使学生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丰富了对“千姿
百态”“琼枝玉树”的理解,也
使文本阅读和表达感悟结合在
一起,感悟、积累、运用融为
一体。】
5.课外延伸:同学们,我们在文字中行走,观赏到了雾凇奇观,看到了雾凇神奇的形成过程。课后,请同学们当小导游,把你看到的雾凇美景介绍给身边的小伙伴听,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一自然奇观。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