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晓雁
每当大地回暖,一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来,谓之春困。中医归咎于肝气虚弱,提出种子类食物可发挥作用,如大米、玉米、燕麦、杏仁、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红薯、山药、土豆、萝卜等。奥妙在于种子蕴含生机,具有生发功能,有助于鼓动、激发体内的生气,春困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
西医则从营养学角度推荐化解春困的食物,主张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维生素及钙、铁、钾、锌等矿物元素的供给。食物有胡萝卜、大白菜、韭菜、菜花、卷心菜、甜椒、芹菜、马兰、春笋、草莓等。钙有缓解肌肉紧张、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如酸奶、绿叶蔬菜等;铁担负着为人体器官和肌肉输送氧气的重任,如豆类、动物血、菠菜、蘑菇等;钾可消除人的疲倦感,如黄豆、苋菜、柑橘、土豆、香蕉等;锌能提升人的精力,如紫菜、海带、牡蛎等。
吃法:果仁类食物因热量偏高,宜将每天的食用量控制在1份之内。1份是多少呢?美国营养学家塔尼娅进行过专门测定,一份果仁的重量约为1.5盎司(约43克),具体换算过来为:开心果30个,花生25粒,杏仁20个,核桃5个左右。
春季虽已过了“三九”,但不时的“倒春寒”偷袭,很容易使人因冷生病。随春萌生的新芽类食物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春笋、椿芽、木兰芽等。这些稚嫩的小芽苗差不多积攒了整整一冬的养分,营养价值高,很有能量。如春笋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有一种生发之气,可鼓动、振奋人体肝胆;香椿芽富含香椿素,可开胃健脾、润泽皮肤;木兰芽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此外,人工生发的豆芽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黄豆芽为例,在酶的作用下,黄豆由种子蜕变成豆芽,会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素,钙、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2、烟酸及胡萝卜素等维生素成倍增加,蛋白质利用率明显提高,还避免了直接吃黄豆可能产生的腹胀、过敏等不适感。绿豆亦然,它在发芽的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可分解成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避免了进食绿豆可能产生的胀气现象,虽说营养价值稍逊黄豆芽一筹,却有黄豆芽所没有的清热、解毒、调脏、美肤等药疗效益,对于春季易发的口腔溃疡、尿黄、生眼屎等小毛病有一定的防治之功。另外,葱、姜、蒜及芥末等味重食物也不错,中医认为可益气通阳、祛散阴寒,西医则归功于所含的活性成分——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产生,预防衰老。
吃法:春笋含草酸多,须先在沸水中焯一下,且每餐不要超过半根。香椿最宜于谷雨前后采摘,为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务必先用开水烫过(检测显示,平均每公斤香椿含有30毫克以上亚硝酸盐,用开水烫后可减为每公斤4.4毫克),再与豆腐、鸡蛋、大蒜、面粉等烹调。木兰芽宜于谷雨前后采集,掰下后凉水下锅煮熟、漂洗、浸泡3天左右,以不苦为度,切碎凉拌、炒肉、做馅、炒米饭等皆可。豆芽的食用方法多多,如焯水后凉拌,或做汤,或涮火锅等。另外,含硫化合物等活性物质遇热会被破坏,所以吃味道重的食物时尽量少用高温烹调,能生吃的尽量生吃,接受不了生吃辣味的,也不要煮得太熟太烂。
春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加上内脏(肝、胃、肺)中积蓄的内热慢慢散发出来,让人体很难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因而出现口鼻发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腰膝酸软、健忘失眠等症状,谓之上火。女性因身体阴虚等原因,上火的概率比男性更高。此时,不妨安排些清热泻火食物,如白菜(清泻肺热、通便利肠)、菠菜(解毒防燥)、鸭肉(提升食欲、化解便秘)、萝卜(除燥生津、止咳化痰)、绿豆(清热止渴)、山药、茯苓(健脾)、梨(养阴生津、滋润肺胃)、野菜(如荠菜、马兰头、蒲公英、菊花脑、紫花地丁、穿心莲、马齿苋、苦菜、蒜蓉)等。
吃法:白菜宜与百合、山药一起清炒,清肺火功效好。菠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鸭肉可与冬瓜、薏米、春笋等炖食,少吃烤鸭、烧鸭。萝卜、绿豆、山药、茯苓等宜与鲜茅根、瘦肉、生姜等炖食,生津通便作用强。荠菜做馅、做汤、凉拌皆可。马兰头用醋凉拌、清炒、炒蛋、炒肉都行。菊花脑用鲜嫩苗煮食,或全草及花煮汤喝。穿心莲凉拌、蒜蓉清炒或涮火锅皆宜。蒲公英最好焯了凉拌。
还有部分人易出现湿气重的征象,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或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或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除湿食物有薏米(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红豆(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白扁豆(和胃化湿、健脾利水)、玉米须叶(利湿作用强)、山药(通过补脾间接排出体内湿气)、辣椒(富含辣椒素,除湿作用强)、绿豆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黄花菜(健胃利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