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金莲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和“脏躁”等范畴。祖国医学对此症早有认识,如汉代大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并把此症分为4个症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肾阴阳两虚型。中医理论认为,女性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经断之后,肾气虚衰,天癸衰竭,临床上以肾阴虚居多,肾之精血不足,则封藏失职,冲任失调;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则心肾不交;肾水匮乏,肝阴亦亏,肝阳亦亢,肝气则郁。
根据上述理论,治疗此症当以滋水益肾、宁心安神、疏肝理气、扶脾益气等方法。本人根据其发病机理,运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结合不同症状进行加减治疗,临床疗效不错,特别是肝气郁结型效果最好。
百合地黄汤由百合和熟地黄组成。百合有清心安神作用,用于治疗百合病,即神思恍惚、烦躁易怒等症;熟地黄则滋阴安神,治疗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消渴等症。两药合用其主要功效是清心安神、滋阴补血。
甘麦大枣汤则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甘草甘缓和中,以缓迫急;小麦滋养心气;大枣补益中气。三者合用,共奏养心宁神、甘润缓和、除烦去燥之效。湿热重、小便短赤者,可加黄柏、知母,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肝气郁滞、烦躁易怒者,可加柴胡,以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失眠头晕、神经衰弱重者,可加酸枣仁、茯神、柏子仁、黄芪等,以养肝安神,宁心敛汗;气滞血淤者,可加当归、川芎、白术、白芍,以补血和血,调经止痛。